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7日 09:0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張立棟
本週一到週二,在短短15個小時內,新華社受權連續發佈了四個“利好”措施,如允許上市公司大股東回購流通股、給券商再貸款、減半紅利稅等,顯示管理層提振股市的急切心情。
15個小時出現四個利好政策,體現了各部門正在通力合作,其利好的疊加效應是十分強烈的,但是,市場並未去對利好進行疊加:週二滬深兩市的走勢卻依舊令投資者失望。
市場仍然無法擺脫短命行情的怪圈,經歷了短暫的反彈後,行情在意猶未盡中拉下帷幕。儘管短期來説仍然可以謹慎樂觀,但如此脆弱的走勢畢竟給後邊行情的發展籠罩上了一層陰影。
在政策如此大力的扶持下市場都無法重振,那麼一旦政策出現了偏差,後市又將何去何從呢?
管理層的急切是可以理解的,我甚至為在午休期間發佈利好的“靈活”手段感到十分吃驚和寬慰,但是,也恰恰如此匆忙和急切,這些政策難免有“匆忙出臺”之嫌疑。其結果就是,一些政策的細節未能被市場正面理解,有時利好反而被理解為利空,這樣不僅沒能達到政策的疊加效應,而且出現了政策的抵消效應。
有人就此認為,在出臺扶持股市的政策利好的同時,有關部門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做好輿論的導向,這樣,才能使利好政策被市場良性消化,不至於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
消化不良説明還有好牌可打,儘管快了點。但如果把所有好牌打光了,那所有的良苦用心恐怕就將毀於一旦了。
自兩市進入漫長的下跌以來,管理層的工作量之大和工作力度之強恐怕是無人可以否定的,但是效率卻是逐漸下降的,這與政策出臺的思維方式是有密切關係的。目前市場上實行的很多政策在西方發達國家試用過程中被證明是十分有效的,但是為什麼在我們的市場上如此的經不起檢驗,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政策醞釀和産生的過程有比較大的差異。
政策對市場發揮的作用是引導作用,因此其制定必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問題沒有出來或者處於初級階段的時候實施是具有威懾力的,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反觀目前政策出臺的前提卻是根據市場的呼聲而定,被動地被市場引領著走,結果當然大打折扣。
那麼,下一步,市場將會怎樣?從目前情況來看,只能是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不買利好政策的賬。
首先是市場對啟動“6 8”行情的資金來源仍未有共識,如果是短期套利者作俑,那麼其獲利後策略性退出將對指數和信心産生巨大傷害。
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就是,自6月8日滬市出現近200億成交量後,秘密資金就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現在連影子都見不到了。
其次,如果真的如有人斷言本週內推出第二批試點公司,那麼,其中將有大中型國有企業入圍的消息將使投資者的心態更為複雜,策略更為多變。因為之前試點公司方案的不同命運將直接影響到人們的預期。
也就是説,管理層推進改革的難度將會更大。
責編:劉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