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 改革開放30年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熊曉鴿 做風投有點像姑娘找老公

 

CCTV.com  2008年10月13日 16:5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南方人物週刊  

   他被譽為“中國引入高科技産業風險基金的第一人”,掌控著 IDGVC(IDG創業投資基金)亞太區20億美金的資金,其中大部分沉澱在中國

  本刊記者 劉欣然 發自北京

  想當一個好記者

  回顧過去30年走過的路,熊曉鴿認為前15年都是在為成為一個出色的記者準備著。

  他説,我們這一代人特別感謝鄧小平。這句話或許可以這樣解讀: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給這個國家騰飛的夢想,提供了實現的可能。

  採訪在週六的下午進行,熊曉鴿從密集的日程安排表上擠出了1個半小時。

  熊曉鴿聲調和緩,不緊不慢,過了預定時間之後他頻頻看表,即便如此他也沒有給人急促逼迫的感覺。他外表的溫和包容與內心燃燒的激情形成強烈反差。

  在湘潭當了4年電工之後,熊曉鴿1977年底考入湖南大學讀英語。大學二年級,他在《湖南日報》的頭版發表了一篇文章,稿費7塊錢。

  當時熊曉鴿一個月的助學金才11塊,“我覺得,當記者挺好,能出名,能掙錢,能出差到處走。”談這些經歷的時候,熊曉鴿有著成功人士身上經常能夠看到的樸實——他們已經證明了自己,足夠強大之後便不再需要矯飾和自誇。

  那是個在國內出趟差都很讓人艷羨的年代,熊曉鴿有了惦記一輩子的夢想——做記者,正如王小波説的那樣,這個夢想像“火爐上的一滴糖,滋滋作響,翻騰不已”。

  1981年熊曉鴿從湖南大學畢業,當年報考社科院新聞研究生,“專業課都在80分以上”,可是卻因政治課不及格而被錄取。

  畢業後熊曉鴿在機電部任翻譯和英語教師,“週末就去上考研補習班”。1984年,他以全國統考總分第三名的成績錄取為社科院英語采編專業研究生。到新華社當駐外記者已是指日可待。

  “當時有個美國來的外教很喜歡我,他説,我覺得你很有做記者的潛質,應該到美國去留學。”

  “我不想去,我的理想馬上就要實現了。這個老師説,記者要見多識廣,如果你不去美國,就不可能當個好記者。”

  新的挑戰來了——1986年秋天,已經在新華社國際部實習的熊曉鴿獲得美國波士頓大學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

  選擇同時意味著放棄,也可以説是賭博。出發去美國,進候機室時熊曉鴿口袋裏只有38美金。“我對自己説:沒有退路了”,“這麼想著,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

  不過到上海轉機時,熊曉鴿突然找到了一個解脫自己的理由。“上海”在英文裏可作動詞用,意指當年那些勞工像賣豬仔一樣被賣到大洋彼岸,九死一生,從此過著悲慘的生活,“至少我比他們幸運多了”。性格中的樂觀灑脫是向上最好的助力,在他人生中的每一步都如影隨形。

  到波士頓大學後,熊曉鴿用了8個月時間完成了2年的課程,因為“只有一年的獎學金,只好晚上不睡覺學習。”

  1987年底獲得大眾傳播學碩士學位後,熊曉鴿進入費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攻讀國際經濟與商理博士學位。

  在這期間,他在全球最大的出版機構卡納斯公司工作,擔任了《電子導報》亞洲版的主任編輯。

  那個時候熊曉鴿看了時代華納老闆的自傳,他小時候很窮,岳父經營一家殯儀館,後來他們夫妻繼承了這個殯儀館,開創自己的事業後,在不算長的時間裏擁有了時代華納帝國——“我雖然也是打工仔出身,但是受過的教育與訓練比他強多了。為什麼不能做得比他更好呢?”熊曉鴿憧憬著有朝一日擁有自己的出版傳媒帝國。

  熊曉鴿命運發生轉折是和IDG老闆麥戈文聯絡在一起之後。

  夢想和賭博

  IDG是麥戈文1964年用5000美金創辦的,主營媒體出版以及IT信息服務。2004年麥戈文身家20億美金。

  麥戈文在中國改革開放大門初啟時便來到中國,他看準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從此成為中國堅定的“唱多”者。

  IDG于1980年3月和當時的第四機械工業部合資成立中國計算機世界出版服務公司,創辦了中國第一份合資的面向信息産業領域的媒體——《計算機世界》。

  熊曉鴿所在的卡納斯公司本來在大陸也有出版物,1989年時關閉,隨後退出中國。1989年8月麥戈文先生來了一趟中國大陸,“當時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熊曉鴿去採訪他,麥戈文堅定看好中國,“你們不應該把在中國的刊物關了,我的報紙還在出版呢。”

  1991年,卡納斯集團想把熊曉鴿派往香港,熊曉鴿覺得吸引力不大,於是就給打過四次交道的麥戈文先生寫信,闡述“電子雜誌的未來在中國大陸”的想法。麥戈文給了熊曉鴿聘書,主管亞太地區。

  當時麥戈文對熊曉鴿説:“既然你願意賭一把,我也願意賭一把。”

  1991年11月熊曉鴿正式到IDG上班,12月就到北京找到《國際電子報》,把這份報紙合併到計算機出版服務公司裏,變成了現在的《網絡世界》。

  1992年9月,連續賠了7年的新加坡市場開始盈利,連續賠了 2年的馬來西亞市場開始盈利,連續賠了 8年左右的港臺市場開始盈利……熊曉鴿無可爭議地成為國際數據集團 (IDG)新一任亞太區總裁。

  麥戈文在中國做的第一筆風險投資是1989年1月投資太平洋比特體育器材公司,一直在虧損。1991年初,“麥先生讓我去看看。”

  回國後熊曉鴿發現這家公司不是産品不行,是市場有問題。於是他幫這家公司找了一些海外訂單,那年公司扭虧為盈賺了150多萬元。

  這個小小的成功給麥戈文留下了深刻印象:“沒想到你對VC還挺了解。”熊曉鴿對麥戈文説:“中國現在就缺這個。”

  在卡納斯集團的《電子導報》工作3年,熊曉鴿經常往矽谷跑,不僅結識了一批創業者,也認識了一些知名的風險投資家,第一次知道有“風險投資”這個詞,覺得“這個東西搬到中國來不是挺好嘛”。

  風險投資源於美國,1946年誕生了第一傢具有現代意義的風險投資公司,該公司于1957年對數控設備公司的投資一舉成功。1973年全美風險投資協會成立,從此風投出現在世界各地,目前美國已有近2000家投資機構,規模達600億美金。

  在許多人眼裏,風險投資家們似乎天生就具備點石成金的本領。1976年,風險投資家馬克庫拉向兩個年輕人的電腦公司投入近30萬美元。到1980年,這家著名的蘋果公司已經價值12億美元。1995年,塞考亞風險投資基金會向楊致遠的雅虎工作室投資400萬美元。1年後,雅虎公司的市值已達到8.5億美元。

  事實上,微軟、英特爾、戴爾等如今已成為美國經濟持續發展中堅力量的高科技公司,都是創業基金所造就的“傑作”。有人因此形容説,美國的矽谷就像一台爆米花機,扔進去一批冒險家,再投入風險資本,就能爆出一個又一個百萬、千萬甚至億萬資産的企業來。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