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棠溪劍廠的工人又一次掄起了大錘,就像2000多年前戰國時代這裡的鑄劍大師們一樣,一錘一錘的煉打寶劍。此刻每一錘落到劍條上,他們的心都要顫動一下,因為任何一個細節的疏忽,就會使打造寶劍的夢想化為泡影,他們無法忘記那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名譽保衛戰。
這個名譽來自於歷史。司馬遷在他的史記裏,列出了當時天下的九大名劍,棠溪、墨陽、合伯名列前三名。這個排名被後來的很多史書所引用。而居於首位的棠溪劍就是産自於河南駐馬店的西平縣。但是司馬遷和後來的很多史學家並沒有解釋之所以如此排名的理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西平一帶的人們就開始開採鐵礦石,進行冶煉,然後將它們打造成兵器,送到戰場。
説到劍,人們的腦海裏肯定會浮現出武俠小説裏劍舞長空、劍花飛揚的瀟灑身姿。而追風九式、辟邪劍法也早為人們耳熟能詳。
這是在西平出土的戰國時期青銅劍。雖然劍柄已經殘破,劍條斑駁不堪,但是經過千年的埋藏,還大致完好,這是因為青銅器氧化後常常在表面形成了一層氧化層,就像保護膜一樣,而同時出土的鐵劍卻因為缺乏氧化層的保護而腐蝕殆盡。
戰國群雄爭霸天下、逐鹿中原,劍成為軍事實戰中制勝的關鍵武器。誰擁有更強大的武器,就意味著誰將擁有天下。這時,西平崛起了。一時之間,西平一帶在當時號稱天下第一兵工廠。
咱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冶爐城北城墻的位置。北城墻現在的殘高大概有7米多,原來比這個高得多。這是後來人為破壞以後的殘高。再往西邊走一點的這個豁口,就是當時這個北城門,你過來看一下。這個東西寬是21米,這個就是北城門的位置。
冶爐城雖然不大,但是它的管轄範圍是相當大的。這周圍三十多平方公里,大大小小有七個鐵礦。
曾經結實的夯土城墻已經雜草叢生,兩千多年前輝煌的冶鐵鑄劍文明難道消失了嗎?人們開始懷疑史書上的記載。直到1958年的一天,西平人在開挖水庫的時候,突然從地下陸陸續續挖出了一些圓柱形的怪物,三四米高,既不是石頭也不是鐵塊。因為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所以被就地掩埋在了庫區裏。只有一個因為不影響庫區施工,被扔在了原地。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個僥倖留下來的怪物,揭開了西平冶鐵鑄劍文明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