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70年前的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經過歷時近兩年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打破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成功實現了戰略大轉移,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使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為了緬懷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弘揚長征精神。根據中宣部、總政治部、國家廣電總局的安排部署,由中央電視臺影視部、八一電影製片廠、貴州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攝製的20集長篇電視劇《雄關漫道》日前在貴州開機拍攝。
電視劇《雄關漫道》重點表現的是紅軍第二、六軍團(紅二方面軍前身)在中央紅軍開始長征之後,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等領導下,為掩護和策應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顧全大局,不怕犧牲,主動吸引敵人,由黔東向湘、鄂兩省發展,攻沅陵、佔桃源、圍常德、直逼長沙,迫使圍追中央紅軍的敵軍回援,從而大大減輕了中央紅軍的壓力。遵義會議後,紅二、六軍團跳到外線作戰,在長江以南與數十倍于我的敵人繼續週旋。
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後,紅二、六軍團才從湖南桑植出發,開始最後的長征,並於1936年7月在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並於此時正式改為紅二方面軍。期間,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與朱德、劉伯承一道,與張國燾的分裂陰謀進行了堅決的鬥爭,使二、四方面軍得以繼續北上。他們突破烏江、金沙江,轉戰烏蒙,過雪山草地,最後三大紅軍主力在會寧勝利會師。
紅二、六軍團轉戰八省,行程二萬餘裏,在時間和路線上不同於中央紅軍的長征,其經歷過去鮮為人知,該劇的拍攝,彌補了原電視連續劇《長征》未及表現的這一段歷史空白。另外,該劇在真實反映黨史、軍史和努力塑造老一輩革命家的同時,還精心刻畫了幾個普通紅軍基層官兵和群眾的形象,對他們人生命運和情感經歷的描寫,將使這部電視劇作品更具故事性和生動感人。
據悉,這部電視劇已被中宣部和總政治部列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重點作品。八一電影製片廠為了保證該劇的拍攝質量,抽調了一批精兵強將參與創作和拍攝,並從全國各地邀請和挑選了一批著名演員參加拍攝。
紅二、六軍團轉戰雲貴高原時,曾在以沿河縣土地灣為中心的銅仁地區創建了雲貴高原上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黔東3000子弟參加了紅軍。今天,當穿著紅軍服裝的攝製組來到沿河時,黔東的人民群眾再次激動起來。貴州省委宣傳部為保障拍攝順利進行,專門下發文件,要求所屬有關部門認真做好拍攝的服務協調保障工作。當地政府組織了包括武警官兵、預備役部隊、市縣機關幹部和在校學生以及當地農民在內的大批群眾演員參加拍攝。當地政府、參演群眾、攝製組成員紛紛表示要發揚當年紅軍戰士的革命精神,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克服各種困難,保證圓滿完成拍攝工作,使這部作品成為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俱佳的優秀作品,向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獻上一份厚禮。
責編:淩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