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看電視》之四:技術媒體
作者:中央電視臺副總編輯 孫玉勝 發佈時間: 2003-3-4 9:04:35



    電視是一個技術媒體。因為任何媒體都沒有像電視這樣依賴於技術。技術不僅是其得以存在的前提,更影響其傳播的內容質量和方式。就中央電視臺而言,正是由於1996年購買了DSNG(數字衛星傳輸系統)才使央視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進行直播報道,新聞時效得以大大提高。儘管目前由DSNG支持的現場直播、特別是多點現場直播還沒有成為我們新聞報道的日常形態,但其對電視新聞傳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對電視技術、特別是新技術的認知,決定著電視節目的製作形態、運作方式及傳播效果。電視是這樣地依賴著技術、技術是這樣地控制並影響著電視。
    近十年來,以數字技術為基礎的電腦以及連接電腦的因特網所代表的網絡技術在創造和引領著所謂的新媒體,並不斷“捲入”越來越多的人對媒體的“參與”。為了更深刻地理解現在的受眾是如何並以怎樣不同的狀態“捲入”和“深度參與”不同的媒體,我探尋于這兩個概念的發明人、那個著名的又讓人很難理解的麥克盧漢。
    很多人認為媒體最重要的不是“形態”,而是“內容”,但麥克盧漢卻在1964年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對媒體而言,重要的不是內容,而是媒體本身,是媒體的形式規定著媒體的內容。”他認為:“傳播樣式的變化可以改變人們的感覺,可以改變人與人的關係。”
    當人們一次又一次目睹新技術的發展帶動節目形態創新的時候,當人們享受著新技術創造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新媒體的出現又改變並創造新的生活方式的時候,人們會更加深刻地理解為什麼麥克盧漢會説:“人和技術都是漸漸地創造出全新的人類環境,‘環境’不是被動的包裝,而是能動的過程。”此時學界有人重新回過頭去認真打量這位先哲,鄭重地提示著還在爭論的人們:“應該以他的基本哲學主張為基礎,重新審視多媒體、網絡媒體時代,並重新做出評價。”媒體以內容為王,但內容的傳播卻受到媒體技術形態的規定。
    麥克盧漢的著作就像一部天書,我曾經努力想籍由這些翻譯過的文字觸摸這位“媒介理論宗師”的思想脈絡,但都以失敗告終。單就他的“冷熱媒介”的概念,就足使人如墜五里雲霧。麥克盧漢根據清晰度的高低把電影定義為“熱媒介”、把電視定義為“冷媒介”,熱媒介由於清晰度高而不需要“深度捲入”和“參與”;冷媒介由於清晰度低,而需要深度捲入、積極參與、填補信息。電視之所以成為目前如此被大眾廣泛關注和參與的媒介,麥克盧漢的這些概念似乎為我們提供了權威的理論解釋。
    但這位費解的預言家卻進一步説:電視是冷媒介,而收音機是熱媒介;手稿是冷媒介,印刷品反而是熱媒介……麥克盧漢劃分冷熱媒介的標準究竟是什麼呢?我一度認為,會不會是翻譯過程中産生了什麼誤讀?按我的理解,如果要以傳播效果為依據做出“冷熱”劃分,根據有目共睹的實際,似乎更應該把電視、而不是廣播稱為“熱媒介”才對。而如果根據清晰度來劃分冷熱媒介,那麼高清晰度電視普及之後,難道人們就不會對電視“深度捲入和參與”了嗎?我相信在接觸過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人中,像我這樣因缺少悟性而讀不懂“天書”的人不在少數。
    但這一切都不足以削弱人們對這位先知先覺者的敬佩,因為後來的實踐一再證明著這位“傳媒時代的預言家和祭司”那種過人的洞察力。
     也就是這位天才的學者在39年前提出了至今令人嘆為觀止而且感同身受的概念:“地球村”。這個概念誕生於上個世紀的60年代,那時的交通工具、信息傳播和世界一體化規則還遠不如現在發達,像通信衛星等許多技術甚至還沒有進入人類的想象,但天才與凡人的區別也許就在於此,他們能夠在與蕓蕓眾生一樣的混沌中透視初露端倪的未來。
    現在,只要技術條件具備、政治環境許可,我們可以看到地球任何一個角落髮生的任何一個事件,甚至這樣的“看見”會是同步的。我們不是已經同步看到了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空中解體和911世貿大廈被撞坍塌、戴安娜葬禮現場、海灣戰爭、香港回歸中國和精彩紛呈的世界盃足球賽了嗎?我總認為在面對空間和時間意義上的“地球村”概念時,人們能夠産生那般深刻地認同和共鳴,電視的功勞是最不可忽視的。特別是在新舊世紀交替的時候,全世界都在期待新千年來臨的那一刻,“地球村”概念尤其震撼人心。為了這一刻,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全世界共有47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機進行了全球聯播。這是世界電視媒體一次史無前例的合作,它讓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觀眾可以同步目睹由於時區不同而先後進入新千年的那一個個經典瞬間。人們看到巴黎鐵塔的綵燈、倫敦的穹頂、華盛頓時代廣場的狂歡、悉尼大橋的焰火和北京世紀壇前歡騰的中國青年……世界真的變成了一個村落,這些瞬間就像發生在自家客廳的窗外。
    所以,與其説是電視拉近了觀眾之間的距離,還不如説是現代技術改變了世界,因為電視就是一個技術媒體。如果沒有通信衛星、沒有跨洋光纜和電子工程技術的發展,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影響全球共同視線的電視新聞事件,就不可能有像迎接新千年這樣的“全球一體化”的電視現象。
    從技術的角度觀察或定義電視是技術媒體的邏輯似乎是簡單而明確的,但我們顯然不能簡單地只從技術的角度去理解電視是技術媒體,更重要的是從電視、從媒體的角度去認識電視技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抓住本質,看到技術是如何改變了電視節目、以及如何影響著電視與觀眾之間的關係。
    我們把在一個固定頻率中穩定播出的整套節目叫頻道,把在頻道中每天固定時段播出的節目內容叫欄目。無論對電視還是對觀眾而言,“頻道”和“欄目”這樣的概念似乎早已成為勿庸解釋的常識,電視臺的播出時間表提前一週就告知觀眾了,觀眾根據各自的愛好,在固定時間選擇固定頻道,準時收看固定欄目,這種現象被稱為電視與觀眾的“約會關係”。但有誰設想過:電視為什麼能夠與觀眾建立這樣的穩定關係?“約會”的前提是“我能找得到你”,是什麼條件使得觀眾總能夠如願找到他所期望的節目?換句話説,是什麼支撐著電視頻道或欄目的穩定運行?“頻道”的英文翻譯是Channel。Channel在英文中有“河床、水道”之意:固定的河床中流淌著來自固定水源的河水,從不間斷,生生不息。那麼是什麼使得電視這個Channel中流淌著的水能夠源源不斷?


責編:青葉

 共2頁  第1頁  第2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