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與趙匡胤是五代亂世中,文學、武藝不同領域各擅勝場的兩位帝王。兩人出身環境及人生態度皆異,造就兩人日後迥別的命運。…
後漢隱帝幹佑元年,趙匡胤一把火燒掉昏皇的觀花樓,而後懷著雄心萬丈,四處謀求出路。他于滁州巧遇尋找《霓裳羽衣曲》的周娥皇,兩人一見互生情意。娥皇慧眼識英雄,要其往南唐一展長才,並留繡帕作定情信物。
當李煜以皇子之身,備辦108樣聘禮往宰相府訂親之時,正是趙匡胤千里迢迢,手執繡帕至相府會佳人之日。李煜的才情讓趙匡胤佩服,他自慚形穢,夢碎南唐,轉向北方,投後漢郭威麾下。
趙匡胤一路大展身手,屢立戰功,助柴榮稱帝,逼南唐中主去帝號。公元959年柴榮薨,幼帝即位。翌年初,趙匡胤率軍陳橋,被兄弟趙匡義及部屬黃袍加身,擁立為帝,建宋。
中主遷都,國政交予李煜,趙匡胤下詔李煜夫婦汴京面聖,洩露娥皇與他的因緣。李煜如夢初醒,為南唐國祚,以生病為由,拒絕北上。此舉惹惱趙匡胤,卻讓他思及國家長治久安的迫切,繼而實行“杯酒釋兵權”、“攏絡人心”…等措施。
李煜無力沉重國事,躲以詩詞及後宮歌舞尋慰藉。娥皇之妹家敏進宮探親,家敏率真獲李煜共鳴,一首“手提金縷鞋”的偷情詞傳開。詞傳北宋,趙匡胤震驚,帶兩親信化成商人南下,欲帶娥皇走,娥皇淚阻,以南唐國後之名要求大宋皇帝勿掀戰火。
公元974年,趙匡胤為統一中國出兵江南,行前交待“不得枉殺百姓,尤須保李煜全家。”聖旨為尊,宋軍只圍不攻,直至金陵糧盡,李煜開城降。
李煜被俘至汴京,風采不復,“春意闌珊,獨自莫憑欄……”李煜亡國之痛化成一首首曠古絕今的詞作。趙匡胤抬眼看向天際,為自己創造出一偉大詞人而得意…
責編:淩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