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這是抗戰時期一門普通的步兵炮,但它卻驚動了南京侵華日軍的最高統帥。為了這門炮,上千名日軍要與中國軍隊展開決戰。而這門炮卻又在一夜之間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這門炮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
1944年4月的一個夜晚,駐紮在長興縣溫塘村的新四軍16旅48團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信的內容是向他們討要一門92式步兵炮,而寫信的竟然是48團的宿敵,侵華日軍的南浦師團。在整個人類戰爭史中,向劍拔弩張的敵對方討要武器是難以想象的。因為武器一直是關乎戰爭勝負至關重要的因素。那麼日軍向新四軍討要的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炮呢?
如今,這門92式步兵炮就陳列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功勳武器廳。
這是一門日本製造的70毫米口徑步兵炮,造于公元1932年,即日本神武紀元2592年,故名92式步兵炮。與功勳武器廳裏其它大型武器相比,角落裏的這門炮並不起眼。那麼這樣一門小口徑炮怎麼會成為功勳武器呢,裝備先進的日軍又為何會向新四軍討要這樣一門炮呢?
緊鄰太湖的湖州市長興縣,一直是富庶的魚米之鄉。同時它也是通往安徽、江蘇、浙江三省的門戶要道。1943年9月侵華日軍為掠奪江南的富饒資源,以支持太平洋作戰的需要,向國民黨控制了蘇浙皖邊發動進攻。國民黨第三戰區的軍隊不戰而退,使得日軍長驅直入,很快就佔領了包括軍事要地長興在內的大片國土。
1943年,長興縣的一些村子裏不時會出現一些神秘的陌生人,他們平民打扮,三五一組在村民家中借宿。一大早就出去,到夜晚才回來,有人問起就説是到這裡跑買賣,通常幾天后就匆匆離去。然而有些細心的村民卻發現他們的衣服裏都藏著土槍。
這是長興縣溫塘村至今保留的最大的古建築,它建於清咸豐年間,據説是因為這裡風水不好,房主便舉家遷走了,從此這裡便成了無主的荒宅。那些奇怪的買賣人走後不久,溫塘村這座荒廢多年的古宅裏卻秘密地進駐了一支部隊。當時村民們並不知道,這支陌生的隊伍就是新四軍16旅的主力48團,先前的那些買賣人正是喬裝的新四軍偵察員。在多年與日軍的較量中,48團得到了一個響亮的綽號“老虎團”。左邊這個英俊的年輕人就是“老虎團”的團長劉別生。
48團進駐長興後不久便與日軍第一次交火。這是一場試探性的小規模戰鬥,但卻讓氣焰囂張的日軍感到他們遇到了真正的對手,而這一仗48團打得也很艱苦。
這場戰鬥後,48團決定建立自己的兵工廠。在長興縣博物館保存著一件國家一級文物,這就是當年新四軍兵工廠為煉鐵鑄造武器特製的大風箱,它長達兩米,要6個人才能拉得動。
83歲的劉維寶,當年是石臼村的民兵隊長,他曾帶領著幾十名村民日夜不停地拉動那只大風箱。
在院子裏,我們無意中發現了不少酒罈,在當地叫酒磅。這裡的村民有喝米酒的習俗,幾乎家家都有這種酒磅。房東告訴我們在六十多年前他卻有著另外一種特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