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這座城市叫做駐馬店,到今天,這個名字已經伴隨著城市走過了百年曆史,然而,這幾年駐馬店人有一個強烈的心願,就是想把叫了一百年的駐馬店改成天中市,説到駐馬店的由來就不能不説這條貫穿中國南北的京廣鐵路,一百年前,正是它的修建把一個本不知名的小村落叫得名揚天下,鐵路的修建也改變了這地方千百年傳承的文化格局,鐵路的修建使南來北往的人們認識了駐馬店,但是駐馬店人為什麼要把一個耳熟能詳,早就印在人們心裏的名字改了呢?
黃淮學院教授郭超:“你看我身後這個村莊就叫苧麻村,根據史料記載在明代的時候它就是非常普通的一個村莊。那麼後來呢,由於京漢鐵路的修建,在這個鐵路修建以後需要在遂平和確山縣之間修建一個車站。經過考查呢,就在選址的時候就把車站選在這裡,所以就根據苧麻這村莊的名字把它取名為駐馬店。”
在駐馬店昔日的苧麻村早已看不見蹤跡,然而,走在街上以駐馬店命名的店面很少,除了一處賣胡辣湯的小門臉上寫著駐馬店總店,更多的店面卻都是以天中命名的,駐馬店人為什麼對天中這麼情有獨鍾呢
駐馬店市民:“我們天中山在過去,應該是在好像是過去。它應該屬於中國的中心吧?叫天中就好像一個圓,它有一個圓心吧這是最中心。大家都感覺到,可能無與倫比的地方吧!”
駐馬店的百姓把這座城市叫做天中,它的出處從何處來的呢,天中又是什麼意思呢,難道這座位於中原的城市,真的是中國古代的中心嗎,沿著京廣線我們來到了位於駐馬店40公里外的汝南縣,久負盛名的天中山就座落在這馬路邊上,走進大門,首先看到的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的天中山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來到天中山旁著實讓我們驚呀,這是山嗎,從山底走上山頂最多不過10幾秒鐘,難道駐馬店人引以自豪的天中聖山,就是這麼一個土包嗎,山頂上的石碑當地人説,這是當年周公尋找禹洲的中心在這立下的標記,然而,如果沒有山頂上雕刻著的周公測景臺記的碑文, 真的很難讓人想到在這天中山背後,還有一個人們傳承了幾千年尋找天中的傳奇故事。
南陽師範學院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江風教授:“天上的群星,都是圍繞著北極星在轉,那麼每天都在轉每天都在轉。那於是它覺得它非常神聖,覺得這北極星呢,就是萬事萬物的動力。歷代統治者認為,這君權是神授的,是從天上來的。帝王都是天子,是老天爺的兒子下到民間,來代替他們來執行政務的,由此産生一種崇拜叫北極崇拜。所以説中國人從上古開始起,就非常注重土中的選取。”
今天在天中山周圍除了一個小村子,已經看不到古時候的遺跡,,西周初年,周公在營建東都洛邑時,曾派人到各地用土圭測影的方法,觀測天文地理現象,當時人們發現夏至這天太陽照在地上,人的影子很短而天中山上日表的影子,投到圭座上正好五寸長,而地上竟沒有了影子,沒有影子的地方不就是天中嗎. 在中國歷代的史書典籍中,對汝南天中山幾乎都有詳細描述和記載
南陽師範學院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江風教授:“詩經小雅裏有一篇叫天保,上天的天保護的保,這個天保剛才我們説了,天保就是這個都城的意思。我們平常那個傘,傘上面那個頂上面那個叫保鬥,頂上那保鬥,保鬥在傘的中央,就好像天上的北極星,在天的中央一樣。那麼這次測影所建成的城周建成以後大家高興的不得了,我們的天保定了以後,我這國家就像月亮週而复始,就像太陽週而复始,就像南山的壽命一樣, 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這塊石碑上記載著周公旦當年尋找天中的過程,歷史上的周朝曾經發生過數次叛亂,當年周公旦在反思之後,認定只有找到天中,才能安定天下,就在這個地方人們發現太陽在南邊時,土圭的影子很短,天氣就熱,太陽轉到北邊土圭的影子變長,天氣就冷了,這裡是天中嗎,探索的過程經歷了幾年時間。
南陽師範學院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江風教授:“那邊有張圖,這圖呢就很能説明,關於地理考察的一些問題,伊河洛河和劍河,也就是現在我們現在,這個中州洛陽這一塊,就是這次考察定的。就是詹與伊洛無遠天適,汝南這個地方。作為天中的傳説,時間很久了,從唐代的資料,一直到明清的資料,有很多東西。那麼現在我們可以來看看縣誌,我們現在看這本縣誌是清代嘉慶年間修的一個縣誌,在這個序當中説的非常清楚,説汝寧房心分野,古星官土圭測景,淮此地為天中。這幅禹貢九州圖據説是魯班刻的,它恐怕是中國最古老的地圖了,大禹時期的九州,豫州的位置就居於九州之中,千百年裏這裡孕育了燦爛的中原文化,從大禹時期開始,歷代君王曾在這裡進行過廣泛的地理調查,希望能夠找到感通上天的土中,尋找土中是歷代君王的頭等大事,君王們希望祈求上天獲得神權,同時,尋找土中還有更實際的作用那就是為了立法,通過立法來確定疆域建造都城,幾千年裏尋找到土中的故事一直在這片土地上流傳到了今天。”
這座城市就是天中山所在的汝南縣城,據《尚書 禹貢》記載,禹分天下為九州,豫州為九州之中,汝南又在豫州之中,所以在汝南城北,聚土壘石,以標天中。從秦代開始這裡就是豫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座無影塔始建於北宋時期,據説當年周公旦在測定天中山是地上土中以後,開始在天中山正南大規模建造城池,到了北宋時期為了傳承這裡是天下之中的特殊地位,人們又在這裡建起了一座26米高的磚塔
南陽師範學院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江風教授:“這個塔本身也就證明了,它是一個呼應我們天中山的,很有力的一個證據,因為這個時候它也沒有影,不僅是它旁邊的天中山,天中山那個表它沒有影,這地方它也沒有影。我們看清代包括清代晚期,很多文人的東西,它都是以這個天下之中,它代代相傳,這個東西它是一脈相承的。從上古到後來,中國文化這樣一個觀念,一直是在承傳著。”
然而真正讓天中山名揚天下的並不是高高豎起的無影塔,除了百姓們的世代傳承之外,真正讓後人難忘天中山的是天中山這三個字的作者顏真卿,天中山是這位唐代大書法家在生命中寫下的最後三個字,顏真卿為了使唐朝的政權免遭分裂就是在這塊土地上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一千五百多年過去了顏真卿寫下的石碑一直靜靜的立在這裡,當年在李希烈的威脅利誘之下,顏真卿堅貞不屈。就在被殺死的前一天晚上顏真卿還在痛斥李希烈的叛亂行徑,這在當時轟動朝野,人們從此記住了天中山這個地方,千百年裏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追尋著顏真卿寫下的天中山,走進了汝南城,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今天留給人們的只剩下了這古老的城樓,據説當年周公旦在確定了天中山的位置之後,就開始建造這座都城,幾千年過去了,從這古老的城樓還能找到一些天中的印記。
南陽師範學院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江風教授:“我們看城摟上寫了兩個字拱北,天中山就在北門的正北面,這個拱北和天中山就類似于群星拱北極的那麼一個格局。我們的古人當時定了天中以後就是要在人間建立一個類似于上天群星拱北極格局的一個城市,也使人的生活空間更神聖化,更有益於他後世子孫的繁衍,這城市它都是講格局的。後來我們城市的中軸線就是從這樣的思想中逐漸的衍化過來的。所以這拱北門有著很深的文化意韻。”
在豫州中心建造的這座都城,完全是依據君王找到土中後的思想選址建造的,整座都城講究天心地膽的建築格局,這也是中國都城建築佈局最初的雛形,歷史記載汝南東南是銅柏山,西南是伏牛山,都城就建在兩山環抱之中,這種建築格局影響到了中國以後幾千年的都城建築形式,在都城的外圍一條汝河環抱著都城,隨行的專家説,今天的北京城,假如景山是天中山的話,那麼故宮天壇也是在南面,北京城外同樣有護城河環抱,中國的大多數城市都是外城環水,內城中軸線的建築模式,天中山就是地上的座稱,從唐代開始汝南城裏建起了規模宏大的寺廟不知是巧合還是寺廟的主人傳承了中國古老的建築形式,汝南寺廟的建築格局就像是濃縮了的汝南城,儘管史書中並無考證,然而,它又實實在在的影響到了駐馬店的文化宗教和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
南陽師範學院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江風教授:“在天中這個地方,天中山正南面有一個縣叫正陽縣,正陽縣和天中山形成了一條在子午線上一個正南正北的一個關係。這樣的話再一次從大的地旺上,從汝南郡這個地旺上再一次的呼應了。它的這樣一種天心地膽的位置,古來的時候這一塊就有很多的寺,像剛才我們這邊上的悟穎寺。歷史上從明代開始也都是有寺,現在法海寺就在這個地方,那麼他們選取這些地方就是考慮到它特殊的神聖的地理位置,水和人的這樣一種感覺。”
古老的汝河已經流淌了幾千年,走在汝河的河堤上專家告訴我們,這條河在流經汝南縣城的時候形成了金龍環抱的格局,這是人們追求祥和平安富足的一種心願,今天站在汝河岸邊已經看不到古時的繁榮景象,只有古老的河道還能依稀感受到昔日古城的蹤跡。
從這座土包穿過的公路連結南北,貫穿駐馬店全境,如果沒有當地的專家指點,很難讓人看得出這座土包居然是古道國的遺址,從大禹到秦統一之前,在駐馬店分佈著許多諸侯小國,道國就是其中的一個小國,當年的道國只是周公的一個封國之地,在確立了天中之後,隨著都城的建造,從汝南到道國這條路起什麼作用呢,在那群雄割據的年代這樣的一個小國和這條路有什麼關係呢?
這條路修建的準確年代已經無從考證,從古道國城址下出土的文物,經專家考證後認為,儘管周朝有不少小國,土中確定之後汝南成為了中心城市,道國歸順周朝,並且負責管理這條道路,在貫道南北的這條要道上曾經歷過非常繁榮的景象,今天隨著駐馬店城市的發展,汝南這座曾經的中心城市慢慢的被駐馬店取代了,然而天中的概念在歷經千年之後卻融進了百姓的生活裏 ?
從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這條京漢鐵路開通到今天已經過去百年,一百年之後,同樣是沿著昔日的中州古道,後人又修建了京珠高速公路,駐馬店人説一百多年裏得有多少人到過俺駐馬店, 天中山和駐馬店的關係也讓當地的百姓解釋了一百年,天中山、汝南城、中州古道的古老傳奇故事,伴隨著這條貫通中國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傳遍了全國,千百年裏天中深深的融進了百姓的生活裏,在駐馬店報紙上,電視裏,天中是最時髦的字眼,這幾年還有不少百姓上書市政府希望能把駐馬店乾脆改成天中市。
從周朝開始幾千年來,由於交通的便利,不少文人雅士來到這裡講學尋古,文化的興盛和繁榮讓這座城市有著很強的包融性, 在駐馬店老百姓最喜歡説的一個字就是中,百姓們説河南人都愛説這個'中'字,這'中'就起源於咱駐馬店,今天伴隨著駐馬店經濟的發展,'中'字帶給人們的早就不是一個地標的簡單概念了,今天不少人從天南地北走進了這座城市,它使駐馬店融進了更多的文化元素。
今天,昔日的中州古道一部分被水庫淹沒了,就在被水淹沒的這段路上,當年的董永和七仙女相遇,給後人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或許再過千年在這塊土地上還會産生流傳千古的故事,一座天中山孕育了一座城市,一個遠古的傳説讓駐馬店人一代代傳承到了今天。(編導馬翔宇 林庚 攝影孫主 林庚)
責編:郭翠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