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地下畫廊

CCTV.com  2007年12月03日 16:03  來源:  
  [內容速覽]1972年,嘉峪關新城村的一個放羊老人無意中發現了一座埋藏在戈壁下的古墓,後經考古發掘,一群規模宏大的古墓群從荒涼的戈壁下驚現於人們的視線中。經過對部分墓室的發掘,文物專家考證出這1700多座墓葬為魏晉時期的古墓群,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點。而更讓人驚嘆的是,這個大型古墓群就像是一個埋藏在地下的畫廊,墓室壁磚上一副副生動的墓室磚畫,以其豐富的內容,簡潔質樸的畫法,描繪了墓室主任生前的生活情狀,真實再現了魏晉時期河西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民俗生活。

    一個放羊老人的驚世發現,一千多座厚重沙礫下的古墓。一個埋藏在地下的千年畫廊,一段荒漠戈壁下的繁華。本期《走遍中國》將帶您走進戈壁中疑團叢生的古墓,廓清暗藏在荒漠下的重重迷團。

    看到這張圖片,許多人會覺得眼熟,因為它是中國郵政儲蓄的標誌圖案。這幅圖叫“驛使圖”。人們雖然熟悉這個畫面,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出處,1972年,甘肅嘉峪關附近的一個放羊人在戈壁灘上發現了一群古墓,這幅畫就是從其中的一座古墓中走入現代人的視線的。

    公元20世紀1970年7月的一天,家住嘉峪關市新城村的牧羊人張書信照例趕著它的羊群到村外的戈壁灘上去放牧。

    時值正午,戈壁灘在烈日的烘烤下猶如火爐,疲憊不堪的張書信找了一個沙丘想躺下休息一會。無意中他發現身下的沙堆上有一個比老鼠洞寬大的洞口。在好奇心驅使下,張書信隨手用牧羊鞭桿插進洞穴內試探,沒想到他這無意中的舉動竟然捅出了一個驚天的大發現。

    2007年8月,我們攝製組來到了嘉峪關新城村,來尋找當年的那個牧羊人,沒想到時間過去了近40年,張書信已經去世,我們只見到了他的兒子。他給我們講述了當年他父親那段不尋常的經歷。

    原來那一天,張書信用牧羊鞭插進洞口試探,發現流沙順著木鞭不斷往裏流淌,他站起身用腳跺跺地面,感到裏面有“空空”作響的回聲,張書信猜測這可能是個無底洞。

    回村後,他便把這件事告訴了同村的好友張國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兩個人約定,第二天夜晚去挖開這個洞穴。戈壁灘上的夜晚空寂而神秘,寂寞的夜幕掩蓋了兩個人的身影,那個夜晚,兩個農民帶著農具開始了他們的工程,兩個人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墓穴越挖越深,他們順著青磚往下,竟然用了十天的時間終於在距地面十幾米的地方挖到了墓門。

    採訪張書信的兒子:

    磚挖出來以後就挖到墓口,挖到墓口也不敢進。一看那底下怎麼有房子?怎麼成了房子了呢?我們這兒土辦法就是人埋了,隨便用個木頭匣子就埋了,也不用磚槨。挖到那看怎麼有個房子呢?他們把門挖開了,挖開了以後點著燈就下去了。

    兩個人拆開封門磚,打著馬燈,爬進了墓室。他們想看看這墓裏究竟藏著什麼寶貝?

    當張書信挑亮馬燈,照亮墓室時,兩個人首先被墓室壁磚上鮮艷奪目的壁畫吸引了,兩個目不識丁的農民並不知道這些壁畫的價值,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看見過這麼好看的小人畫。接下來的發現卻讓他們很失望,因為墓室內淩亂不堪,除了墓主人的屍骨和一些破陶罐,墓室裏找不到一件看上去值錢些的東西。

    採訪張書信的兒子   挖開那個墓室已經被人盜掉了,裏面金銀首飾都沒有,只剩下一些不值錢的盆盆罐罐。當時咱不懂什麼叫文物,就把那盆盆罐罐收拾了拿回來。拿回來盆盆喂個雞娃子,還可以用。那時候那個條件,盛個東西什麼的就不錯了。

    沒想到這些盆盆罐罐還是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戈壁灘上發現古墓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1972年4月,甘肅省文物館的工作人員進駐戈壁灘,開始了勘察工作。

    很快,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從戈壁灘的考古隊那裏傳開了,原來經過考古專家的調查勘測,在新城鄉南北大約13萬平方米的戈壁中,這些被村民們司空見慣的一個個突起的小沙包竟是一座座古墓,經考古人員勘察統計,這片隔壁灘中一共散佈著1700多座大大小小的古墓。誰能想到在這片寂寥而蒼涼,看似沒有生命的大戈壁下,竟然暗藏著如此大的一個秘密?

    1972年4月,考古隊開始對其中的一號墓進行發掘,從考古隊進駐戈壁灘的第一天起,老楊就沒有離開過這片古墓,30多年來他像是這片古墓的守墓人,對這方圓幾十里的隔壁灘中大大小小的墓堆了入指掌,但是直到今天,這些古墓中仍然隱藏著一個個謎團,時刻困繞著老楊。他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走進墓穴,試圖解開心中的迷惑,他還記得1974年的冬天,

    考古挖掘工作開始進入到地下,人們順著墓道一直挖下去,在距地面垂直距離深達10米處挖到了墓室的封門。這扇封門,有著高達10米的磚砌門樓,門樓上各層之間雕有不同象徵意義的奇禽怪獸。威嚴而肅穆。雖然還沒有打開封門,但是這樣的規格和氣勢上讓人們開始猜測,這究竟是什麼人的墓室?這道墓門的背後,會藏著什麼樣的寶貝?

    隨著發掘工作的推進,墓室的封門終於被打開了,進入墓室,考古人員被這個墓室精巧的結構驚呆了。這是一個三室墓,分前室,中室,和後室。中間有甬道相連。讓人們驚嘆的是,這個墓室通體是用幹磚磊砌而成,沒有用任何粘和材料。每塊磚之間都嚴絲合縫。

    是什麼樣的人能如此巧妙的將這種力學的原理應用到建築學中去呢?甘肅省博物館為了更好的保存5號墓,將其中一個墓室整體搬遷到甘肅省博物館,工作人員用記號標注了每一塊磚的位置,但是在搬遷過去之後,在不用黏合劑的情況下卻怎麼也無法復原。古人的智慧似乎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象,總是在不經意間給我們顯露出冰山的一角。也使人們更加急於尋找答案,究竟是什麼人建造了這樣的古墓呢?當清理工作在一步步展開,隨著墻面上沉積的泥土一片片剝離,一個又一個鮮艷奪目的畫面赫然跳入人們的視線。人們漸漸意識到,他們正在打開一個前所未有寶藏。這是疑團叢生的大戈壁,在地表之下,幾十米見方的空間,為我們廓清了迷霧,事件的真相在一步步揭示。

    原來他們打開的是一個埋藏在地下的畫廊。在這三個墓室的壁磚上,描繪著100百多塊精美的壁畫,一幅幅色彩艷麗,美倫美煥的畫面帶著最原古的信息,從無盡的黑暗中走了出來。農耕、狩獵、宴飲、出行、伎樂、庖廚、這一個又一個散發著喧騰氣息的生活場景。我們竟然不覺得陌生,就像是人們期待已久的某家宅院,門虛掩著,絲弦之聲猶在,這是一個真實卻又無法辨認的世界。那一幅幅生動的場景,究竟講述的是哪個年月的故事?這些鮮活的人物,他們究竟從哪來?又有著什麼樣的悲歡離合?

    翻開嘉峪關的歷史,河西地區最早居住的是羌族人,秦末漢初,北方強大的匈奴人進入河西,佔據了河西地區,直到西漢中期漢武帝元狩二年,漢武帝派霍去病進軍河西,打垮了渾邪王,把匈奴殘部驅逐到玉門關外,西漢王朝又遷中原幾十萬人遷來河西酒泉等地居住耕種,為河西的文明昌盛翻開始新的一頁。那麼這墓室的主人究竟是千里之外追風而來的塞外雄鷹,還是從內地西遷的沒落貴族呢?

1/2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