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素有三江之源、中華水塔的稱號,長江、黃河、瀾滄江皆發源於此。
8月的高原,氣候涼爽,景色優美,碧水與藍天相輝映,金色的油菜花,透著一股股濃郁的清香,草原上成群的牛羊,一派生機盎然,總能給人留下深刻而又難忘的印象。正當我們欣賞如此的美景時,一排上未建好的紅磚放映入我們的眼簾,這樣的建築在我們看來與這美麗的大草原有些不協調,這些磚瓦房為何修草原上呢?什麼人修的?誰會住在這裡呢?抱著強烈的好奇心,我們找到了當地群眾向一探究竟。
在離這裡不遠的定居點上,我們見到了定居於此的旦傑老人,經過了解,我們得知老人在牧區遊牧生活了一輩子,經歷了那裏的風風雨雨,去年才從牧區草原上遷移至此,談起遷移的原因老人感慨不已。
牧民 旦傑:“59年、60年那個時候,水草相當豐美野,生動物相當多,野牛、野驢、野馬、野鹿、野羊很多很多,還有黃羊、羚羊成群結隊的,不過現在有二十多年再沒看到了,好像絕跡了。80年代以來因為我們的草場上發現了沙金,很多人濫採、濫挖,大多草場植被都被破壞,現在很多草場都退化了,以前能養70萬頭牛羊的草場如今連20萬頭都養不了了。前段時間國家又提出保護三江源頭的生態環境,提倡(當地)牧民放棄遊牧生活,提倡我們定居,並且給我們蓋了很多新房子,所以我響應國家的號召從草場上遷移下來了。”
在交談中,我們得知旦傑老人還是草原上第一批受惠于獎勵扶助政策的老人,對此,老人也感動不已。
牧民 旦傑:“我感激國家的好政策,前段時間省上農牧廳來了一個領導,我也是這樣告訴他的,現在我每個月都能領到政府發的50元獎勵扶助款,真感激政府啊,真是好政策。”
然而,並不是每個遷移的牧民都項目傑老人一樣,家住黃河鄉鬥紅村的南德老人,雖然也經歷了旦傑老人的變遷,但他卻始終百思不得其解。
牧民 南德:“從90年代初期我的牲畜只數就逐年開始減少,一年不如一年,加上這個地方冬天下上一場雪,就會有大批牲畜死亡,以後又遇到連年的乾旱,草就不好了。原來草原上不但有牲畜吃的草,而且還可以割草,給縣城的馬場賣,以後經過連續多年的乾旱,這個草長的非常稀,而且還很矮,還不夠牧民自己的牲口吃,我不知道這是怎麼了?”
對於生於斯長于斯的草原,老人無法割捨眷戀。
牧民 南德:“我一輩子都生活在草原上,捨不得離開沒辦法啊,這是生態所迫呀。”
回到草原牧區,我們見到了目前還過著遊牧生活的藏族小夥子迪迪,提起遷移,他顯得有些興奮。
牧民 迪迪:“去年我結婚後,我們這個家分成了四戶,不但我有遷移的打算,而且我的兩個哥哥已經報了名,現在我們都打算移民,搬遷到定居點了。”
那麼二十年來到底是什麼使得氣候變化、環境的惡化呢?帶著疑問,我們走訪了以為圖省督長在草原牧區的縣長,他帶著我們來到一處草場。
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副縣長 智合德:“今年是最好的一個風水年,草長得最好的一年,往年沒有這麼好,原來60年代、70年代的時候,這個地方的草可以割了,有這麼高的草都有呢。現在就退化成這個樣子了。”
記者:“現在基本上都快禿了吧?”
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副縣長 智合德:“就是,慢慢就變成沙灘了、黑土了,原來這個地方的草長得特別好。”
地廣人稀是青海省各牧區一大特點,可是為什麼還是不足以滿足現在牧民對草場的需要呢?
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計生局局長 格洛:“從面積上講當然是地域面積很大了,但是真正草場、牧區的草場利用率相當的低,從純牧業縣的角度講牧民賴以生存的就是牲畜,但是牲畜必須有大面積的草場,所以現在草場退化、沙化,那就造成人畜矛盾、草畜矛盾,牧民的牲畜一年比一年少,有的甚至就沒牲畜了,這樣就無牲畜,這樣牧民就明顯覺得家裏人口多了,以後對生活各方面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呢實行計劃生育還是極為重要的。”
在另一片看上去綠匆匆的草場上,另一位計生局局長告訴我們。
青海澤庫縣衛生計生局副局長 王生財:“(這裡)大家看上去好像這個草長得綠蔥蔥的很好看,其實呢這就是黑土大家見到的你看生長的這個草啊,都是雜草,牛羊就根本沒法吃,整個這條溝都是這樣,就現在拉著網圍欄(草)還比較好點。像這些地方根本就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像這種黑土灘,沙漠化特別嚴重,造成這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一個是氣候乾燥、沙塵暴天氣加劇、河流乾涸,另外這個地方咱們看到的地面鼠還是特別多,它和牛羊爭草吃,這樣的話就造成對牛羊的成長,對草山的危害,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 這樣呢咱們牧民群眾就無法居住,所以省委省政府就做出決定,就是咱們牧民群眾要搬遷。”
由此,我們仿佛找到了這場規模浩大的生態遷移的問題根節,然而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的專家翟正午教授還有這更深的見解。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 翟正武:“我覺得這個原因是有兩方面的,一方面自然氣候的變化像沙化的問題,有自然的因素,但另一方面過度的墾殖、人口過度的壓力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所以從我們做的角度來説天氣的原因,自然的原因,我們目前還很難去改變。但是也有一部分草場沙化的原因是我們過度的放牧、過度的墾殖所造成的。那麼在這方面我們就應該使青海的草場有一個合理的、承載的放牧量,而不要過度的去放牧,破壞這個草場發展就不可持續了。比如像三江源,我們要大規模進行生態移民,來使大批的農牧民離開他們過度放牧的草場,走進城市成為城市的居民,這樣草場人口的壓力就輕了,放牧的壓力也就輕啦,那麼草場就能夠恢復它自己自然生長的過程,生態環境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
由此,我們又想到一個問題,那些因為生態而遷移的牧民們改變了祖祖輩輩的遊牧生活方式,定居的生活能夠使他們習慣嗎?
萬麼看卓一家人于2004年8月從牧區遷移到了如今的定居地上,萬麼看卓和丈夫羅多以及兩個兒子一起住在這裡,他們的生活看起來井井有條。
記者:“從草原上搬下來習慣嗎?”
牧民 萬麼看卓:“很習慣、很習慣,一個是子女上學很方便,另一個是這裡有水、有電還有衛生所,很方便、也很習慣。”
萬麼看卓的小兒子的回答更引起了眾人的笑聲。
記者:“你喜歡這兒的生活?”
萬麼看卓的小兒子 東智才讓:“還是原來的生活這的,他説的是那邊冷嘛,這邊不冷再一個上學方便。”
然而,對於牧民來説,牲畜就是他們的整個生活來源,但是放棄了放牧,萬麼看卓一家又如何生存呢?萬麼看卓的丈夫看出我們的疑慮,便帶著我們參觀了他們暖房。
在這裡種著各種蔬菜,而牧民的種菜技術是跟誰學的呢?
萬麼看卓的丈夫 羅多:“我的技術是跟省裏下來的技術員專門學習的,這個技術很好學,學會這個種菜,
不僅有自己吃的,還可以賣,同時我的收入也好了,收入比以前增加了,自己不僅有了菜吃,而且還可以賣。冬天在暖棚牛羊育肥閒時,到鎮上打些零工,以前只是單一的畜牧業,現在有了多種方面的收入。”
萬麼看卓的鄰居達爾傑老人前不久剛剛帶著兒女們從草場上遷移至此,爽朗的老人主動邀請我們到他的新家看看。
牧民 達爾傑:“我們的草場用不成了,現在都退化了,旱老鼠、黑土灘多得很,沙土啊那些多得很,現在沒辦法了,牲畜放牧的話草場不夠,草場不夠的話牲畜養不好的話,牲畜養不好的話人沒有吃得、沒有穿的沒有辦法,這樣的話我們(移民)下來以後,國家給我們這樣服務著呢,房子也給我們了,路也通了,這樣的話我們就方便多了。再一個我們的小孩子們上學也方便得很了,學校就在跟前有什麼病的話衛生所也在跟前,看個病方便得很,各方面都方便得多。”
正在負責安排遷移工作的澤庫縣寧秀鄉黨委書記旦增,這樣告訴我們。
青海省澤庫縣寧秀鄉黨委書記 旦增:“2004年的5月份開工,10月份整個一百戶的60平米定居點,還有100平米的暖棚全部已經峻工。這樣10月15號到11月中間100戶(移民)全部搬到這裡,他們主要搬的目的一個是恢復這個生態,因為我們這個寧秀鄉處在這個三江源的核心區吧,它的植被比較脆弱,再一個人均佔有的草場比較少,再一個它牲畜超載以後這個植被的退化比較嚴重嚴重。以後呢搬到這個鄉政府所在地,
這樣以後這個路上(交通)解決了,這個電也通了、水也通了,還有這個太陽灶,再一個離學校也近,離衛生所也近,這樣呢整個他們村就成立了,比以前呢方便得多了,這樣他們看病也好、上學也好、都比較方便。”
帶著答案我們告別了美麗的草原,來到現代化的都市──西寧,我們得知一場名為“西北地區人口與發展論壇”的會議正在緊鑼密鼓的召開,西北五省以及其他先進省市的代表,及與會專家,領導們紛紛獻計獻策,論壇上,我們聽到最多的字眼是“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這是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壇。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 翟正武:“在我的印象中西北五省聚集一起共同討論人口發展的這種戰略,這恐怕是改革開放以來是第一次,大家談到的是協調發展,談到是人口資源環怎麼協調、怎麼保護環境?
討論未來五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戰略,探討什麼是有效的、可行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所以我覺得這個會議開得非常及時,也是非常重要的。”
與會的專家,領導一直認為,要想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促進西部打開發戰略,解決西部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生態移民,以及控制人口的發展,就顯得更加重要。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 翟正武:“西北地區是我們國家目前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而且自然生態環境的惡劣,我覺得控制人口在西北是在保護生態環境,加快經濟發展這個方面,控制人口是一個重要的措施,人口、資源、環境,人口是關鍵,我覺得這西部五省裏面人口是關鍵,表現得特別明顯。”
目前,三江源頭的生態移民仍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未來將有更多的移民們走出帳篷,搬進新居,退牧還草、棄牧從農。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將得到有效的保護,實現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地區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人口尤為重要。
責編:吳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