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成都的城鄉一體化建設,不是消除地域上的農村、産業上的農業、職業上的農民,而是加快實現城市與農村的並軌,成都提出來的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和農民向城鎮和中心村集中是萬靈之藥嗎? |
| |
在中國,從建成到現代始終只擁有一個地名的城市只有一個,這就是成都。
成都,從公元前4世紀蜀王開明五世把都城建在這裡,從此成都就展示著她天下第二城的風采。
四川盆地極佳的氣候成就了成都的富庶,
這裡極少的戰亂讓成都可以傳承千年。
成都是被蔭庇在她周圍連綿不絕的大山之中。
從成都平原往西,僅僅距離邛崍市區27公里就是一座座大山,在山裏面有個村子叫作花楸村。花楸村裏面盛産名茶,這裡的茶葉還曾被康熙御筆封為“天下第一圃”。但是在五年前,不僅喝到花楸茶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就連村民們下山也是很難的。
| |
邛崍市花楸村黨支部書記 劉本金:“作為我們農村的一句話説,肯定是經常發生的,有摔傷的,有些人把胳膊摔斷了,崴了,甚至幾個月還走不了路的都很正常的這個是,沒有法,因為是經濟條件制約著我們,所以説沒有法。”
當時從花楸村下山的路只是一條巴掌寬的山路,山裏面唯一值錢的東西就是茶葉。年年春天,都是花楸人充滿希望但是又收穫傷感的季節。
邛崍市花楸村黨支部書記 劉本金:“每天還要人工背,馬馱,用麻袋把它裝起來,手擠呀擠呀,全部好的鮮葉,就把它做成爛茶葉,到時候要運10公里以外,用車拉到廠裏去,所以那麼時間好的鮮葉都被漚爛了。”
連綿的大山,守護著富庶的成都平原,也延續著花楸村的貧瘠和困惑。
成都邛崍市農業發展局局長 余平:“典型的一個光棍村,有一批女的嫁出去了,男的呢,它有些很多出去打工,也不回來了,所以以前的花楸村,都説的是有女不嫁花楸村這種説法。”
| |
四川省花秋實業公司總經理助理 何平:“我們真的是守著寶藏,但是我們真的是討飯吃,很可惜,非常非常的可惜,我當時我心裏面就是那種感受,我覺得有種很難受的感覺。”
花楸村難道要守著永遠的貧困?
在成都市城鄉一體化的建設中,紅砂村變成了城裏人休閒度假的地方,湯營村和仁壽村把土地集中起來規模經營,仁和社區的居民入股養鴨養豬,還有的農民已經成為了工人了,花楸村的出路在哪?
邛崍市花楸村黨支部書記 劉本金:“你要想搞土地整理,集中居住這個是不現實的。那麼作為我們,就是因地制宜,特別我們一個是高山社區這一塊,我想的話,應該説因地制宜來搞。”
與其苦熬不如苦幹。花楸人決定走一條自己的路。
歷經一年時間,花楸人從懸崖上開路,一丈一丈,終於修出了一條出山的道路。直到今天,居住分散的花楸人仍然在修著他們的路。
| |
邛崍市花楸村居民:“我們就下定決心,想盡一切辦法,天晴下雨我們都要把這個路修起來,之所以我們就娃娃大小,全力以赴,全體動員,包括這個10幾歲的娃娃都是叫出來了。”
記者:“這是你兒子?”
邛崍市花楸村居民:“他在讀書,現在已經放假了,他就是殘疾,殘疾我今天都喊他來參加了,只要放假,星期六都喊他來參加。”
這個今年才12歲的男孩,他的右手只有兩根指頭,但是在工地上他每天都要幹十多個小時。
記者:“你拉得動嗎?”
男孩:“拉得動。”
記者:“回家每天晚上睡覺身上疼嗎?”
男孩:“有時候疼,有時候……”
| |
記者:“哪兒疼?”
男孩:“腳,手呀。”
記者:“都疼是嗎?”
男孩:“嗯”
記者:“你讓我看看你的手,你覺得這樣修路苦不苦呀
男孩:“苦”
記者:“苦,那你還想不想繼續做呢?”
男孩:“想”
記者:“為什麼?”
男孩:“因為修路是必須我們自己幹,將來才有一條新的路。”
居民:“就是要改變我們花楸村的面貌,而且我們自己還有,還有這個力。”
| |
居民:“要想路通嗎,願望就是讓自己的子女,以後都幸福嗎,過説好生活嗎。”
劉本金:“花楸精神也就是自力更生,不等不靠。”
一條路連通了花楸村。
順著這條路,花楸茶葉終於散發出了山野的清香。花楸人開始了他們的幸福生活。
現在,花楸茶葉每斤鮮葉的最低價都在40元以上,農民每畝茶園的收入也從過去的幾十元增長到了2000元左右,
曾經阻隔花楸人的青山和竹海成了城裏人眼中的世外桃源。當一批批城市人來到這裡尋覓花楸村千年的古茶樹,農家樂也在花楸村悄然興起。
| |
2006年是中國鄉村旅遊年,地處成都第一圈層的三聖花鄉引來了無數遊客,百里之外位於第三圈層的花楸村也是遊客盈門。
2007年春節前夕,邛崍市為了提升花楸村農家樂的檔次,組織烹飪學校的老師在花楸村辦起了免費的培訓班。
老師:“很熱情,相當熱情,他們大力的支持我們,相當熱情。他們熱情,給我們就更好的信心。”
記者:“師傅説你們很熱情,怎麼給師傅熱情一下?”
老師:“他們很熱情,因為他們來的不容易,特別是花楸村,他們這些人,好多是步行來的,10多裏20里,步行著來的,走過來,很不容易的,這個是我最感動,確實比較感動。”
學員:“我們就20里地。”
| |
記者:“走多長時間過來?”
學員:“走兩個小時,步行要兩個小時。”
學員:“走的半要兩個半小時。”
學員:“要三個小時。”
記者:“你們覺得值嗎?。、”
學員:“值”
學員:“學了,學了之後,如果由於機會的話,在我們這兒發展的話,我們也可以開農家樂呀。”
過完春節,這些遠道而來的學員們也將在村裏建起農家樂。對於春天,他們充滿了渴望。
| |
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中,對於像花楸村這樣不適宜進行三個集中的貧困地區,成都市以實施農業産業化經營、發展農村環境建設、推進扶貧開發“三大重點工程”,因地制宜破解“三農”難題。
2006年,全市投入扶貧開發基金7000多萬元。修建村組道路,解決貧困村的飲水問題,興建村級衛生室和文化活動室,改善貧困村的基礎設施。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體化為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一體化奠定了基礎,曾經貧瘠的農村開始成為了創業的樂土。
2006年11月20號,一輛轎車開進了成都市金牛區的銀杏社區。對於村裏的人們來説,從車上下來的這個女孩只是來看看村裏的銀杏園和剛剛建起來的幾個奇異瓜果大棚的。但是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這個叫做諶紅妍,當時只有25歲的女孩是受聘來做他們公司總經理的。
| |
成都市天恩生態農業公司 總經理 諶紅妍:“在這個地方,發展空間很大,或許很多人覺得,不知道這個是一個什麼前景,對我來説,其實我剛來的時候,心裏沒個底,挑戰嗎,愛拼才會贏。”
對於來農村創業,接受挑戰的不僅是諶紅妍,村裏的人也在接受著挑戰。儘管對於諶紅妍有些不服氣,但是公司的管理開始變得嚴格規範起來,從前單一的農業觀光園變成了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
2007年諶紅妍的目標是接待遊客30萬人,為村裏創造效益400萬元。
曾經讓很多人渴望離開的農村現在成為了創業的平臺。當諶紅妍在農村找到事業新的支點時,那些去城市闖蕩的農村人也有了被城市接納的感覺,進城打工不再是他們無助的漂泊。
鄭順家,一個來自農村的小夥。2003年,他在成都市西藏賓館當上了保安。每天面對城市的繁華,他不知道成都是否能接納他這顆年輕而充滿了渴望的心。就在對於未來的憧憬和迷茫之間,他收到了一張小小的卡片。這是一張給他們的社會保障卡。
成都市西藏賓館員工 鄭順家:“至少現在有個保障,它有一個養老補貼,還有醫療個人帳戶,我們住院可以得到一些保障,而且不像以前,是自己農村嗎,大家都知道的,生病了四處借錢,到處去借錢,然後去治病這方面的話,不用説,大家都知道嗎,在農村的,可能常見的這個問題。”
| |
一張卡片,實際上是一個城市的胸懷。
在1060萬成都人中,有近800萬人至少享受到了一項社會保障。2007年,成都將基本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全覆蓋。
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終於感受到了作為居民的一份平等。外來人口和成都城市居民開始了相互融合的一體化。
2005年的9月1號,是成都市青羊區文翁學校學生開學的日子。但是所有的學生都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
文翁學校六年級學生 陳楊敏:“就是相當於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吧,因為學校的美麗,真的是無法來形容的嗎,有幾個景點,比如説有月牙池,還有讀書廊,國學講堂,都讓人流連忘返嗎。”
所有的學生都在懷疑這是他們的學校嗎?放假之前還是一個破舊不堪的農村學校,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童話真的就成了現實了嗎?
| |
文翁學校,一個投入了2700萬元,只用了57天就給了學生們一份驚奇的新學年禮物。在驚詫學校變化的時候,細心的學生還發現,他們的老師也變了。
文翁學校校長 張幼齡:“我們現在校級幹部有五位,那麼全部是從城區的窗口學校,有經驗的這個幹部的崗位上調動過來。我們現在有27位教師,是在2005年之後,通過教育局的公開招聘,以及選拔支教等等方式來到了我們學校。”
從2004年開始,成都市將農村中小學建設全部納入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把農村學校的標準化建設與重點鎮、中心村建設相結合,投資10億元,新建和改建了410多所農村中小學。
文翁書院,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所官辦書院,歷經千年風雨之後,再一次向曾經處於弱勢的農村孩子打開了一扇大門,這扇大門上書寫的只有兩個字:公平。
| |
陳楊敏:“我們以前就覺得自己享受那種不公平的待遇那種,現在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城鄉一體化就是讓我們農村的和城裏的享受一樣的那種教育和那些優良的那些環境那些東西。”
孩子們的心是天真的,就是這份天真讓兩位小朋友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給溫家寶爺爺寫封信,講講他們學校的變化。2006年7月2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給她們親筆寫了一封回信。
也就是三年時間,成都城市和農村的割裂被逐漸融合,成都不僅收穫著發展的速度,也享受著和諧的快樂。三年時間,成都探出了一條什麼樣的道路。
中央政策研究室 原副主任 鄭科揚:“他們找到了一條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城鄉統籌,工農互動,協調,又快又好協調和諧發展的一個好路子,應該説是一個成功路子。”
成都,一個有著2300年曆史的城市,擁有了一張新的名片:2007年2月,成都被評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再來成都旅遊的人,體驗的將是一個從千年之前的古蜀文化跨越到今天從平原到山區,從城市到農村的和諧之旅。
對於身處城市化進程中的中國來説,成都三年間的這場變革比他三千年的歷史更加深厚和有意義。
| |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週一至週五22:02--22:32 ,重播:每週二至週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責編:肖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