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2日北京廣播學院電視藝術系博士生導師路英昆老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傅謹老師做客《電視批判》論壇,與網友們共同探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戲曲節目?”, 同時到來的還有一位網友嘉賓,她是北京廣播學院戲劇戲曲專業的碩士生韓麗萍同學。
路應昆老師對電視媒體提出了三個希望:第一希望電視媒體能成為充分展示戲曲風采的大窗口;第二希望電視媒體成為普及戲曲知識的大課堂;第三希望電視媒體能成為戲曲的社會活動的大平臺。電視臺作為當今的主流媒體,在戲曲領域也應該有當仁不讓、責無旁貸的氣度和意識,不要覺得我只是個傳播媒介,只是個渠道,應該有更大、更高的文化責任感。
傅謹老師認為:電視臺在選擇戲曲節目的內容時,應該更多地注意兩方面:一是經典,二是多元。所謂經典是指應該盡可能有選擇地播放那些已經得到定評的、經過時間檢驗的好作品,因為它們的美學價值比較有保證,觀眾有權要求電視臺播放這些已經有定評的作品;所謂多元是指應該盡可能考慮到中國戲曲的豐富性,不能只注目于大劇種、大城市的劇團,要注意到一些小劇種和中小城市的劇團,同樣有一流的劇目和表演。
作為傳統的藝術形式,戲曲曾經走過輝煌的歷程,在電視蓬勃發展的今天,“戲曲的生存與出路如何”、“傳統藝術應當怎樣與現代媒體結緣”、“如何對地方戲曲進行搶救與保護”等一系列問題,都是熱愛戲劇的專家和網友密切關心的。當晚,大家就這些問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開 場 白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各位網友,大家晚上好!非常高興在《電視批判》論壇再次與你們相聚。今晚我們邀請到的兩位專家分別是北京廣播學院電視藝術系博士生導師路英昆老師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傅謹老師,還有一位是北京廣播學院戲劇戲曲專業的碩士生韓麗萍同學,他們將與網友們共同探討: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戲曲節目?現在就請他們來跟網友們打個招呼。
【特邀嘉賓:傅謹】開場白:各位晚上好!耽誤大家看足球了,現在我們是不是就“開練”?
【特邀嘉賓:路應昆】開場白: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過年期間來和大家聊電視裏的戲曲節目問題。相信我能從這場“聊天”中有很多收穫,但不知道我能不能講出一點有參考價值的意見。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現在,首先請兩位專家就今天“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戲曲節目”這個主題進行一下主題發言。
【特邀嘉賓:路應昆】主題發言:電視作為當今主流媒體之一(有人甚至稱為第一媒體),對戲曲來説無疑極端重要,它直接關係到戲曲能否走進千家萬戶,能否在家家戶戶的起居室裏獲得一席之地,因此電視必定是戲曲應該全力爭取的一個重要陣地。另一方面,戲曲作為中國傳統藝術中最“大宗”、(曾經)最普及、文化上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也責無旁貸地應該在當今的電視節目中牢牢佔有一個特殊位置。這種佔有不應該只是佔有頻道、佔有播出時間,而應該是真正贏得許多電視觀眾的接納和喜愛。所以我們今天就此問題交換意見是很有意義的。不過我要聲明一點:儘管我被當作研究戲曲的“專家”,但“專家”的意見未必都對,希望網友們對我的意見首先持“批判”態度。我談意見大概會比較直率,我也相信能聽到(準確講是讀到)網友們的很直率的意見。“批判”二字不論對電視臺還是對不同意見,似乎火藥味很濃,但不同的意見交流、碰撞是好事,因為我和網友們以及電視臺的朋友們的目標是共同的,都是為了把電視裏的戲曲節目做得更好。
【特邀嘉賓:傅謹】主題發言:電視是一種傳播手段,一個傳播平臺,而戲劇是它所能夠傳播的重要內容之一。電視這種快捷且低成本的傳播手段使我們能有更多機會、更方便地欣賞戲曲,尤其重要的是它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欣賞到最優秀的戲劇作品的演出和最優秀的戲劇表演藝術家的演出,它使經典劇目有更多機會進入千家萬戶,接近平民。因此,它是20世紀以來出現的世界性的藝術平民化浪潮的重要體現,也正是它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國的戲曲電視節目最初主要是現場演出的直播與錄像,8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一些專門的戲曲欄目,中央電視臺和許多省級電視臺都紛紛設立了這樣一些專門的戲曲欄目。20多年來,這些欄目有起有伏,也經歷過低潮,但仍然有許多欄目經歷了時間的考驗,留了下來並且擁有比較穩定的收視率,相對於綜藝類欄目大起大落的現象而言,更為穩定。原因就在於戲曲節目有悠久的傳統、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有比較穩定的觀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