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好 人 小 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8日 13:13 來源:CCTV.com
進入[人口]>>

  去年初冬的一個上午,朝陽區勁松五區五一五樓突然發出一聲巨響,周圍的居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小區居民:“我都沒來得及換衣服,我撒腿就往外跑,我以為哪地震了,都直晃悠,我就跑下來了。”

  小區居民:“咣!一冒煙,玻璃嘩的就落下來了。”

  聲音是從五一五號衛大媽家傳出來的,這時衛大媽一片狼籍,廚房離充滿熱氣,刺鼻的煤氣味開始在屋裏擴散,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意外,兩位老人魂飛魄散,一步都挪不動,正在這時,一位年輕人三步並作兩步跑上樓來。

  小董:“大媽您別急啊,我來我來。”

  原來衛大媽的老伴看端午節就要到了,包了一鍋粽子,蒸上以後就回到屋裏繼續包下一鍋。

  衛大媽;包了一鍋使這個高壓鍋做吧,煮著,我就上屋裏還去包。”

  老兩口包好粽子,就在屋裏看起了電視,當他們想起灶臺上還煮著粽子時,就聽廚房一聲炸響。

  衛大媽:“灶臺是個鐵的,不是這個樣,哎呀,都碎了。嘣的,兩截了,人沒在這屋,在這屋裏人就要不得了。”

  小夥子進了廚房趕緊關上煤氣閥門,在看房頂上到處沾滿了濺出的糯米飯,他二話沒説就動手給衛大媽收拾起廚房,這時,從樓下趕上來的王大媽也看到了

  王大媽:“那玻璃碴沒整個都掉下來,底下碎了,上邊還挂著,小董就幫助鏟,然後他就卸那個玻璃怕扎著別人,他得這麼仰著頭,一塊一塊摘廢玻璃,一塊玻璃碴掉眼珠上了, 他説王啊姨快來,他蹬著凳子,給我把玻璃拿下來,我説沒帶眼鏡,我看不見,他説您看得見,我一看,那麼大一塊,手指肚那麼大粘在眼珠上,我就趕緊給他拿下來了,疼死了。”

  衛大媽:“半天一上午了,給收拾完了,不然弄不了呀,都是小懂給弄的。”

  王大媽和衛大媽説的小董,並不是這個小區的居民也不是北京人,更不是衛大媽的親戚朋友,那他為什麼這麼熱情的幫忙,他與這裡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他就是一個安徽來的打工人員,叫董學法,是勁松五區的一個保潔員,今年36歲,那這裡的居民是怎樣看待這個年輕人呢?

  小區居民:“九零年初到這來的,開始就是一個小怯小子似的,20歲初頭,説你來幹活,一個月給你生活費就得了。”

  當初和小董一塊來打工的還有他的妻子張燕,張燕是河南人,他倆在打工時認識,小董剛來北京時也並不是做保潔的。

  小董:“在沒來之前我在做小買賣,不賺錢,缺斤短兩我也不會,不賺錢,後來我想找個踏實的工作,正好這個小區招聘保潔員,我來了以後,我只是把這當作一個墊腳石,先幹著,有合適的活我再換,是這個情況。”

  其實小董和所有來城市打工的流動人口一樣,都懷揣著一份夢想,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國內人口最為活躍的時間,全國流動人口從93年的700萬到2000年的1.4億。小董就是這支流動大軍中的一員,那麼他是怎麼改變當初的想法在五區一待就是14年呢?

  小董:“我頭一年來的夏天,有一個樓垃動圾洞堵了,那時候我們搞衛生,垃圾洞應該是不屬於我們管,是份外的活,我一看這個情況就趕緊去捅捅去吧,已經臭了好幾天,夏天又臭又生蛆,爬進去弄那個以後,出來的時候身上都有蛆,可是有一個大媽,她就不嫌你臟,她給我拿出半個冰鎮西瓜,手裏還拿了一塊毛巾,給我身上擦擦,特別臟,又臟又臭,她就是根本就不嫌你臟,就是説這些事對我印象最深了。”

  這件事讓小董看到了北京人的熱情,理解和包容,小董對社區開始有了感情,他每天都把小區清理的乾乾淨淨,工作時她特別用心,把大家最不願意碰的垃圾桶蓋擦的乾乾淨淨,以方便人們,人們開始注意這個保潔員。

  小區居民:“早起來我遛小狗,他正打掃衛生,結果五一四,四門的老太太要上醫院,老頭扶著她,她一看這樣不行,他趕緊就背起來,背到輪椅上,而且把她送到醫院。”

  五一四的老大媽常年有病,家中平時只有老兩口,每次上醫院,小董都主動幫忙,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到來,像勁松五區這樣的老社區,老齡化現象尤為突出。需要幫助的家庭往往更依賴於社區,小董不僅樂於幫助老人,做保潔工作的時候,認真負責從不怕麻煩,為了大家存放車輛方便,她還每次把自行車棚打掃乾淨。

  小區居民:“每天你還沒起床,他就早早起來給掃了,等你起床,你一看這院裏邊他都打掃完了,比外邊請來的(保結員)都勤快,所以説我們小區誰都喜歡這孩子。

  小區居民:“他幹活特別勤快這孩子,早上搞衛生他是保潔員,搞衛生特認真。”

  小區居民:“份內,份外他不分,他都管。”

  小董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小區居民的讚譽,他在這裡也建起了一個三口人的溫馨之家,女兒董芳在這個小區出生,已經12歲了,小董在小區當保潔員每月只有五六百塊,妻子做家政服務不過八百元,居民們看他生活困難,主動幫助他,小屋裏所有的傢俱,半舊的電器,小到檯燈,大到床舖,冰箱都是居民送的。

  小董:“比如説我穿的衣服,我穿的鞋,根本就不用買,有的大媽阿姨説小董你腳可不小,我們家兒子跟你腳差不多,我拿過來你試試吧,其實拿過來都是新鞋八成新九成新的,有的甚至都沒穿過。”

  在我國一般由農村來到城市的流動人口,他們的主動原因就是解決就業問題,多賺些錢,資助家庭,大量人口流入城市,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廉價勞動力,為城市建築,商業,餐飲,環衛等行業的發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作出的貢獻,在這些農民工中,他們靠著自己的勞動和對人的一片真誠被城市所接受,外來人口和當地居民共同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院長翟振武:“因為我們處在快速的城市化發展過程當中,農民不斷的在大量的涌入城市裏面,所以這個雙方都有互相理解,互相寬容。互相支持,互相融合這樣的一個過程。”

  北京朝陽區勁松五區的保潔員小董,正是用他積極對待生活的態度完成了融入社區的過程,走入社區,提起保潔員小董,老人,孩子沒有不知道的,在現代社會,鄰里見面打招呼好像已被遺忘,但小董見人打招呼已成了他的習慣。

  小區居民:“我們,你看家喻戶曉,沒有不知道的,而且家裏面都是,居民的大事小情,全找小董。”

  小區居民:“董大大是好人。”

  小區居民:“ 就是有困難去找警察,我們是有困難,也找小董,他在這兒小區就覺得安全, 他有時候老巡邏。”

  小董在社區巡邏可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他剛來的時候發現小區裏的自行車經常被盜,一夜之間,十幾輛自行車就丟了。

  小區居民:“他沒來之前,我一年丟過十三輛(自行車)車,現在就沒丟,車就放在外面,親眼看見他就抓兩回小偷。”

  為了防範自行車被盜,他開始擔任起夜間巡邏的任務,每天晚上10點多開始一直到深夜,他的工作給小區帶來了一個個安寧的夜晚,然而這安寧裏面卻發生過許多驚心動魄的股市,其中一個故事發生在95年8月10號的一個深夜,提起那一夜人們仍然心有餘悸。

  小區居民:“天特別特別的熱,都夜裏一點多了,我還沒睡著,就聽見咚咚咚,有下樓的聲,有人喊,就有人往樓下跑,我就問我兒子,啥事啊?我兒子説小董出事了。”

  左鄰右舍聽見動靜,紛紛下樓,人們彼此詢問著關於小董到底出了什麼事?

  小董:“那時候我幹活起的比較早,一般都在三四點鐘左右起床,我正準備起床的時候,大概在三點多鐘不到四點,我聽到我們墻那邊有一個居民自行車車棚,(有動靜)

  小董聽見有動靜,掀開窗簾一看,隱隱約約有兩個人影抬著自行車正往外走。

  小董:“噢,一嗓子我就衝出去了,幹什麼的!”

  可是沒有想到這些偷車賊還有兩個藏在暗處,小董剛一齣門,大板磚就朝著他劈哩啪啦的砸過來,後腦勺當時就鮮血直流,儘管這樣小董還是沒有放棄抓賊。

  小董:“我就追北邊這倆,我抓著一個,已經按那了,可是萬萬沒想到,我一抬頭又回來一個,一磚頭對著太陽穴,當時我一頭就栽那了。”

  響聲驚動了小董的妻子,她奔向門外,眼前的情景把她驚呆了。

  妻子:“他人已經躺在地上了,什麼都不知道了。”

  樓上有一家老太太的兒子,是開出租車的,知道情況後連鞋都沒有穿,光著腳開車把小董送到醫院。

  妻子:“結果老太太説你別去了小張,你家有孩子,你在家看孩子吧,我們幾個去,你就放心,有幾個阿姨 我都叫做不上來名的阿姨,陪著小董上那個垂洋柳醫院。”

  一個星期後小董出院了,出院後他身體很虛弱,還不能工作。

  小董:“那時候我們家孩子比較小,我愛人又伺候我,又照顧孩子 可能不太方便 張蓮阿姨主動幫我擦,幫我洗,那是夏天,得天天洗澡,幫我擦,幫我洗,當時就特別不好意思,人家就説沒關係,我兒子都比你大。你知道嗎?你別那麼不好意思,你把我當你媽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嗎?”

  一句話説的小董心裏熱呼呼的,小董用自己的真心換來了大爺大媽對他兒子般的呵護,他每天起早貪黑的,為小區居民服務,辛苦不説還有危險,這讓小董的妻子和女兒為他擔了不少心。

  妻子:“一直都因為這個擔心,有時候我們家孩子都説,媽,我爸什麼時候回來,晚上都值班,他義務巡邏完了,我説我都不知道,反正你先睡吧,哎,我爸不回來我這都不放心。”

  多少個夜晚,女兒一邊寫作業一邊惦念著爸爸,盼著爸爸平安到家,其實他心裏早知道,也許今晚睡覺前她也等不到爸爸回來,明天天未亮,爸爸又出去上班了。

  妻子:“因為這個跟他生了多少氣,沒用,後來慢慢的我覺得阻攔不了了,乾脆還不如放開支持他得了。”

  十幾年過去了小董仍舊每天繼續他的工作,小區的人們在生活中已經習慣每天看到他的身影,他成了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小區居民:“好幾天沒看見你了,幾天了,四天了,他不在真沒主心骨,小董是我們五區的驕傲,我們就沒把他當外來人口,我沒就認為他就是我們五區的。”

  小區居民:“咱們北京人一般看待外來人口都覺得好像是盲流似的,都這來混來了,但是通過董學法來我們小區,我雖然剛搬過來兩年,給我的感觸的特別的深,這個人就是説怎麼説用咱們老百姓的土話就是人性特好特別樂於助人為樂,呦,我現在上班的時間已經晚了, 但是晚了我也願意為小董這人多説上兩句。”

  小區居民:“把他當作,像我們這麼大歲數的人,真的把他當兒子,這説句老百姓的俗話,真的,不信問那些老頭老太太,都這麼説。

  大家都在誇小董説小董的融入讓小區居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其實小董在融入大都市生活的同時,他的觀念也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變化。

  北京朝陽區勁松五區居委會主任 李聚美:“小董本身家裏是一個女孩,本身女孩身體又不好,按説政策説起來還是可以要老二的,但是他呢,聊天中他就説,我已經融入了北京, 北京人的那個觀念,就是應該只生一個好。”

  小董來自安徽農村,家裏老人也催他再要一個兒子,可看到城裏人都是一個孩子,他也想集中精力把女兒培養成才。

  小董:“我現在生育觀念上,可以這麼説,跟北京人一樣,人家能生第一個閨女,我就能生第一個閨女,人家也是注重培養一個孩子,男女平等,男女都一樣,那我為什麼,我雖然錢不多,我儘量的去培養孩子。”

  女兒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小董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女兒向小區裏的其他孩子一樣到正規的學校接受教育,可是他的女兒沒有北京戶口,這讓小董夫妻非常為難,小董的心思讓居委會知道了,他們沒把小董當外人,為小董禮節社區其他流動人口,原來就學入托等困難。改革開放使流動人口成為中國人口的一個新亮點。

  人們從開始的不接受到熱情歡迎,經過了一段漫長的路程,這給我國的經濟發展,人口,結構都帶來了不小的變化,流動人口中,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院長翟振武:“中國的城市化要從現在的百分之四十終究要達到百分之七十幾的水平,也就是説今後幾年十幾年還有億萬農民要進城,來工作,要和城市的居民一起生活,最終成為城市居民,會長期的居住在城市裏面,這是一個脫胎換骨的改造,不僅需要知識方面的,技能方面的,也包括規則方面的,法律意識,這個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都要發生很大的比那話,所以這個雙方的融合就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話題,非常重要的方面。”

  小董是幸運的,他在自己生活的小區中,得到居民的信任,勁松居民是寬厚熱情的,這14年裏小董獲得了許多許多的榮譽,他們讓小董在這裡得到了人生價值的體現,這不,小區五零五號樓又出了點事。

  小區居民:“鑰匙在桌子上呢。”

  居民高大媽站在樓下,焦急的望著爬在自家樓上的小董,原來高大媽正在做午飯,出門倒垃圾的功夫,一陣風就把門關上了,關在門外的大媽著急灶臺上還煮著粥,正不知如何是好,這時高大媽想起了小董。

  小董幫助小區的大爺大媽取落在屋裏的鑰匙這已不是第一次了。

  小董融入了社區,社區也完全接納了他,小區裏充滿了和諧,十四年來小董在社區背老人看病三十多次。抓獲不法分子100多人,負傷十六次。

責編:中國人口欄目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