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 改革開放30年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希克 中國藝術的國際操盤手

 

CCTV.com  2008年10月13日 16:4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南方人物週刊  

   如果沒有他,中國當代藝術可能跟現在我們看到的很不一樣。我的生活也因他而改變,如果不是他收藏了我的作品,我甚至供不起一座房子

  本刊記者 李宗陶 發自上海

  將中國藝術推上國際舞臺

  除了大量的孫中山頭像,雕塑家曹崇恩的工作室裏最近多出兩尊:一尊是達摩,另一尊乍看有點像去掉鬍子的達摩——烏利希克,中國當代藝術短暫歷史的西方見證人兼最大收藏家——從1985年起開始零星收藏,至今已擁有200多位藝術家的2000件作品,包括油畫、裝置、影像和雕塑,尤其是他們的早期作品。

  “希克是最早的,也是當時惟一的。”上海現代藝術館館長陸蓉芝説。

  關於希克的影響力,當年聚居在北京畫家村的藝術家們喜歡傳這樣一個段子:有一天,希克去一位不知名畫家的窩看作品,畫家的狗狂吠並且作勢咬他,希克沒看成,所以這畫家至今默默無聞。

  希克的收藏目的一開始就與眾不同:他想通過收藏的作品來記錄這段歷史。也許,正是這種壓倒性的高度與視野,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

  他有時會説起意大利梅第奇家族——當年佛羅倫薩眾多畫家和雕塑家慷慨的資助人,這個家族改變了佛羅倫薩的氣息,使它變成歐洲的文化中心。

  藝術家周鐵海曾在帆布上借駱駝先生抒發胸中惡氣:當代藝術的教父教母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但他也畫過希克位於瑞士家鄉的那座湖心小島。

  1998年,希克創立的兩年一屆的“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被稱作中國的“透納獎”(注:英國最前衛、也最受爭議的現代藝術獎)。擔任評委的國際知名策展人和藝術家們評出首屆大獎得主周鐵海,這個獎,將他推向一個更開闊的舞臺。

  “如果沒有他,中國當代藝術可能跟現在我們看到的很不一樣。我的生活也因他而改變,如果不是他收藏了我的作品,我甚至供不起一座房子。”周鐵海説。

  2000年的蕭昱,2002年的顏磊,2004年的徐震,以及獲得其他獎項或提名的林一林、謝南星、楊少斌、盧昊、蔣志、鄭國谷、楊福東、宋濤、張培力、王興偉、王音、章清等一批人從此“上了名單”,步上坦途。

  曹崇恩的女兒曹斐也拿到過這個獎,2006年的“最佳年輕藝術家”。希克認為她的裝置藝術和影像作品“很成熟”,“反映了中國南部廣東地區很多社會現象”。每個藝術家都相當看重希克的評語——CCAA的評委每屆在變,但評委會主席希克不變。

  2008年的大獎頒給了1972年出生的劉韡,艾未未榮獲終生貢獻獎。而那些今天頻頻出現在各大國際拍賣會上的耀眼的名字,無不一一記錄在2005年亮相的希克個人收藏圖冊《麻將》上。

  正像中國導演盯著三大電影節、中國文學家念叨諾貝爾文學獎一樣,中國藝術家也一直渴望著出現在威尼斯雙年展和卡塞爾文獻展這樣的國際大展上。正是通過當時的瑞士駐華大使希克的“幕後操縱”,中國藝術家得以首次大規模地在西方大展上亮相。他早早地將蘇黎世美術館館長哈洛德塞曼邀請到中國,讓他領略到中國藝術的力量。這次訪問結出了豐碩的果實:19位中國藝術家于1999年參加了由賽曼先生擔任總策劃的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共有102位藝術家參展)。塞曼將中國藝術家拆散,讓他們與西方藝術家“同臺演出”。也許,説中國當代藝術從此成為國際藝術的一部分有點誇張,但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標誌。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