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廈門,是祖國大陸與台灣距離最近的城市,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人們合稱“五緣”。25年前,廈門設立為經濟特區後,這條淺淺的海峽,發生過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廈門能否在兩岸交流和交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呢? |
2006年1月25日,上午8點和8點20分,廈門航空公司的兩架飛機先後從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起飛,滿載著回台灣過年的同胞前往台北和高雄;廈門從此成為兩岸春節包機直航的航點。
回到1980年元旦,那一天的台灣海峽風平浪靜。但是,一個命令已經下達,駐廈海陸空三軍緊急集結,沿海所有炮群進入戰時戒備狀態。下午兩點,汽笛聲中,一艘叫"鼓浪嶼號"的客輪從廈門客運碼頭駛出;它將穿過台灣海峽前往香港,這是建國後的30年來,第一次有客輪進入這片危險的海域。一切都有可能發生,因此在這條擁有2000個艙位的客輪上,當時只有5名乘客;鄭燦榮就是當年船上的大副。"鼓浪嶼號"有驚無險,平安穿越了台灣海峽,一次看似平靜的商業試航,預示著兩岸關係的方向。25年來,廈門一直在這一關係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就在這一年的10月7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在廈門湖裏的2.5平方公里範圍內,設立廈門經濟特區。1984又批准將廈門特區的範圍由湖裏擴大到全島的131平方公里。中央1985年的85號文件説,"廈門特區擴大到全島,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是為了發展東南經濟,加強對臺工作,統一祖國大業作出的重要部署。"特區因臺而設,廈門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