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網上河北行

保定市基本情況
09月11日 16:13

  保定歷史悠久,是堯帝的故鄉,春秋、戰國時期,燕、中山就在境內建都,具有三千多年曆史,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市轄4市3區18縣,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70萬。

  保定市資源豐富。中東部平原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糧食、綠色蔬菜和優質果品集中産區之一。西部山區蘊藏著豐富的礦産,鐵、銅、鉛、鋅、花崗岩、大理石、石灰石、陶瓷原料等50余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産資源,潛在開發價值巨大。

  區位優越,市場廣闊。京廣鐵路、京深高速縱貫南北,神黃鐵路、津保高速橫跨東西。隨著建設“大北京經濟圈”戰略構想的提出,從保定市向外擴展,在150公里半徑內,構成了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等城市為主,擁有4000多萬人口的多層次、大容量消費市場。

  保定科教文衛體全面發展。文化底蘊豐富,擁有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11所高等院校,數量和規模均居河北省之首;有120余人獲全國亞洲冠軍,14名運動員獲得43項世界冠軍。

  近年來,保定市始終堅持把發展放在首位,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舉全市之力,走開放之路,全面優化環境建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步伐,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新突破。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市、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等榮譽稱號。

  一、 優化環境促發展

  近年來,保定市委、市政府連續四年召開優化環境百萬人大會,全黨全民各級各部門齊動員,優化環境促進發展。去年以來,各級各有關部門圍繞優化環境結合實際,細化任務,強化責任,狠抓落實, 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市區四大工程整體推進 。共新、擴建道路 11 條 , 新開工住宅小區 ll 個 , 竣工面積 41.6 萬平方米 , 種植樹木 95.5 節 萬株 , 綠地種植面積 1568 公頃 , 新建成遊園廣場 12 個。城市管理和市容環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 馬路市場、店外經營、露天燒烤、亂停亂放、亂堆垃圾等久治不愈的頑症得到了有效治 理 , 城區臟、亂、差的問題大為改觀 , 城市綠化、美化、暢化、凈化卓有成效,積極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工程 , 努力改善生態環境。政策體系漸趨完善 。圍繞建立符合 WTO 規則、公開透明的政策體系 , 全市各級共清理出與 WTO 不相適應的文件 5557 件 , 其中廢 止 5023 件 , 需修改的 534 件。經市政府辦公會議研究通過,公佈了市級第一批廢止的 l44 個文件。市委、市政府還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出臺了《關於對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實行鼓勵和保護的若干規定》。法制環境建設力度加大 。繼續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 , 共辦結黑惡勢力、重特大刑事案件 l08 件 , 判處 335 人, 凈化了社會環境 ; 加強社會治安治理 , 積極構建防範網絡 , 全市共創建安全小區 l359 個 , 安全村 5442 個 , 覆蓋率達 89% 和 87%, 為企業和群眾創造了一個安全的生産、生活環境。市場環境得到有效治理 。集中開展了集貿市場、勞動用工、醫療垃圾、文化市場、旅遊市場等專項治理活動 , 假冒偽劣、坑蒙拐騙、欺行霸市等不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優化金融環境初見成效 。成功引進華夏銀行在高開區設立辦事處 , 並成立擔保公司 , 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創造了一定條件。優化服務環境取得顯著成效。按照 " 從轉變幹部作風入手強服務, 從提高服務水平入手抓環境 " 這一思路 , 一是強化服務承諾。圍繞行風建設活動 , 各級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 " 轉作風、強服務 " 的硬措施 , 市直 76 個部門和服務窗口單位 , 實行 " 服務承諾制 " 和 " 陽光行政",公開本部門業務範圍、辦事程序、辦理時限、收費項目和標準 , 接受社會監督 , 狠抓承諾踐諾 , 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二是健全服務網絡。目前 ,12345 市長專線、 96116 城建熱線、行風熱線、城管服務熱線、供電服務熱線、勞動保障熱線等 ,已共同構建起了我市的便民服務網絡 , 並不斷延伸發展。三是落實服務舉措,實行了 " 首問責任制 " 、 " 限時辦結制 " 、 " 責任追究制 " 、 " 一 次性告之制 " 等等 , 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推進。一是繼續對現有行政審批事項進行清理。出臺了第一批合併 49 項 ( 合併後為 30 項 ) 、取消 95 項的意見。二是積極改革辦事制度。出臺了《保定市行政審批大廳工作方案》和《實施草案》。三是收費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全市實行統一收費的重點企業已達 526 戶 ,88 個執收部門和單位落實了 " 一證、一書、一卡 " 收費制度,市本級 61 個部門 275 個基層單位實現了票款分離。

  二、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今年1-6月,國內生産總值完成407.6億元,同比增長11.5%,高於計劃目標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增長4%,第二産業增長17%,第三産業增長8.4%。農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農村經濟保持穩定。種植養殖業結構整體優化。農業産業化水平有所提高。在建10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産業化項目達33個,總投資20.6億元;鄉鎮企業穩定增長。今年1-6月,全市鄉鎮企業增加值完成226.7億元,同比增長21.8%;上繳稅金10.74億元,同比增長24.1%。企業改革穩步推進,工業生産增勢較強。1-6月份,入統工業完成增加值63.78億元,同比增長24.33%,以汽車為主的五大行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紡織、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塑料製品和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38.5%,對全市工業貢獻率達到89.8%,拉動全市工業增長21.8個百分點。消費需求基本穩定。上半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4.7億元,同比增長9.6%。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投資力度不斷加大。1-6月份,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71.6億元,增長25%,其中,國有及其他單位固定資産投資完成89.76億元,增長41%,繼續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態勢。河北國華定洲電廠一期工程等20個省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13.6億元,超計劃進度3.5個百分點。長城汽車易地擴建等30項重點前期項目達到進度要求。34個項目納入國債投資計劃,爭取國債資金24032萬元。路網工程、社區支路建設、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園林綠化工程、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市場建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群眾性體育設施建設、醫療衛生設施建設和便民設施建設等10件實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且部分項目已完工。共完成投資10.5億元,佔年計劃投資的38.9%。對外開放繼續推進,利用內外資穩步增長。1-6月份,實際利用內外資31.1億元,同比增長49%。全市出口創匯2.05億美元,同比增長33%。財政收支同步增長,金融形勢穩定發展。1-6月份,全部財政收入完成33.7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9億元,可比增長11.7%。全市各金融機構存款餘額903.33億元,比年初增長58.57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6月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0.3元,同比增長6.1%;農民現金收入1459元,同比增長2.5%。下崗職工生活費足額發放,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率達100%,離退休人員養老金足額發放。科教文衛工作取得新進展,“科教興市”戰略得到加強。上半年,全市篩選上報省和國家高新技術産業化項目11項,組織推廣重大科技成果30項;高新技術企業實現技工貿總收入70億元,同比增長16.7%。

  三、工業經濟發展迅速

  保定市的工業結構以加工製造業為主,門類齊全,初步形成了以汽車、機電、輕紡、食品、建築建材和信息産品製造業等優勢産業為主導、多業並舉的發展格局,擁有一批大中型骨幹企業和知名産品。長城皮卡、天威變壓器、樂凱膠片、天鵝人造絲、寶碩塑料、風帆蓄電池、三利毛線、麗華禮帽等均居全國同行業前列。截止到2002年底,全市國有及非國有工業企業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1002戶,資産總額562.03億元,年銷售收入421.57億元。工業生産穩步增長。2002年,全市入統企業完成不變價工業總産值3754231萬元,同比增長18.42%;經濟效益大幅提高。2002年全市入統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利稅增速分別為58.74%和36.84%,為連續四年來同期最高水平;技改投資增勢強勁。2002年,全市國有及其它經濟類型企業完成技改投資418927萬元,同比增長18.44%。樂凱集團涂布生産線、天鵝集團短纖維和全連續紡二期工程、天威集團大容量變壓器、依棉集團綠色環保面料等投資超億元的11個標誌性大項目進展順利。長城汽車集團填平補齊擴大出口技改、安國藥都藥業公司GMP改造等72個重點項目已竣工投産,同比增加了6項;企業改革效果凸現。截至目前,全市1467戶國有企業中,累計完成多種形式改制企業1357戶,改制面達93.37%,其中涉及産權制度改革的1136戶,佔已改制企業總數的82.62%。實施國有企業兼併破産55戶,共計盤活閒置資産16億多元,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近4萬餘人。放小活小初見成效。以政策激勵為突破口,以服務體系建設為手段,推動中小企業上檔升級,小型企業出現了近年來從未有過的強勢增長。2002年,小型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09061萬元,同比增長25.84%,較全市平均水平高8.99個百分點;實現利潤135055萬元,同比增長68.71%,實現利稅215432萬元,同比增長47.81%,分別比大中型企業高26.52和20.57個百分點。

  四、外貿出口快速增長,大經貿格局逐步形成

  保定市積極實施“1123”規劃和“雙十”規劃,不斷擴大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領域,為全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拉動作用。外貿出口快速增長。五年累計出口總值147906萬美元,年均遞增16.0%,出口創匯總量一直在全省排居前列。其中機電産品出口30772萬美元,年均遞增26.2%。2003年1-7月,全市累計完成進出口額33890萬美元,同比增長31%。其中:出口完成24519萬美元,同比增長30.3%,出口總量在全省11個市中排居第2位;出口商品增加,結構不斷優化。五年來,全市出口商品12大類262個品種,比1997年增加75個品種。初級産品佔全市出口總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23.3%降為20.5%,工業製成品所佔比重由1998年的50.7%上升為52.9%,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所佔比重由1998年的20%上升為27.4%。傳統大宗商品和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穩定增長。2002年出口額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商品41種,其中出口上千萬美元的大商品有紡織品、服裝、皮革製品、腸衣等;出口市場不斷擴大,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截至2002年底,全市在國外設立商務機構29家,投資辦廠56家,基本覆蓋了主要貿易市場,形成了廣泛的對外貿易網絡。與15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關係。其中出口額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國家27個,出口上千萬美元的有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日本、韓國、波蘭、俄羅斯、德國、意大利、美國等。市場結構發生顯著變化。2002年,對亞洲出口17026.5萬美元,佔出口額比重由1998年的47.1%降為46.7%;對歐洲出口10310萬美元,所佔比重由1998年的27.5%上升為28.3%,對非洲、美洲、大洋洲出口9097萬美元,所佔比重由1998年的18.1%上升為25%;出口主體不斷壯大。2002年,全市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376家,其中國有進出口企業58家,集體企業39家,民營企業61家,外商投資企業218家。有進出口實績企業總數比1997年增加286家。截至2002年底,全市共有自營進出口企業237家,在全省排居第二位,其中民營企業放權數達到99家,在全省排居第一位;大力培育新增長點,縣域外貿出口勢頭強勁。2002年出口超千萬美元的縣(市、區)7個,其中超四千萬美元的縣(市、區)2個。縣域出口占全市出口比重由1998年的45.4%上升為2002年的49.3%;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迅猛發展。五年來,全市累計簽訂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合同金額30717萬美元,年均遞增31%;外派勞務人員5172人次,年均遞增27%;實際利用外資保持相當規模,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78000萬美元,審批外商投資項目合同359個,合同外資額32646萬美元。

  五、認真實施科技興市戰略,加大技術創新步伐

  保定市以技術創新為主線 , 實施五大創新工程 , 強化産學研結合 , 大力加強技術創新體系、機制和能力建設, 先後被國家列為全國科技創新示範市和製造業信息化重點示範市。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穩步推進。組織了製造業信息化知識培訓 , 建立了製造業信息化培訓基地 , 為全市製造業信息化工程打造一個發展平臺 ; 組織篩選申報了一批製造業信息化示範企業。有 4 家企業被確定為省級重點示範企業。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逐步增強。全市已擁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 9 家 , 其中國家級 5 家。全市大中型企業建立企業技術開發機構 60 家 , 達到 " 四有 " 標準的有 49 家 ; 産、學、研合作研發體制更加深化。通過引導、幫助企業開展 " 借智 " 創新活動 , 實現了産學研深層次結合;專業技術孵化器孵化能力進一步增強。經省批准的專業孵化器有 3 家 , 目前 , 在孵企業達到 137 家 , 累計開發新産品 77 項 , 年銷售收入已達 34000 萬元 ;縣級生産力促進中心建設步入正軌。安國、涿州、定州、高碑店三個省級縣域經濟特色縣 , 圍繞各自經濟特色和發展優勢 , 建立了相應的生産力促進中心。 高新技術及産業化再顯亮點。今年上半年 , 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已累計發展到 340 家 , 技工貿總收入達到 70 億元 , 同比增長 16.6%, 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以新能源為核心的“六大産業群體” 碩果纍纍。《保定市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産業基礎發展意見》列入國家火炬計劃 , 初步形成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風力發電設備、新型儲能材料、電力電子與電力自動化設備、輸變電設備、 高效節能設備等“六大産業群體”;民營科技型企業異軍突起。今年上半年 , 全市民營科技企業技工貿總收入 25 億元 , 同比增長 25%, 新增民營科技型企業 17 家 , 全市民營科技型企業累計發展到 978 家 , 其中技工貿總收入超億元的企業達到 15 家。農業産業化結構進一步優化 。圍繞 10 項農業科研重點項目 , 大力開展了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和山區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對全市 10 個市級科技型龍頭企業 , 加大了扶持力度 , 涉農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産業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六、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化經營,區域特色日益明顯

  種植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初步形成了“一帶兩片”(高速公路沿線高效農業帶,西部山區農業綜合開發,東部加工、出口創匯基地)的調整格局,構築了種植業“工”字形高效農業産業帶及蔬菜産業“一廊五園”(京石高速公路高效農業長廊,定州、寶碩、徐水、定興、涿州五個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為主的調整框架。區域特色産業日益明顯。有15個縣市被命名為“河北特産之鄉”,有11個被命名為“中國特産之鄉”;全市區域特色産業面積達203.73萬畝,定州蔬菜、徐水西紅柿、滿城草莓、望都辣椒、定興茄子、安國藥材、唐縣食用菌、容城蘆筍等特色産業頗具規模,産品遠銷俄羅斯、日本、韓國、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無公害標準化生産迅速發展。全市累積完成環評191萬畝,基本覆蓋蔬菜主産區;産品質量認證檔次提升,47個基地和企業的52萬畝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通過省級認證;18個企業和基地與北京簽訂了“場地挂鉤”供銷合同,年向北京提供無公害農産品100多萬噸;農産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逐步完善,全市兩個農産品質量監測中心和16個縣級檢測站全部投入運行,基本形成了全市農産品質量監測網絡。農業産業化經營初具規模。全市各類農産品交易市場達714個,其中成交額超億元的32個,保定市工農路農副産品批發市場和定州市蔬菜批發市場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定點鮮活農産品批發市場;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産品龍頭企業達140家,農産品加工比重達到25%;註冊優質農産品商標100多個,農業産業化經營率達37.3%;全市擁有各類農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1592個,其農産品販銷量佔全市銷售總量的70%以上。農業科技水平顯著提高。建立各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198個,其中市級園區35個,帶動生産基地53.3萬畝,向社會提供優質種苗2800萬株,科技園區已經成新技術輻射推廣的源頭。

  七、積極推進旅遊産業進程

  保定市有24 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09 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401 處市 ( 縣 ) 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冉莊地道戰遺址、狼牙山五勇士跳崖處、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等都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市不可移動文物點 1600 余處 , 館藏文物 8 萬餘件 , 其中國家三級以上文物 2637 件,是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

  保定市旅遊資源類型豐富多樣 有自然旅遊景觀 21類、 343 個實體 ; 人文景觀 46 類、 580 個實體。現有國家級 AAAA 級景區 3 處 , 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遺産清西陵、野三坡風景名勝區百里峽、華北明珠白洋淀 ; 國家級 AAA 級景區 2 處 , 其中包括直隸總督署、滿城漢墓 ; 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野三坡、國家級地質森林公園白石山、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涿州京都高爾夫球場俱樂部。 全市 344 處景區 ( 點 ) 和資源點 , 構成 8 大類 5 大系列 ,5 大旅遊功能區和 18 個旅遊小區。另有以紅色之旅為代表的 8 條旅遊線路 , 以中國保定敬老健身節為代表的 15 個旅遊節慶活動。目前 , 全市共開放旅遊景點 111 個 , 其中自然景觀33 個 , 人文歷史景觀 50 個 , 健身休閒度假景區 13 個 , 科普遊樂點 7 個 , 主題公園 8 個。

  北京申奧成功 ,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首都大經濟圈戰略的提出 , 為保定加快旅遊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保定市將旅遊業定位為全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和經濟發展中新的增長點。 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決定》,制定了《保定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 (2001-2020年 ), 確立了“融入京津 , 打造精品 , 拓展市場 , 永續利用”的發展戰略 , 突出區域旅遊産業佈局 , 重點培育保定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區、白洋淀生態和水鄉溫泉旅遊區、清西陵文化觀光度假旅遊區、野三坡自然風光暨民俗文化旅遊區、涿州京都旅遊度假區、淶源涼城旅遊區、阜平天橋瀑布群旅遊區、安國“東方藥都”旅遊區、定州與曲陽古文化旅遊區等 9 大旅遊精品。確定到 2010 年 , 實現由旅遊資源大市到旅遊大市的歷史性跨越 ; 到 2020 年 , 實現由旅遊大市到河北省旅遊強市的歷史性跨越。

  2003 年 3 月 , 保定市申報第二批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 並獲得較高評價。全市旅遊環境日臻完善 , 城市功能不斷加強 , 城市形象愈加鮮明 , 旅遊整體實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 , 旅遊市場秩序逐步規範 , 服務質量大大改善 , 旅遊業呈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勢頭。2003年以來 , 全市共上旅遊項目 40 個 , 總投資約5億元 ; 新謀劃項目28 個 , 總投資近 10 億元;全市接待國內遊客 427.8 萬人次 , 創收 18.95 億元人民幣 ,居全省第一位 ; 接待海外遊客 12763 人次 , 創匯 319 萬美元 , 居全省第四位。截至目前 , 保定市旅行社已發展到 71 家 , 星級、涉外飯店也發展到 21家。

  展望未來,古城前景更加美好 。2007年前,保定市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 10%以上,2007 年經濟總量達到 1400 億元 , 在 2000 年基礎上基本翻一番。人均國 內生産總值達到 1526 美元。全部財政收入年均增長 8. 5% 以上 , 力爭達到 100 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再上新臺階。初步形成以汽車産業為支柱 , 以機電、輕 紡、食品、建築建材、信息産品製造五大産業為主體 ,以天威等 20 家大型企業集團為骨幹 , 以樂凱等 20 個國內外知 名品牌為主導 , 能在國內、國際市場展示保定特色和競爭力的現代工業體系。農業結構調整將進一步得到優化, 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優化發展環境取得新進步, 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新提高,社會文明實現新進步,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一城三星”大保定框架初步建立的融全國歷史文化 名城、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于一身的省級環保示範市和 省級園林城市 , 向生態園林城市邁進。


責編:復蘇   來源:CCTV.com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