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回眸 > 正文

《中國證券》欄目面臨的危機與改進策略

  【一千零一頁】面對各省級電視臺紛紛上星,很多經濟頻道專門推出了證券分析欄目,你們有什麼對策嗎?你們面對這些競爭有沒有危機感?
  【晚安北京4】但我估計這些地方檯的證券欄目都不會有央視的有權威吧!
  【st0917】根本不在同一檔次。就好像兩類節目,沒有可比性。
  【特邀嘉賓:劉寶恒】作為一個欄目危機感時時都存在,這樣才能提醒我們盡心盡力的為投資者做節目。省級電視臺的節目內容與我們的節目內容各有側重,我想投資者一定會各取所需,互為補充。

  【s秋水伊人s】幾位嘉賓,你們認為,《中國證券》節目還存在哪些不足?有什麼改進的計劃嗎?
  【特邀嘉賓:羅曉芳】我覺得我們的內容是比較詳實的,基本上所有的主創人員都在竭盡全力地為大家呈現證券市場最重要的資訊。但我覺得我們的節目形式還可以更加活潑多樣一些。現有的節目過於冷靜和理智,體現在演播室的背景以及小欄目的設置,還有片頭音樂、片花,包括主持人的定位等等。我們正在從一點一滴做一些調適,希望您能夠儘早感受到。
  【特邀嘉賓:劉寶恒】我們每天都通過各個渠道觀眾的反饋來知道觀眾對我們節目的意見和建議,然後我們每天都在梳理這些意見和建議,並把這些合理性的建議吸納到我們節目中來,對節目的內容和表現手段進行必要的調整,應該説這件事我們一直都在做。如果關注我們最近的節目,大家可能會發現這樣的變化。
  【特邀嘉賓:董 晨】這個節目邀請了大量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基金經理、證券分析師做嘉賓,記者為了採訪一個上市公司往往需要在當地“泡”上半個月,因此這個節目總體上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如果説到不足最關鍵的就是一點:太多對短期市場趨勢進行預測,節目的關注點缺乏縱深度,在新入市的股民很少的環境下,這樣的節目定位是有缺陷的。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中國證券》(晚間版)的播出時間段是晚上22:25—22:55(周一至周四),周五是23:35—00:05(周五),請問你們收視率如何?
  【m090】這個時間確實太晚,能否適當提前?特別是星期五的?
  【特邀嘉賓:劉寶恒】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央視的收視率是有專門的調查公司作出調查統計,我們目前的收視率是0.1上下,在央視的節目當中收視率並不高,但這個收視率是按照全國觀眾(13億人)的比例作出的統計,約有130萬人,但是我們證券節目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節目,它的收視是有固定的收視人群,不炒股票的人是不會看證券節目的,在全國範圍內投資者大約有3000萬人左右,130萬人在目標受眾當中的收視率在4.3左右。我們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下,讓更多的投資者來關注我們的節目。
  【糊塗小冬瓜】對您的看法不能全部同意。我認為收視率的高低與時間安排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此問題上CCTV的領導有責任。假如《中國證券》能安排在晚九時左右,我相信收視率會大幅度提高。

  【chen-88】劉寶恒主編你好,你的報表分析節目在中報後不要失業,可改為個股分析?
  【特邀嘉賓:劉寶恒】我回去跟我們欄目的領導彙報一下,請他們作出節目決策。
  【晉小樓】中報後又有季報,季報後還有年報,報報表表無窮潰也。劉主編活力無限哦。我們大有可觀哦。
  【晚安北京4】其實現在離年報已經不遠了啊!!

  【飛揚隨風】機構看盤似乎對觀眾作用不大,可否改為投資者倉位和盈虧調查?
  【特邀嘉賓:劉寶恒】關於機構看盤我們也聽到其他的觀眾説作用不大,但是也聽到一部分觀眾説他們會跟蹤機構看盤中的分析師的觀點,然後找出值得他們信賴的機構和分析師,經常跟蹤他們對市場的看法,從而對自己的投資給予幫助。
  【飛揚隨風】機構看盤如果為月、周看盤,可能更有利於普通投資者。
  【糊塗小冬瓜】是否有作用關鍵是你怎麼看,要結合市場和個股的指標才能得出你需要的結果,只看一兩天是沒有用的。

  【雅客0815】現在我就看CCTV-2的《中國證券》,對這裡的主持人都很喜歡,但可能是我的操作方法不同, 對節目的內容我有些意見和建議:
  第一,在看了有的分析師對大盤分析和操作建議後我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他説了什麼。我認為不管是主持人,分析師還是我們小股民,對當前股市的看法以及操作都要有一個明確的觀點。大家看看這個論壇上討論底部的話題已經有多少個了,現在底部不也還沒見呀,我現在的看法就是看跌看跌再看跌,一直等底部真正看明了為止,但在1400點下分批建倉。 
  第二,短線看得太重,缺少中長線的眼光,很多分析師在分析後市時總愛説的就是有反彈還是盤整,很難聽到説看空看空再看空的這類話.我認為《中國證券》裏最沒意義的內容就是機構明日看盤,我建議改為對後20,40,60這類長點的預測會有意義一些。 
  第三,少談一點當天的盤面分析,多從專業的眼光上來分析一些行業及個股,引導股民用專業的眼光來分析問題,比如能從公司財務上和行業的數據分析上來看股市。 
  第四,倉位控制不只是機構的專利,對我們小股民也同樣重要,因為只有它才是真正能控制風險的東西.高位賣了就不會被套了,高位減倉底位加倉在股市裏是不會錯的,希望在節目中能多有這方面的提示。  
  不知今天的嘉賓對我的意見和建議有什麼看法呢?
  【特邀嘉賓:劉寶恒】非常謝謝你,裏面的一些股市的技術性問題可能我們的分析師回答更合適一些,但是對節目的一些建議我覺得很有建設性,我們會根據這些建議對我們的節目進行一些調整,實際上有些東西我們在節目裏面也經常有討論。

  【飛揚隨風】劉主編,可否像《經濟半小時》和《中國報道》一樣多做深度報道和訪談,減少市場日評篇幅,多客觀數據分析,比如讀年報公司調查和新動力觀察都不錯。
  【特邀嘉賓:劉寶恒】通過你列出的《中國證券》的小欄目,看出你對我們節目非常關心,首先在這兒表示感謝。深度的分析我們一直堅持在做,對上市公司的採訪我們現在在每週四的節目裏面都會有公司調查在節目中播出,當然這個量還不是很大,我們希望我們加大對上市公司的報道。同時劉主編讀年報和雜談半年報都是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關的內容,我們希望從比較客觀公正,同時有比較獨特的角度去發現問題、解讀問題,給股民一個提醒,給市場一個提醒。如果你認為這些節目好的話,我們會堅持做下去。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很多網友都是你們的熱心觀眾,網友“野蠻小鬼123”對你們提出了一些看法:首先要排除任何功利性,包括欄目收視率。另外,我們的證券節目還是要以提高股民的投資素質為主要目的。包括介紹一些國外的證券投資特點、國際化大融合,我們的市場與國際的接軌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同時適時地針對中國股市的發展,開展一些建設性的思考。請欄目主創人員談談你們對欄目未來的設想?
  【特邀嘉賓:劉寶恒】欄目提高收視率是個根本,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只有看得人多了,你的節目才能最大的發揮價值。但由於我們的投資者主要是投資國內的市場,所以我們的節目也更多的是關注國內市場,當然我們也關注到了債券、期貨、外匯、黃金等。我們在香港也派駐有記者,與國際專業財經電視媒體有着較多的聯絡。如果投資者需要,在合適的時候我們會增加這方面的內容。對欄目的未來,作為我個人來説,就是希望我們的資訊對投資者有用。

<<上一頁下一頁>>
第3頁
(編輯:羅詩曼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