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 首播 11:45 重播 00:15 次日 06:00
背景介紹
在1月12日的節目裏,我們為您介紹劉海濤編著的文章《克萊默夫婦》。
影片《克萊默夫婦》是一部社會倫理劇。它改編自艾弗裏 科爾曼的一部同名小説。影片上映後,立即就在歐美各國引起了熱烈的反響,並獲得了1979年第5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等五項大獎。影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的題材和主題深刻地觸及了社會現實,從而具有了發人深思的藝術效果。
影片《克萊默夫婦》反映了美國社會上世紀70年代一個相當普遍的問題:家庭婚姻問題。個人的理想、事業與家庭生活之間的矛盾導致了夫妻衝突和家庭離異的悲劇。這在當時的美國具有深厚的現實基礎。同時影片還涉及到了西方社會中的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婦女解放問題。在影片的深層含義上,導演對男女兩性的關係如何調整、如何實現以及婦女應如何保衛自己的獨立個性和追求生活意義等問題作了深入的探討,這也是影片的意義所在。今天的文章選自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心靈影帶》。
影片《克萊默夫婦》不是從家庭的美滿結合開場的,而是以它的分裂作為序幕的:一個特寫鏡頭——克制住眼淚的喬安娜楚楚動人的臉龐,緊接著,她溫情脈脈地向入睡的兒子告別,在苦惱的折磨中決定離家出走了。這是她對八年婚姻生活的回答,是她壓抑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的痛苦思緒的總爆發。她為什麼拋夫離子?丈夫不明白,兒子不明白,觀眾也很不明白。這樣的開頭,特別引人入勝。
點睛
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表現真情、以情動人。——演員達斯丁 霍夫曼
責編:子午書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