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證據支持隕石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理論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5日 10:56 來源:
路透社華盛頓6月23日消息,研究人員表示,通過那些年代測定在在6500萬年前的浮游生物化石,驗證了持續數千年的黑暗冬天使恐龍滅絕的理論。
許多專家認為當時由於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所激蕩起的塵埃使照射到地面陽光變得模糊,這一衝擊同時引起火山噴發,使氣候陷於混亂達數個世紀之久。這些變化迫使包括恐龍在內的許多
物種滅絕,而當今哺乳動物的祖先倖免于難,並在稍後出來填補了由它們以前的敵人和捕食者死後留下的生態位。
科學家已經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地區發現了大約在那個時代留下的巨大隕石坑。一個科學家小組在《地質學》月刊中發表文章,表示他們在實習期的一個名叫El Kef的地方發現了在隕石撞後地球突然變冷的證據。科學家指出,這些證據來自於一種小型的名叫溝鞭藻類的海洋生物以及深海細菌的化石,它們喜愛生活在比較寒冷的環境中,仿佛是突然之間就出現在了以前非常溫暖的古代海洋中。化石證據顯示似乎有什麼東西突然間就使海水變得冰冷,足以支持這些小生物存活下來。
科學家推論,隕石撞擊産生出大量硫酸鹽,並在火山噴發時被吹上高空,這些粒子屏蔽地地球表面的太陽光,太陽能的減少最終使地球變成苦塞之地,並持續數年。
地球和大氣科學助理教授哈伯表示,儘管已經有不少地質學的證據,這卻是科學家們迄今為止首次發現地球突然變冷的化石證據。他説,這一發現有助於專家了解當今的氣候變遷。(轉自搜狐)
責編:鞠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