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緣起:向黨的85歲生日獻禮
2005年9月20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第30號令批准本片立項。2005年10月下旬,《脊梁》導演組與影片撰稿單位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進行了數次討論,對影片所要表現的內容、敘述方式等做了初步協商。 |
主題線索:以1949年為切入點
一部90分鐘的電影要貫穿85年的時間,有相當大的難度。影片圍繞1949年這個時間點,前後延宕,以中國共産黨所要完成的兩大歷史任務為主題選擇歷史事件,著重展示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産黨在共和國建設和發展中所起到的偉大作用。 |
歷史資料:牽動一代人的記憶
影片選擇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資料,每一段資料珍藏著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的記憶,這也是本片的看點之一。作為一部回顧歷史的90分鐘的紀錄片,不可能用全新的資料,肯定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影像資料。但越是有歷史感的影像往往就越能牽動一代人的記憶。 |
音樂表現:歷史感與時代感
影片作曲根據不同時代創作了三段音樂:《東方紅》、《春天的故事》以及專門創作的影片主旋律。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段音樂則極有新意地運用板胡和搖滾的音樂元素合奏,歡快而獨特的旋律成為本片的亮點之一。 |
創作歷程:絕無僅有的紀錄電影創作
紀錄電影《脊梁》從3月初開始撰稿、前期拍攝、後期拴資料、後期影片剪輯一直到5月31日電影局雙片審查通過,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這在紀錄電影的創作上也是絕無僅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