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生活在世上,都希望被周圍的人接納,能融入到自己所在的人群中,愉快的工作、學習。
大學畢業的小青來到當地一家不錯的醫院,在學校的刻苦學習讓小青來到崗位就顯示出業務功底的不凡,知識的充實。然而,小青自己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她希望與同事打成一片,每天高高興興,不分你我。可從開始上班,她就覺得一起工作的同事不怎麼理她,在去開會相互結伴一塊走時,沒有人叫她,即使她就在旁邊。這使她感到很尷尬,心裏很難受,這種情景也使她很少叫別人一塊走,她怕別人倔她。在這個集體中她像個局外人,像個過客,沒有人在意她,沒有人注意到她。每天上班對於小青就像是受罪,當她拐入單位的小路上時,她的頭就漸漸大起來,進到辦公室一屁股坐在辦公桌前,就儘量不起來,不抬頭,不看別人,也避免別人看她。這種日子持續了兩年,她終於忍不住了。為此,她請了一年的長假。她要給自己時間好好調整一下,也想做一些心理治療。
諮詢老師了解小青的這些情況與她談了起來。
“你希望別人與你打招呼,你與別人打過招呼嗎?”
“打過招呼,但很少,在不得已時才説一下。”
“你與別人打招呼,別人有不理你的情況出現嗎?”
“沒有。可是我心裏希望別人主動叫我,他們主動叫我,我心裏就會很舒服。”
“在你與別人打招呼前,你自己怎麼想?”
“我怕別人不理我,再有與別人打招呼之前,我會顧慮重重,不由自主地先看別人的臉色。”
“你的這種感覺,是你自己有一種依賴的心理,依賴別人來達到自己心理的需要。而這種依賴心理越重,這種障礙就越大。造成你現在越來越不能與周圍人交往。”
“您説的對,我自己也覺得我在依賴著什麼。”
“小時候生活中有沒有讓你忘不了的事情。談談好嗎?”
“有件事我記得很清楚,小學時我與一個同學很好,我們倆常在她家玩。她有一個姐姐。有一次他們家丟了什麼東西,我記不起來了,她姐姐説是我拿的,我根本不會拿她家的東西,我辯解了幾句,她姐姐平時就很厲害,非説是我拿的,我又説不過她。這事讓我很難受,回家也沒跟爸媽説。”
“那時候你多大?”
“8、9歲,這事過後我仍然和我的同學一塊玩。有一次,我倆和另一個女生一起玩時,因為一點小事,那女生與我吵起來,她很能説,我沒多跟她吵。事後,心裏特彆扭,可那時候年齡小,事後也不知道怎麼辦。這兩件事到現在我都沒忘。”
“這兩件事相隔多久?”
“沒多長時間,要不我也不會兩件事記得那麼清楚。”
“我們成年人吵架,多是能説明自己的理由的。而小孩子吵架就不一樣了。像你的這兩次吵架,如果吵起來倒好了,因為你可以把自己的理由説出來,可你們沒有吵起來,而對方又強勢,這就給小時候的你造成一種認為自己輸了──內心輸了。小孩子一般在這時內心會認為錯在自己,而這兩件事又相隔時間不遠發生的,這有一個疊加作用。這更讓小孩內心覺得是自己錯了,認為自己在別人那裏是個壞孩子,自己也認為自己就是個壞孩子。這是幼時自卑心理的産生根源。接受了自己是個壞孩子的概念,以後會發生心理學中講的投射作用,是把自己對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別人身上,感覺別人會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孩子。這樣的感覺,隨著年齡的長大,並沒有消失,反而擴大化了,這在心理學中叫‘泛化’。就是個人內心以為,與自己交往的所有的人都會對自己有看法。從一點泛化為面。前邊説的依賴就是這樣産生的,內心渴望交往,但依賴著對方先開口,得到對方對你的認可,你心裏才踏實了。”
“您説得對,我就是覺得我先開口,對方會怎麼想,如果對方先開口了,我就認為他一定接受我,願意與我交往,喜歡我。”
一個人在幼時發生的事情,如果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就會影響到今後一個人的行為。小青在小學時發生的兩件事,如果她與之辯論起來,或回到家裏與父母講了這件事,能起到宣泄的作用,就不會造成今天的這種狀態。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情結”,就是兩件事情在小青的潛意識裏被壓抑下來,形成一個結。儘管她現在是成年人了,但他一有交往的需要就會回到那個未解決的情結中,表現出小孩子一樣的心理。
如何轉變,不是一次諮詢可以解決的,需要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但這次找出了小青心理上的原因。諮詢師説:“我們在一起找出了你産生這樣心理的原因,這對你會有一定的幫助。”
“是,我心裏明白了許多,也輕鬆了些。”
“小青,作為成年人的交往特點是什麼?”
“應該是溝通。”
“對。從現在開始,你要練習與別人主動講話。在自己內心要尊重自己的意願,學著按照自己的願望去做,去表,這叫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的需要,從尊重自己此時此刻的需要開始。你現在需要與大家一起走,那你就主動對身邊的人説:‘等會兒我,咱們一起走。’你把你的想法告訴別人,別人就會回應你的請求,就會等你。慢慢地大家也會接受和習慣與你在一起,你內心意願表達出來,得到好的回應,就會更多地增加這種行為的出現。你願意嘗試走出第一步嗎?”
“願意,我回去一定先嘗試您教我的方法,過一段時間再來找您。謝謝老師。”
(王翔麟)
責編:吳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