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碼頭風雲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1日 15:17 來源:CCTV.com

    1793年,一個叫馬戛爾尼的英國人,受國王喬治三世的派遣率領一個六百餘人的龐大使節團,攜帶價值高達一萬三千英鎊的禮物,前來中國拜見當時的乾隆皇帝。當時英國對中國的貿易已經超過了葡萄牙和荷蘭而躍居第一位。但中國的閉關政策仍嚴重束縛英國對華貿易,英國對華貿易只有逆差沒有順差,因此需要破冰。

    馬戛爾尼向乾隆提出一個請求:能不能在中國的長江出海口附近開放2個通商碼頭,乾隆問是哪兩個碼頭,馬戛爾尼拿出地圖説:這兩個碼頭一個是上海,另一個是寧波。如果還能在寧波的舟山指定一個小島,供英國商人暫住和存放貨物,就更好了。

    學者余秋雨 (採訪) 寧波的地理方位首先是外國人看上的,他們慢慢北上的時候,就發現了上海和上海周邊的這麼一個地域,這個地域叫什麼呢?叫面向東海和太平洋,背後有一條長江。長江可以概括中原大地,中原大地很多重要城市都沿江而築,所以把許許多多的文化、資源、經濟都和長江聯在一起了,而面向的卻是太平洋,太平洋對岸當然是美國,太平洋當中還有各種各樣的國家,所以面對著這麼一個氣魄的地方呢,他覺得長江三角洲非常重要,這是一個國際眼光。

    原來,寧波和上海作為一個整體,早就被擁有世界眼光的英國人關注了,從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到皇家海軍司令、商人、地理學家、外交家等一大批人,都曾專門研究過寧波和上海一帶的綜合商業價值和區位優勢,公認這裡是中國與世界開展貿易的最佳窗口!和廣州口岸相比,通過寧波和上海,更便於把生意做到中國的腹地。

    在那個以農業為本的時代,海洋對乾隆皇帝來説是一個國家的終點而不是起點,商業貿易在乾隆心中更是無足輕重,所以他對馬戛爾尼開放寧波、上海的要求全部拒絕。此後又經過多次外交挫折,英國人終於明白,靠外交無法改變中英兩國貿易的現狀,必須使用談判以外的方法。

    50年後,英國以鴉片為藉口發動戰爭,中國閉關鎖國五千年的古老大門,從此被英國的軍艦大炮打開,再也不能複合。戰後立即簽署《中英南京條約》,中國開放5個口岸通商,英國人迫不及待地把寧波和上海列入其中,寧波和上海這兩座港口城市的命運,從此綁在了一起。

    這裡是寧波市著名的三江口,因為三條江在這裡匯合而得名。1843年12月,根據《南京條約》裏的規定,寧波知府在三江口的北側劃出一個地塊,供外商居住和貿易。寧波正式宣佈向全世界開埠!

    然而,這次千載難逢的口岸開放,並沒有給寧波帶來實質的機遇。首先,當時寧波海上走私貿易風氣很濃;走私活動又與海盜相伴,由葡萄牙人、中國廣東人、福建人組成的“海盜”,常常在東海上火拼。另外,太平天國起義波及寧波,從福建到寧波乃至全浙江的商路被戰火“切斷”,寧波的貿易萎縮了。

    與之相反,1943年與寧波同時開埠,隔杭州灣相望的上海外灘,因為在黃浦江邊先建了遠洋碼頭,銀行家們趨之若騖,在外灘建起高大的銀行大樓,為國際貿易等提供各種金融服務。上海到1860年就超過了廣州、寧波而成為著名貿易中心,寧波碼頭反而成了上海港的側翼,只發揮輔助作用。在這種背景下,寧波商人逐碼頭而居,逐漸轉到上海碼頭去做生意。這本是一次很自然的商業轉移,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就因為這一轉移,一個光芒四射的時代開始了。

2/4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