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大學生談電視人大篇》精華輯錄
發佈時間: 2003-12-15 10:56:33



方漢奇教授主題發言



  【特邀嘉賓:方漢奇】主題發言:無論是什麼媒體,平面媒體或者是廣播、電視,都是充當扮演喉舌的角色。那麼要充當喉舌的角色就必須有聲音,評論就是一種聲音。最近一段時期以來,在媒體的評論環節上,可以説發展非常快,形式、內容和手段越來越多元化,最近十年來由於網絡的迅猛發展,又增加了互動,使得這個評論具有別的媒體所不具備的特殊功能。大學生應該説是社會上文化層次比較高的一個群體,他既是電視評論、網絡評論的受眾,也是電視網絡評論的一個參與者,互動的參與者。祝賀這一次論壇取得成功!

  【現場同學】中央財經學院的學生問方老師:您認為新聞應該完全忠實於事實,還是加入主觀篩選,如果是前者,對可能造成社會恐慌和其他不良影響的新聞該怎麼辦?如果是後者,加以篩選的話,如何看待部分信息可能造成的誤導情況?
  【特邀嘉賓:方漢奇】這就涉及媒體工作者媒體報道的主觀和客觀的問題,新聞是事實,所有報道的新聞都應該是尊重事實,但並不是所有客觀的事實都適宜報的,比如59年的廬山會議是事實,但適合報道嗎?而且同樣的事實在報道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報道者的主觀因素存在。我常常舉這樣的例子,畫家是發揮自然的,他畫山畫水,畫花鳥蟲魚,但是大家有哪位畫家畫毛毛蟲,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他為什麼不畫,這裡面就有主觀篩選在裏面,畫家追求的是真善美,所以他畫的就是真善美的東西,對於媒體和報道者來説,他報道任何客觀的事物真實性是必須遵循的,但是報道那些眾多的真實性的新聞,我包括真實性的新聞在取捨的過程中一定有主觀的因素,一定有主觀的篩選,無論哪個媒體,無論出於什麼政治立場,都不可能不篩選。美國報道伊拉克戰爭,就報告昂首闊步,坦克前進的鏡頭,炸毀伊拉克的民居就沒有報道,還有美國兵被俘也不報道,梁啟超有一句話,叫做“辦報有客觀無主觀不得為之報。”這就説明新聞的事實肯定會有篩選的,這個篩選決定於他的政治態度和政治傾向。辦報辦媒體沒有沒有政治傾向的,肯定會有傾向。
  關於會不會造成誤導的問題,我想誤導和主觀的篩選是兩個問題,主觀的篩選必然的,是媒體必然的一個過程,會不會造成誤導那就需要慎重的考慮了,這是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在發佈信息的時候你必須考慮到信息發佈後它所産生的效果。媒體的報道者必須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避免你的報道引起恐慌,造成一些誤導的狀況。我想這是兩個問題,前者是不可避免的,後者是可以避免的。

  【yq117】人大的老師和同學們好!媒體的新聞評論被稱之為“是旗幟和聲音”。我個人認為,既然把媒體的新聞評論比作為“旗幟”和“聲音”,那麼“旗幟”就是方向、就是立場,就是要有大局意識,科學的態度,鮮明的觀點,就要體現和發揮引導的作用;“聲音”就是要代表人民群眾的意願和要求,反映群眾的呼聲。作為受眾最廣泛、最龐大的央視媒體,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如何更好的把握和體現上述兩者之間的辨證統一關係,把新聞評論真正成為央視的“旗幟”和“聲音”?老師和同學們如何看這個問題,能談談你們的觀點嗎?
  【人大現場同學】 我認為,是聽取聲音,高揚旗幟。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聲音,卻只能有一面旗幟。所以,媒體反映了群眾的聲音,但是又有所概括和昇華,歸根結底,是要用旗幟指引大家的前進。


責編:張青葉、邢立雙

 共11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