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意義與作用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落後的社會生産力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是我國新時期改革與發展進程中面臨的主要矛盾。這一矛盾集中反映在農村。“三農”問題不解決,就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不能實現全國現代化,不能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實現國家長治久安。
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推動農村走上生産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發展道路,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黨中央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目標實現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縮小“三大差別”,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
目前城鄉居民之間在消費水平、教育、文化、衛生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較大。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表的《中國人類發展報告2005》顯示,2005年我國城市人口的人類發展指數為0.81,農村為0.67;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45,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容易引發和加劇各種社會矛盾。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貧富之間的差別,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因此,中央提出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中,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加快農村發展步伐,確保廣大農民群眾享有平等發展權利,努力形成工業與農業相互促進、城市與農村共同繁榮的新局面,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這是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是發展農村生産力。
社會生産力的發展體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物質財富的增長、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人口素質的提高等方面。人是推動科技進步、創造物質財富、改善生態環境的根本力量,是最重要的生産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用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武裝和教育農民,重視農民的思想道德建設和能力建設。
農民知識化進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步伐,決定著國民經濟發展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實現。加強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併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持久動力。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是農民。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要使新農村建設成為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民心工程就必須農民做主,也只有農民做主才會真正贏得民心。建設新農村必須尊重農民的意願,相信農民、依靠農民,積極推進村民自治,放手讓農民自我組織、自我管理新農村建設中的具體事務,變“要我建”為“我要建”,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將其內生的改革意願和外部的改革推動有效結合起來,使新農村建設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從而提高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二、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流動人口的主體是農民工。農民工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戶籍身份還是農民,但主要從事非農産業的勞動者。從農村走向城市、尋求新的發展機遇的農民工,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富有改革創新精神的群體。
農民工是我國工人階級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工直接與社會化大生産相聯絡,與城市工人階級在思想、觀念以及行動上融合趨同,具備了産業工人的基本特徵。目前在全國就業人員中,農民工已佔第二産業的57.69%,第三産業的52%,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涌現出來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已成為我國工人階級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
流動人口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強大推動力量。據估計,我國流動人口數量已近2億。不斷擴大的流動人口已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動力源,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大量農民從第一産業向二、三産業轉移,促進了産業結構調整和生産要素的合理配置與優化組合;龐大農民工隊伍所形成的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成為支撐我國製造業持久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同時,大量流動人口到城鎮定居和就業,加快了我國城鎮化步伐。
流動人口是推動社會結構變革和社會轉型的強大生力軍。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自發衝破我國二元體制障礙進入城鎮,是平衡城鄉、工農差別的新興力量,開啟了打破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帷幕;農民進城務工加強了城鄉之間全方位的交往,有利於社會成員向更高社會階層流動,逐步形成較為穩定的,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社會結構;農民進入現代城市務工的過程,實踐著“觀念催生行為,行為催生習慣、習慣催生文化、文化催生制度”這一先進文化建設的運行機制,有利於實現城鄉文化同步發展和農民觀念的變革;當代中國農民工群體的不斷發展壯大,還將推動國家社會管理制度的創新。
三、流動人口面臨的主要問題
流動人口中的農民工是當前我國人數最多、社會奉獻最大的勞動群體之一,也是合法權益最容易受到損害的困難群體。當前,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外出務工最關心的是五件事:能夠找到合適工作、及時拿到工資、勞動安全、工傷大病有保險、子女能上學。這五件事主要涉及權益保護和就業環境,政府需承擔主要責任。
近幾年來,中央在改善農民進城務工環境、保護農民工權益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對流動人口的認識仍然存在偏差。片面地將治安、犯罪等社會問題強加於農民工的現象,在一些地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導致管理服務上的缺位或不到位。
二是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缺乏保障。現行相關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維權渠道不暢、維權環節複雜、維權成本過高、法律援助不力,加之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的組織化程度偏低,使其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流動人口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不少地方在勞動就業、教育培訓、子女入學、衛生保健、生殖健康等方面,無論是服務內容,還是公共財政預算安排,都沒有考慮到流動人口的需求,甚至存在歧視現象。
總之,流動人口一方面承擔著城市中多數苦、險、累、臟的工種,另一方面卻無法享受市民待遇。同城鎮職工相比,他們經濟上低收入、生活上低質量、政治上低參與、權益上低保障、公共服務上低享受。這些弊端致使極少數流動人口鋌而走險,有的甚至走上了具有“自我救助”性質的犯罪道路。如果流動人口的弱勢地位長期得不到根本扭轉,就會使社會肌體變得脆弱,衍生出一系列社會問題,一些非法的“維權組織”就有可能乘虛而入,造成工人階級隊伍和工會組織的分裂,甚至被敵對勢力所利用,成為我國社會安全運行的隱患,造成社會不穩定甚至動蕩。
四、流動人口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流動人口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中堅力量。大多數流動人口是亦工亦農、在城鄉之間流動就業的“兩棲人口”。他們在對城市建設和工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國家自行補貼了對農業的投入,支撐了農村的發展。
據統計,全國外出務工農民每年的凈收入約3500-4000億元,佔其家庭總收入的65%左右。另外,流動人口還能夠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農民進城務工的過程,也是培養一代新型農民的過程。他們在城市環境的熏陶下,在從事非農産業的過程中,拓寬了視野,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能,培育了市場競爭意識,學到了經營管理知識,將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引領和示範作用。
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將為解決我國流動人口問題,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分佈和優化配置提供基本保障。流動人口問題,實質上是農民轉移就業問題。從我國國情出發,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既順應市場經濟規律和現代化方向,又努力避免城市“貧民窟”的出現,實行農民進城務工和就地轉移相結合的轉移就業策略。而要做到讓一部分農民就地轉移,不全涌向城市,就必須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向農業的深度廣度進軍,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發展農村二、三産業和縣域經濟,擴大當地吸納就業的容量和能力。
城市應將流動人口作為反哺農村的一個重要渠道,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農民工為主體的龐大流動人口,是廣大中國農民在長期二元體制下自辟生路的先鋒,他們頻繁流動於城鄉之間,客觀上為城市和農村搭建起相互溝通、交流的橋梁與紐帶。
城市要以更廣的視角關注流動人口,善待流動人口,維護流動人口的各項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要加強包括生殖健康在內的農民工身心健康狀況與影響的研究,加快改善農民工的勞動條件,遏制職業病竄升之勢,提高我國勞動力健康素質和出生人口素質;要將流動人口作為現代文明與先進文化的重要傳播夥伴,重視和發揮流動人口在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要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流動人口問題的解決
長期以來,農村生産力水平較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社會事業嚴重滯後,養老保障體系不健全,這些都是制約農民轉變生育觀念和行為、制約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健康發展的最根本、最現實的因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人口計生工作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
人口計生部門要切實把握好這一歷史機遇,重點從以下三方面,做好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為統籌解決流動人口問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積極貢獻。
(一)戰略層面。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納入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視野,將流動人口問題作為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和規劃的重點內容之一,從宏觀層面研究、把握流動人口的數量、素質、結構和分佈及其與新農村建設的相互關係,並提出戰略性和建設性的政策意見和建議。
(二)制度層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方針,按照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在公共資源配置、公共産品提供等方面做出制度性的統籌安排,逐步消除二元結構的體制障礙,將流動遷移人口逐步納入城市管理服務體系,構建統一、開放、有序的勞動力市場,建立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制度。
建立信息共享、管理互補、服務互動的部門協作機制,在現有人口計生管理與服務網絡基礎上,建立並完善農村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網絡體系,為新農村建設和農村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動,提供普惠性、綜合性的公共服務。
(三)工作層面。按照“屬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務”的要求,將流動人口納入現居住地總人口基數和計劃生育經常性工作範圍,為流動人口提供與戶籍人口同等的計劃生育基本項目的免費服務和生殖健康、優生優育服務,努力提高流動人口的生殖健康水平和流動人口家庭的出生人口素質。發揮人口計生系統網絡健全、信息採集準確快捷、優質服務進村入戶的優勢,完善全國流動人口信息交換平臺,為農村人口提供公共服務信息,並引導人口有序流動。
責編:吳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