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綜述:中小板投資價值優於主板同族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3日 09:42
上海證券報:中小企業板塊的推出絕對是2004年資本市場的一件大事情。截至三季末,中小企業板塊上市公司共有38家。從三季報看,下面一些方面值得關注:
一是平均贏利水平較高。38家公司2004年前三季度實現加權平均每股收益0.328元,較主板平均水平高48%;實現凈資産收益率為7.54%,卻低於主板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這一方面説明中小企業板塊上市公司整體顯示出了較好的經營業績,另外一方面也顯示該板塊當初整體發行價格較高,致使整體凈資産劇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凈資産收益率這一指標。此外,截至三季度末,中小企業板塊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合計僅僅約10億元,佔全部上市公司利潤的比例只有0.3%,影響還是“微不足道”的。
二是入市標準漸明晰。從公開的制度上,似乎並沒有對中小企業板塊公司規模有明確的規定。至2004年三季度,該板塊已粗具規模。這樣,從公開披露的三季度報告可以大致作出判斷。38家公司中,發行前只有極個別公司股本總額超過1億股;流通股本只有3家超過3000萬股。至三季報,38家公司平均股本總額為8366萬股,流通股為2493萬股。這樣,我們基本可以認為,赴中小企業板塊IPO發展的公司,除滿足企業上市標準外,入市時總股本通常不要超過1億股,流通股則儘量不高於3000萬股。
三是與主板“同族”比較略具優勢。那麼對於中小企業板塊,投資者應如何看待呢?我們以截至2004年10月30日的收盤價以及由三季報業績估算出的全年業績為基礎,計算出中小企業板塊上市平均股價超過13元,加權平均動態市盈率約32倍,較主板上市公司約26倍的市盈率高20%。如果考慮到中小企業板塊公司屬新上市公司,沒有虧損公司的因素,上述差距將更為懸殊。這樣看來,當前中小企業板塊的價格依舊有高估的嫌疑,投資者還須保持謹慎。
同時,我們按照中小企業板塊的規模標準——股本總額、流通股分別低於10000萬股和3000萬股,從主板市場中找出類似的“中小企業”。考慮中小企業板塊新股因素,剔除主板“中小企業”中的虧損公司和 S T公司,恰好也是38家。統計顯示,上述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和凈資産收益率分別為0.218元、5.68%,較中小企業板塊平均水平低33.53%和24.67%。38家公司截至10月30日平均股價約10元左右,估算出的加權平均動態市盈率為37倍,略高於中小企業板塊的平均水平。從這一角度看,中小企業板塊較主板中類似的“中小企業”似乎具有更高的投資價值。
四是投資基金全面關注。三季報顯示,29家中小企業板塊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證券投資基金的身影,佔中小企業板塊公司家數的75%,顯示出基金對中小企業板塊保持了相當高的關注程度。其中,德豪潤達、凱恩股份、東信和平、蘇寧電器、思源電氣、巨輪股份、蘇泊爾、中捷股份等8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中,有超過4家基金現身。航天電器雖然只有兩家基金關注,但第一大流通股股東裕元證券投資基金一家就持有其股份佔流通股的11.68%。上述中小公司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基金重倉股了。對此,投資者可保持關注。(西南證券 田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