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盤錦解碼玉雕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9日 19:35 來源:CCTV.com

    2006年7月,遼河美術館如期在盤錦落成了。然而,作為盤錦歷史上第一座博物館,最引人關注的卻是在廣場前的一座雕塑。它的造型異常奇特,有人説它的起源極為古老,隱藏著開啟史前文明的密碼;有人説它是一支神秘部落的靈異圖騰。但是它究竟昭示著什麼?卻沒有人能説得清楚。

    這尊神秘莫測的雕塑背後,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秘密?為了尋找答案,我們來到盤錦。不知道這座只有20多年曆史的年輕城市,會給我們怎樣的回答。

    在遼河美術館我們見到了它的策劃者姜冰,他與我們一起來到了那尊奇特的雕塑面前,但是他説,關於雕塑的一切都要從一座古墓説起。

    1984年,一座古墓意外地在遼寧省牛河梁現身,陪葬墓主人的是3件精美絕倫的玉器。最令考古人員震驚的,則是在墓主人的胸前,赫然擺放著兩件造型離奇的玉玦。

    經過確認,這是一座5000多年前的墓葬。而那兩件玉玨竟然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玉龍形象。它們就是震驚中外的玉雕龍。

    遼河美術館廣場上的雕塑,正是以牛河梁出土的玉雕龍為原形的。

    (遼寧省社科院特邀研究員 姜冰)  

    “有人説它像胎兒,因為當時是母系社會,生殖崇拜在女神廟遺址旁發現的,所以呢説它像胎兒,也有人説它帶有一點道教文化的痕跡,上面非常靈動的大眼睛,以及中間的孔洞,有點太極圖的動感。”  玉雕龍曾經被拍出264萬元的高價,有些學者認為它們是中華第一龍。擁有玉雕龍的墓主人,則是5000年前後生活在遼河流域的人類先祖,他們被考古學家稱為紅山人。

    (姜冰)“因為五千五百年前的紅山人沒有用文字告訴我們,也沒有用語言告訴我們,但是他們做了這樣一件神奇的雕塑。” 然而,這些最初能夠擁有玉雕龍的紅山人是什麼人?它們為什麼會擁有龍的形象?

    帶著疑問,我們來到了盤錦市的大洼縣,據説這裡記錄著盤錦最早的歷史,也保留著紅山人曾經的足跡。

    (楊洪琦 盤錦市文物管理辦公室)  “這一片就是我們82年文物普查時候發現的一處紅山文化遺址,那現在怎麼都變成菜地了,對,現在老百姓都種上莊稼了。”  20多年前,遼寧曾經開展了一次規模空前的文物普查。那時,楊紅琦剛剛參加工作,但是當年的情形他現在仍然記得十分清晰。

    (楊洪琦 盤錦市文物管理辦公室)  “1982年4月16日我們按照普查計劃來到高升鎮文奎村,當時開了一個座談會,請了一些當地的老者給我們講述,説當地有沒有瓦片、有沒有遠古遺存的器物什麼的。”

    (李福林 原盤山縣高升鎮文化站長)  “老大爺們介紹説,郭家和文奎一代古代是個大的村落,是有沙崗子,有很多陶片,所以我們就選擇了這個地方。”(楊洪琦)  “來到這裡之後,看到地表一層,各種時代的陶片、瓷片,我們順著這個就採集一些標本。” 就在這一天,發生了一件讓他們至今無法忘懷的事情。 

    (李福林):“我們四個人就是沿著橫排往前走,我走到排水總幹這個地方,看到水幹新開挖的地方有塊陶片,面是黑釉,是紅色的。當時我就喊楊洪琦,我説洪琦同志你看,我發現一個陶片,這個陶片挺特別,你看一看來啊。”

    (楊洪琦):“我就聞聲過去了,到那兒一看,非常震驚,一塊這麼大的彩陶片,紅底黑彩,哎呀,我當時特別高興,我就喊其他幾個隨行同志,過來看一看、看一看,大夥過來一看,可以這麼説,都傻了,都傻了,就認為説,這個地方怎麼能有這個東西呢。”  一片小小的彩陶,為什麼會讓同行的考古隊員如何震驚呢?如今,盤錦市的文物管理辦公室還珍藏著20多年前的文物普查檔案,上面清晰地記錄著當天的發現——彩陶一片。

    經過專家的確認,那枚彩陶是紅山人使用的典型器物,紅山人就是5500多年前活躍在遼河流域的一支史前部落。但是,他們的足跡從來沒有在盤錦出現過。因此,普查隊員們對盤錦進行了更加嚴密細緻的排查。  (楊洪琦):“在這個遺址就發現了石斧、網墜、細石器,細石器都是用小的石英石和燧石做的,有刮削器還有箭頭,還有廢棄的打制細石器的石核,採集了很多,特別是有一些直筒罐的殘片,有之字紋的。”  所有的文物全都指向這支罕見的部落:紅山人。遙遠而神秘的紅山人,在歷經5500年的時光沉澱之後,第一次在盤錦的土地上展露出自己古老的容顏。

    最後,這樣的紅山文化遺跡在盤錦市郊一共發現了七處。這枚彩陶不經意間的現身竟然成為盤錦最值得記載的一刻,它將這座城市短暫而蒼白的記憶向前推進了5500年。

    在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的《紅山文化重要遺址位置及分佈圖》上,研究人員將數十年來陸續發現的15處紅山文化遺址,按先後順序排列,將“盤錦市郊”列為第12地點。

    然而,活躍在遼河流域的紅山人,為什麼會將玉器塑造出龍的形象?最早的龍又是來源於什麼動物?我們決定去出土玉雕龍的牛河梁遺址看一看,也許會有新的發現。當我們到達那裏時,這裡正迎來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

    由於氣溫突降,遺址大門的門鎖也被凍上了。

    當我們最終走進牛河梁遺址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遠處連綿的群山,據説因為其中一座山的形狀特殊,讓一些學者聯想到玉雕龍的起源。

    (遼寧省建平縣文物管理所副所長 劉亞彬)

    “這座山現在人們管它叫豬山,當時也許就是牛河梁的先民們所信奉的一座神山,所以説牛河梁積石冢出土的龍是豬形龍,那是龍身子、首是豬形首。”

    如果仔細觀察玉雕龍,它的體態肥碩、特別是頭部明顯帶有豬的特徵。據説,所有的動物中最早被人類馴服的就是豬。也許紅山人在創造龍的形象時確實從豬身上獲得了一些靈感。

    很快我們發現,紅山人的墓葬形式非常特別。  “像這個立起來的這個石板是什麼意思?它這個為什麼叫積石冢呢,所謂積石冢的意思就是用石頭或者石塊把它堆積起來的。積石冢是紅山文化特有的墓葬形式嗎?對,應該是,你像紅山文化之後歷代墓葬都沒有這種情況出現。

    那像這麼小的是什麼呢?像這種小型的(墓葬),有的是兒童的屍骨,還有的是專門埋屍骨的,就是二次葬,把屍骨撿回來之後再埋葬。 紅山人的墓葬全部採用石頭堆成,但是這些石頭並不産自當地,而是從千里之外的地方一塊一塊搬運過來的。在生産力極為落後的情況下,紅山先民卻用最原始的方式,完成了這個奇跡。

    另一座積石冢中,曾經出土了一件熊的下頜骨。這讓一些考古學者重新思考,龍的原型也許不是豬,而是熊。

    北方地區的熊有冬眠的習性,很容易給先民造成一種死而復生的假象,進而被尊崇為復活之神。隨後,又出土了泥塑熊掌和泥塑的熊下頜骨,玉器中出現雙熊首三孔玉器。似乎,都印證了龍與熊之間密切的聯絡,難道,玉雕龍的原型真的是熊嗎?

    (原遼寧省考古所所長 郭大順)

    “頭部我們最初覺得像是豬,是和農業相關的。但是(紅山文化)的本質還是漁獵文化,所以它塑造的玉器為什麼以動物為主,特別以野生動物為主,鷹、野豬這些動物,還有熊。對熊的崇拜,這是漁獵民族、後來的漁獵民族也有這種習俗,如果這樣考慮,玉雕龍的形像是不是跟熊有關,或者有的是豬,有的是熊,也是有可能。  也許,遙遠的紅山先民正是一支崇拜熊的民族,這正符合了東北漁獵文化的地域特性。

    所有的中國人都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而《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為有熊”。難道紅山人與五帝之間的黃帝有著某種隱秘的聯絡嗎?

    紅山文化研究的專家蘇秉琦先生曾經鄭重的提出:“黃帝時代的活動中心,只有紅山文化的時空框架與之相應。”儘管,玉雕龍的秘密並沒有完全解開,但熊圖騰的出現卻為撲朔迷離的五帝傳説提供了旁證。

    “現在可以看出來,中國史前考古近20年來重大的成果就是證明中國歷史上確有個五帝時代,但是具體到五帝那一帝、那一個代表人物就是那一個文化,這還需要進一步考證,但五帝時代在中國歷史上確實存在。”

    劉所長告訴我們,所有的積石冢朝向的方向,是一座超大規模的積石冢,學者們把它叫做中心大墓。玉雕龍當年就是從這裡出土的。

    “這個是中心大墓,那邊圓的三層是祭壇,那中心大墓當時應該是個什麼情況,這個中心大墓應該是氏族部落首領的墓葬,因為它周圍的墓、那些小墓,墓向都朝著中心大墓擺放的,所以説,他那個地位應該是至高無上的地位。 但是,為什麼玉雕龍會擺放在墓主人的胸前呢?這個墓主人是否還擁有更加特殊的身份?而玉雕龍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

    除了玉雕龍之外,紅山人還製作了一系列精美絕倫的玉器。現在,它們中的大多數都被陳列在遼寧省博物館裏,有馬蹄形玉箍、玉璧、玉龜等等。目前,我們還無法知曉紅山人的製作工藝,它們是如何在生産力極其落後的時代製作出這些靈動溫潤的玉器。

    郭老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紅山人的習俗、觀念是唯玉為葬。”郭大順  “紅山文化唯玉為葬,很大的墓就葬幾件玉,這個玉可能不是代表財富,可能他們每一件玉器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總的來看,就是跟通神有關。按照張光直先生的觀點,古代中國宇宙觀把世界分為天、地、神、人,由巫者進行溝通,溝通的工具就有樹、有山、有動物,也有玉。”  2003年,考古人員在一座紅山墓葬有更加驚人的發現。繼玉雕龍之後,一個精巧的玉人赫然現身。玉人屈肘伏于胸前,肚臍鼓出,頭上有孔,身體呈現緊縮提氣的狀態。

    (原遼寧省考古所所長 郭大順:  “有肚臍這個地方鼓出,有意做成鼓出,另外這個地方有洞,我們初步分析這應該是吸氣、上下貫通的姿態,這個姿態就是做法的姿態,所以這個人不是一般的人,是一個玉巫人。”

    孔子説:君子比德如玉,這些精美的玉石後來被作為道德高尚的象徵。但在蠻荒的遠古時代,在紅山先民心中,它更加神秘,他們認為玉石中隱藏著一種能夠驚天地、泣鬼神的力量。玉器代表著天神,它不容褻瀆,因為玉是天地間最靈異的聖物,是精靈的化身。

    國學大師王國維曾經這樣解釋甲骨文中的“禮”字,禮就是將兩串玉放在祭臺上。5000多年前的紅山先民,就已經將玉雕龍作為溝通上天與人間的神器,而擁有它的人只有部落的最高首領,而這個人,同時也肩負著巫師的身份。

    而玉雕龍融入了他們所有的敬畏與祝福,代表著他們的祈求與期盼。

    姜冰  “它就是紅山人心靈當中的圖騰,它們心中的神,應該説是龍圖騰。因為中華民族對於龍的崇拜從現在考古挖掘來看,就是從遼河開始的,而龍是個神物,所以它把心靈當中創作想象的神物具體化了,用藝術家的創作手段、用巫師的神秘色彩把它神話了,最後放在胸前。  在遙遠的紅山時代,在重重的蘆葦之中,每次葬禮前都會舉行莊嚴的升天儀式,而巫者則會佩戴玉雕龍,代表上天給死者虔誠地祈禱,希望他們死後能夠順利升天。

    如今,一切都已化為凈土,只有出土的玉器默默無聲地佇立在博物館的展櫃之間,但是,這寂靜中,似乎仍傳達著遠古殯葬儀式的喧囂,仿佛依然可以聽見紅山先民粗獷熱烈的呼號。就是這一塊塊冰冷卻晶瑩的玉石,讓古老的信仰穿越了時光的隧道,傳承至今。

    擁有龍圖騰的紅山人,或許已經開始跨入文明的曙光,對紅山文化進行過深入研究的江寅虎教授,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亞洲考古曆史藝術研究中心 副主任 姜寅虎)  

    “當時整個東北亞地區來講,整個東北亞地區,距今5000年——6000年之間,應該説紅山文化是最發達的。”

    姜教授説,紅山人並沒有在某一處停止腳步,而這也正是紅山文化遺址在盤錦出現的重大意義。

    姜冰  “當初的紅山人一路順著遼河走來,走到盤錦這個地方,它們眼向遼闊的大海,心胸也更加開闊了,他們的想法、他們的願望,他們對未來的憧憬也由此打開了,所以紅山人當他們一路走來的時候,又走向了一個新的生活的起點,走向了一個新的王國。” 盤錦市位於遼寧省的西南部,瀕臨遼東灣,也正是遼河的入海口。正是紅山遺址在盤錦市的出現,終於讓一些人相信,紅山先民從遼河流域最終走向了中原,並且很有可能就是商的祖先。

    這種説法似乎得到了印證。河南安陽商代都城遺址中,商王朝第22代君王武丁的妻子“婦好”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玉器,其中就有一件十分精美的玉雕龍。在它的身上,明顯可以看到紅山文化的特性。  

    在盤錦市文管所裏我們還看到1982年採集的一個網墜,據説,5000多年前的紅山人就是以漁獵生活為主,這種生活方式在東北一直延續了幾千年。

    二界溝碼頭,是盤錦最重要的捕魚地點之一。從眾多的漁船可以看出,如今的盤錦人還是非常重視漁業。據説,每年海蜇捕撈的季節這裡尤其熱鬧,萬船齊發的場面非常壯觀。

    補網女不分寒暑地織補著漁網,儘管與紅山先民所用的工具已經不相同了,但是盤錦人的捕魚方式千年以來都是一脈相承的。

    (盤錦市文史專家 劉長青)  “按照文化地理學的觀點來説,一般人類文明都在河口海域形成積澱,比如説:尼羅河的古埃及,右發拉底河、底格裏斯河的巴比倫文明,還有上海市,是長江;廣州是珠江,這個遼河就形成遼河入海口有一個盤錦市,這個盤錦市應當是遼河入海口的城市,那麼它理所應當就該匯歸了這條河流上所有的文化。” 這種文化承擔讓盤錦人審視著遼河流域的歷史,希望將遼河文明的輝煌在這裡做一個總結。所以,盤錦在籌備遼河美術館開始,就一直在準備紅山文化的展覽。  

    (姜冰)  “遼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而中華第一龍是在遼河流域發現,龍文化實際上是我們盤錦市實際上也是中華民族整體的一個文化,我覺得每一個遼河流域的子孫、每一個紅山人的子孫都應該有這樣的責任感,我們應該以遼河文明、紅山文化為自豪。”

    五千年後,古老的玉雕龍再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用它獨特的方式訴説著穿越千年的傳奇。

    執行主編:莫嬌 主任:王廣令

    編導:劉觀宏 攝像:張文田

責編:斯蕪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