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在線主持 > 咱老百姓 > 正文

靈性之美 臻乎妙境

── 賞析劉謙筆下之鶴

CCTV.com  2007年12月26日 18:03  來源:  

  劉謙先生潛心畫鶴,筆耕不輟,已有無數只丹頂美鶴隨其妙筆躍然紙上。凡觀賞者,皆讚不絕口。

  我以為,看劉謙的鶴,一定要整體欣賞,才能縱覽鶴的萬千儀態,才能體味鶴的風情萬種,也才能揣摩出作者的匠心所運、意趣何在。

  我國著名畫家范曾在《大自然之子》一文中寫道:“仙鶴是鳥群中高士,皓皓的羽毛,修長的身段,悠然自得。”劉謙筆下的鶴,沒有亮翅,不見翱翔,幾乎都是恬靜的站立狀態,只是以白鶴纖而堅韌的長腿和幾能綰繞的美頸來呈現出千姿百態,將鶴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你看,有《波聲伴舞》、《鶴立險峰》、《梅鶴報春》等圖為證:不論是在波濤拍岸的海邊,還是在險峻的山峰,抑或在顫動的梅枝上,白鶴神情自若,或起舞,或遠眺,或低鳴,優雅依然。

  再看組圖《松中有鶴》、《柳枝牽情》、《竹雅鶴靈》,是那麼美麗、恬淡,清新而又高雅。如果單看松、柳、竹,似有不和諧之感,但有仙鶴于勁松、垂柳、雅竹之下,妙趣頓生,似乎天下美景皆可天然渾成。

  而《污泥中不染》和《險象中相擁》又是典型的人格化的組圖。我們權且把這兩幅看作是對仗畫。河塘邊,一對白鶴兩喙相對,好像在談情説愛,而池中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恰到好處地映襯著他們之間的情感不為誘惑所動搖;而當環境驟然變成重巒疊障,險岩交錯時,這對情侶則以頸首相摩,緊密相擁來表達他們同生死、共患難的相愛之情。在此,作者引領我們透過仙鶴潔白美麗的外形,探視到了他們純潔無暇的心靈,為觀眾作了一個最美妙的人格化的描述。作者不僅展示了柔情蜜意的畫面,更著力刻畫了愛情所面臨的方方面面,巧妙地用對仗畫的形式告訴了觀賞者們什麼是愛情的真諦。縱觀劉謙的鶴,表現出了鶴非雙棲即群居的生活特點,但極少張揚之筆,即便是群鶴,也大都處於悠閒的靜態之中。無數次欣賞,一種感覺油然而生。以我見,作者是在表達于躁動浮華之世中尋求安然靜謐的一種願望,試圖獲得如同仙鶴般悠然自得的美好心境。

  最能表達作者這種願望的要屬那幅擁有15隻白鶴的大橫幅《鶴浴霞光》了。畫面讓人眼前一亮:長長的沼澤溪岸猶如群鶴的世外桃源。優雅的白鶴形態各異,有款款前行的,有單腿佇立的,有低頭覓食的,有舉頸仰望的,有回頭呼喚夥伴的,有以尖嘴在羽翅中搔癢的……,那種閒庭信步的從容,那種置喧囂于身外的恬淡,讓人心動,讓人驚羨,讓人賞心悅目。這幅畫從運筆到佈局,構思巧妙,著筆濃淡有致,色調清潤淡雅,足以帶你走進仙鶴那亂中取靜,追求高雅的境界,去領略那從容淡定,享浴霞光的美好心情。

  劉謙的畫,筆觸婉麗,簡約中可見生動秀逸之致,已自成清新淡雅的風格,讓人百觀不厭。

  情景交融 靈動秀逸

  置白鶴于各種如畫的風景中,是劉謙畫作的又一特點。在他的筆下,只只白鶴逼進真實情態又富於靈性之美,片片美景令人心曠神怡,又與白鶴情景交融。作者每每賦予白鶴人的心靈、人的情感和人的悟性。且看《藤纏情繞》一圖,上有彎彎曲曲的藤枝垂垂蔓蔓,下有雙棲白鶴纏綿溫婉,情借助景,景又烘托了情,兩情相悅,繾綣浪漫,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

  再看《細流衷腸》,兩鶴之間是淙淙的溪水,象徵著彼此的愛情就像這涓涓細流從心頭汨汨淌過,別有一番雅趣留在心頭。

  白鶴愛美景,並對蒼松情有獨鍾,早有唐代詩人戴叔倫的《松鶴》為證:“雨濕松陰涼,風落松花細。獨鶴愛清幽,飛來不飛去。”詩人不僅寫出了鶴的棲息習性,也為後人勾勒松鶴之圖以精當的啟迪。劉謙畫中出現最多的也是松鶴之圖,有的寧靜淡雅,有的明快溫馨,用不同的格調表現出了在雨水浸濕蒼松發出陰涼的寒氣,而風又刮得松針稀稀落落,只有白鶴喜歡這份清靜幽然,飛到此地不願回去的性格特徵。

  因而,欣賞著一幅幅松鶴之圖,不能不感嘆其中的個性之美和其中的堅持精神。

  説到情景交融,我最喜歡的一幅是《幽竹美鶴》,那竹幹,結構天然,筆力遒勁;那竹葉,似在風中瑟瑟抖動,伶俐、秀逸。而那幾隻裊裊娜娜的白鶴,頸向千轉百移,似乎也在欣賞這溫文爾雅的竹子,似乎身在其中流連忘返。

  鶴的美麗,竹的高雅,在這幅畫中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起,讓人把美妙與和諧盡收眼底。

  在劉謙筆下,喬木、灌木,四季草本,皆可成白鶴襯托之物,而正因為有了這些生動的植物,也才給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進而將白鶴的人格化推向極致。比如那6幅一組的圖畫──《擁梅》、《唱菊》、《惜竹》、《話草》、《思蘭》、《望楓》,構思浪漫,引人遐想。6幅畫給人一種整體的美感,幹之勁,葉之靈,草之柔,花之艷,可謂匠心獨運,立意深遠。

  慧心磨礪 自成風格

  劉謙以畫鶴見長,但又讓你在賞鶴的同時,飽覽各種自然美景,遠山近水,遠花近草,遠峰近石,包羅萬象。這樣的構思和筆觸非一日之功,足見作者篤志好學,悟性頗高,有著繪畫的天賦。

  俗話説:“可貴者膽,可怕者懶。”于繪畫者而言,即一要有膽有識,二要勤學苦練。這也符合“大膽落筆,小心收拾”的繪畫原則。劉謙正是把握住了這些至理名言和經驗之談,潛心琢磨,勤奮運筆,講求繪畫的功底,追求畫中的意境,終於將美輪美奐的畫作呈現在我們面前。

  有人説,畫是無聲之詩,劉謙的畫就讓我腦海中不斷涌出古人的咏鶴之詩,如唐朝詩人劉禹錫的《鶴嘆》:“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愛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棲。”把鶴的鍾愛,鶴的執著描寫得淋漓盡致。宋代的著名詞人歐陽修則把鶴描寫得更加形象、可愛:“花底弄日影,風前理毛衣。”在他筆下,鶴儼然成了一個高貴的大家閨秀。南唐的徐鉉曾這樣描寫景中之鶴:“日入林初靜,山空暑更寒,泉鳴細岩竇,鶴唳眇雲端。”反復看劉謙的景中之鶴,鶴中之景,這首詩就欣然詮釋了。

  看一個人的畫,能讓你想起詩,其功底可見一斑。劉謙觸丹青時日不多,畫作甚少,但已自成風貌。他的畫中雖有鶴必有景,但用筆錯落有致,動靜和諧,細微處精當,粗獷處有度。

  中國畫講究佈局、濃淡、遠近、倚讓等關係,劉謙一直以其敏捷的思維,敏銳的觀察努力把握著這些微妙的關係,使自己在創作上節節攀升,作品風格婉約大氣,韻趣雋永。劉謙的美鶴之圖,雅俗共賞,怡神養性,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謹此,願劉謙先生的丹青藝術更上一層樓!(《鶴王劉謙書畫集》代序)

責編:馬溟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