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起點——嘉峪關。嘉峪關自古就有天下第一雄關的美譽。而萬里長城的東端起點山海關也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但嘉峪關無論從地理環境,規模甚至築城的材料上都無法與山海關相比,那麼嘉峪關這個天下第一是名不符實還是另有原因呢?
嘉峪關城始建於公元1372年,也就是明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徐達為元帥,派五路大軍清除元朝殘余勢力。宋國公馮勝率軍西征,大破元兵,至此,千里河西走廊始歸明朝直接管轄。在馮勝視察防務時發現,嘉峪關一直以來都是“有關無城”。於是,他決定建關城一座,使之成為西北邊防的第一道屏障。
從軍事防禦的角度考慮,馮勝選擇了千里河西走廊最狹窄處,即黑山與祁連山兩山相夾的荒漠上建關城,以扼守咽喉要道。然而,嘉峪關關城同長城上其他關城不同。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它存在著一個極大的先天不足。
成大林與長城打了一輩子的交道,退休前,他是新華社的高級記者,主要的工作就是拍攝、報道長城。幾十年的工作積累,使得他成為了研究長城的專家。經過對比,他發現,嘉峪關關城與長城上其它關城有著顯著的區別。
比如山海關長城,是依山勢而建,背山面海,屬於典型的易守難攻的關隘。不僅是山海關,在冷兵器時代,整個世界範圍內,人們大多將用於軍事防禦的城池建造在險要的地勢之上,而嘉峪關卻是個例外。
因為重要的戰略地位,嘉峪關建在了這片荒原之上,無險可憑。因此,關城的建造者勢必要想方設法來彌補這個劣勢,他們的方法是建立一套強大而完備的防禦體系。
為了彌補地理環境的劣勢,自馮勝建關城開始,明代歷經168年的建設,以一場假象的戰爭中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為設計藍圖,逐步完善了嘉峪關的防禦體系。
嘉峪關防禦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關城。而最早同關城一起建造的是分別位於東西兩個城門外的小城。在冷兵器時代,它在城池的防禦中始終是最重要的一個設施。它的使用往往是主動的將小股敵人放進來,再斷其退路,圍而殲之。而敵人一旦被引入這裡,就失去了反抗能力,只能任憑宰割。因取甕中捉鱉之意,故將此類防禦工事稱為甕城。
為防止敵人一旦突破甕城圍攻內城,關城的設計者在西翁城外又建了一道羅城,是正面迎敵的第一道防線。它與甕城一起形成了保護內城的外城。這樣內外城之間就形成了一個狹窄的夾道。程秉剛多年來致力於嘉峪關長城的研究,他的足跡幾乎遍及嘉峪關長城的每一個角落。他認為內外城之間形成的夾道才是設計羅城的真正用意。
在內城的南北兩側建有敵樓,四個角上都設有角樓,平時用於瞭望。戰時就是配合內城城墻上的守軍對進入夾道的敵人進行多方位的攻擊。當敵人被誘入夾道後,會發現自己又進入了一個變形的翁城,一個長方形的翁城。
因此,嘉峪關這種重城並守,步步陷阱的設計,目的是要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而絕非用來阻擋敵人的進入,它看似弱小的外表下隱藏的是一件件殺人的利器。一旦敵人闖入其中就如同進入天羅地網,很難全身而退。這也是外城起名羅城的原因。
因為嘉峪關建在荒原之上,與祁連山和黑山的距離又比較遠。很容易被敵人四面圍攻,因此關城建好之後,修建南北兩翼長城連接兩側的山脈就成為首要任務。 嘉峪關長城是在平地上築墻,並不具備易守難攻的優勢。但我們發現,嘉峪關長城與那些依山而建的長城不同的是距長城50米有一道淺溝與其並行。這條淺溝難道也是長城防禦的一部分嗎?
吳生貴在主持編寫嘉峪關年鑒的工作中,深入的研究了嘉峪關長城的歷史。他依據史料記載,肯定了我們關於那道淺溝的猜測。
這是收藏在長城博物館內從壕溝裏出土的鐵蒺藜,想必當年這壕溝還是經過偽裝的,溝底就藏有利器。看來嘉峪關的第一道防線是這條與長城並行的壕溝,因為沒有險峻的
地勢,守軍特意在平地上挖壕,以此作為保護長城的第一道屏障。 至此,經過十幾代人一百多年不懈的努力,一個無險可憑卻暗藏玄機的嘉峪關在荒原上建成了。但無論多麼完備的防守體系都要以堅固的防禦工事為基礎。像嘉峪關這樣一座用黃土建造的城能做到嗎?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