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出身特殊,少年得志,平步青雲:19歲就授上校、20歲榮升陸軍少將、25歲晉陞中將、28歲就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30歲出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34歲授陸軍一級上將,是名副其實的少帥。他與世紀同齡,經歷了中國近代社會最動亂時期的幾乎所有重大事件,與他直接有關的就有九 一八事變、東北易幟、武裝調停中原大戰和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他是百年滄桑的見證人,其功過是非一直為世人關注、學者研究。有關他的論文、專著、影視作品之多,在近代愛國將領中可稱之最。由於受家庭出身、地域和社會歷史條件的影響,其經歷曲折、坎坷而又極富傳奇。他一貫主“和平統一,息爭禦侮”,“為了救國救民的目的,放棄了一切,犧牲了自己”,身陷囹圄,無怨無悔,淡泊榮利,為國籌思,即便信奉耶穌,仍不改愛國初衷,深得人民景仰。他的《謁延平祠舊作》:“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義抗強胡;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台灣人版圖。”以歌頌鄭成功收復台灣的豐功偉績,抒發其主張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反對把台灣從祖國分離出去的愛國主義情懷。1990年為紀念張學良將軍九十華誕,趙一獲撰寫了《張學良是怎樣的一個人》,文稱:“張學良是一個非常愛他的國家和他的同胞的人。他誠實而認真,從不欺騙人,而是對自己作的事情負責,絕不推諉。他原來是希望學醫救人,但事與願違,……他之參加內戰,不是為名,不是為利,也不是為爭地盤。他開始時是遵行父親的意願,後來是服從中央的命令,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日本帝國主義對東北不斷的壓迫和無限的要求,暴露了它侵略中國的野心,亦更激起他的抗日情緒。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國家滅亡,人民被奴役,但是單靠東北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抵抗日本的侵略,所以在皇姑屯,他的父親被日本謀殺後,他就放棄他的地位與權力,毅然易幟與中央合作,使國家能統一,希望全國能團結起來,一致抗日。”“九 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佔領了東北,他就不忍再看到自己的同胞互相殘殺,削減國家的抗日力量,所以他就主張停止內戰,團結抗日。”早在1934年他就提出:“實在的,共也好,不共也好,紅也好,白也好,最要緊的是先把國家弄好,使自己的國家能在世界上與各國共存。”“凡屬中國人,無論其共産黨、國民黨、第三黨(即農工民主黨),或其他任何黨派,果自命為愛國者,均應在拯救中國之唯一動機中擯棄一切歧見,聯合一致,共救危亡。此乃救國之唯一途經,若仍萎靡不振,由命聽天;內戰頻仍,政爭不息,則中國前途必無希望矣。”“他並不愛那一黨,亦不愛那一派,他所愛的就是他的國家和他的同胞,因此,任何對國家有益的事,他就心甘情願地犧牲自己去作”1936年12月12日,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張學良與楊虎城不顧集團利益和自己的身家性命,力挽狂瀾,發動“兵諫”,迫使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實現全國抗戰,為我國獲取近百年來第一次反侵略戰爭(即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奠定了政治基礎,功在國家、功在民族,被周恩來譽為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責編:談錚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