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致富經視點]“第三次土改”——林權制度改革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4日 17:06 來源:CCTV.com

  2002年5月,黃建興上任福建省林業廳廳長,事隔3個月後,他把福建的集體林給分了,在全國林業系統,他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背後有人説:“他弄不好要掉腦袋的……”

  2003年2月,為保住村裏的集體林,遼寧省寬甸縣四平村的31個農戶簽訂了一份秘密協議,把村裏的林子悄悄的分家到戶。事關生死,農民按上了鮮紅的手印……

  2006年2月,黑龍江省桃山林業局。山裏的每一棵樹都是國家資源,國有林賣給職工行嗎?怎麼賣?天還沒亮,三名林業幹部去市裏請示彙報,雪大路滑,三人不幸喪命九泉,從此,那條留下他們血跡的路,當地林業工人叫“林改路……”

  從2003年起,我國在福建、江西、遼寧和浙江先後開始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三年之後,黑龍江伊春市又被確定為全國唯一的國有林區林權制度改革試點。

  中央黨校李興山説 :“這次林改是繼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改革開放之初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之後中國的“第三次土改”。

  其實,人類對綠色生態財富的乞盼從未停止過。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經歷了土地改革時期的分林到戶階段、人民公社時期的山林集體所有集體經營階段和上世紀80年代初的林業“三定”階段。然而,這幾次改革只解決了山林管護權問題,並沒有真正觸及到産權。

  那麼,這次林權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是什麼?和以往林業改革有什麼不同?農民和林業職工在這次改革中能獲得什麼樣的實惠?在林改中發生了什麼樣的感人故事?帶著這些疑問中央電視臺《致富經》欄目歷經一個多月時間,精心策劃製作了四集林改系列片《喚醒沉睡的財富》。從9月12日至15日在央視七套《致富經》欄目中連續播出。

  在福建省尤溪縣棗坑村,農民周擁軍分了25畝毛竹林,現在他每年靠山上的毛竹有3萬多元的收入。在黑龍江伊春市桃山林業局神樹林場,記者見到林場職工孫居武時,他正在剛剛買下的7公頃林地裏忙活。我們奇怪,他為什麼在每棵小樹苗旁邊插上一根幹樹枝,他會意的笑了笑説,山裏的鳥多,如果落在小樹苗上,就會把細嫩的枝條壓斷,現在不怕了,我插的這根幹樹枝比我這樹苗高,鳥的習慣是站高不站低。

  福建省南平市曾厝村村主任曾鼎斌説,分林到戶以後,這林子就是農民的存摺,是他們的個人財産,責任心自然就不一樣,現在村裏人的家庭收入,一半以上都是來自林業。

  黑龍江伊春市委書記楊喜軍説,這次林權改革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是觸及到了産權。林權制度改革的目標是明晰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多种經營形式並存、責權利相統一的林業經營體制。

  採訪林改,不管到哪,當地領導反復和我們強調的是:林改非常複雜、非常敏感,弄不好就會出大亂子,看得出每個人都是如履薄冰。

  “集體商品林分家到戶,國有商品林賣給職工”。一句簡短的話,不知蘊涵著多少林業人的艱辛和努力。好在他們換回的是成功的喜悅。

  在福建,去年一年間,全省造林面積突破200萬畝,比上年翻了一番。在江西,今春全省人工造林333.5萬畝,是近10年來人工造林面積最多的一年,其中個體、企業投資造林佔造林總面積82%。

  國有林權改革在伊春實施不到半年,與以往的改革不同,這次林權改革試點沒有讓幹部&&參與,而是把一線林業職工放在了第一位,以最大化地讓利於普通職工。按照合同約定,承包人可以在林內栽樹、按照規程改造低産林和次生林,同時可以進行種植木耳等林下經營活動。

  “現在晚上睡覺都琢磨怎麼把林子伺候好。”伊春市翠巒林業局林業職工趙彥臣説。再過15年他買下的這片林子價值50多萬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了加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今年中央1號文件又把它列為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説,把集體林地承包給農戶經營,是對農村家庭聯産承包經營體制的豐富和完善,是對農村特別是山區生産資料的一次再分配,是對農民利益格局的一次再調整,必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産力,促進林業加快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責編:肖闊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