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影視同期聲 >> 正文
 凈化熒屏當思“孟母三遷”

  日前,廣電總局發出“十條戒令”以凈化熒屏,引發了一些爭論。筆者以為,在分級制度尚不明朗、控管手段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對一些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節目加以限制很有必要,成年人不妨作出些“犧牲”。

  中國古代,為了讓孩子成長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曾經産生了“孟母三遷”這樣的故事。面對不良風俗對孩子的影響,孟母三次搬家從而“以仁為鄰,擇善而從”,為孩子教育創造了良好的“小環境”。在開放和信息化時代,電視、網絡和刊物充斥視聽,如果孟母處於當今世界,面對媒體鋪天蓋地的影響肯定是無可奈何了。

  在1960年代末期,“行為療法”專家、心理學家班杜拉等人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觀摩、示範和模倣學習)。班杜拉認為,行為是通過後天的學習獲得的,不好的、不正常的行為是在不利的環境條件(包括周圍的人們)影響下某種不適當學習的結果。人有複雜的文化背景(指社會條件),所以人的行為也極為複雜,有一些是通過觀摩示範式學習,通過模倣來獲得的,要改善人的行為自然也可以通過示範、模倣來解決。

  孩子們學什麼、模倣什麼,媒體必然會發揮影響和引導作用。全社會也確有責任為他們創造一個思想純潔、道德高尚的“心靈花園”。中央最近剛召開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強調必須增強大眾傳媒的社會責任感,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從而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既然人的社會行為是通過“觀察學習”獲得的,人們只要能控制社會文化關係及榜樣等客觀條件,就可促使兒童的社會行為向著社會預期的方向發展。我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約有3.67億,他們是國家和中華民族的希望。對他們的教育往往需要從生活的細枝末節做起,全社會每個成員都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孟母三遷”是凈化社會和學習環境的具體實例,證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此,凈化熒屏的“十條戒令”也應該得到公眾的理解與支持。(顧一冰)

責編:周玫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