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走遍中國宿州》漢畫像石之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23日 15:24 來源:CCTV.com

   

    在位於安徽省宿州市蕭縣西面五公里的靈山。2006年8月,蕭縣博物館會同安徽省考古所對這裡的一座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而就在不久前,這座古墓險些被盜墓賊盜掘,幸虧被當地農民及時發現,蕭縣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很快趕到了現場。

    蕭縣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在盜洞的周圍發現了散落著的鐵鍬、水桶、繩索等工具。盜墓賊正是想利用這些工具,把古墓裏淤積的夯土運到空地上然後實施盜掘。由於靈山古墓處於蕭縣虎山漢墓群之中,因此考古人員推測靈山古墓很有可能是一座漢墓。

    近年來,為配合連雲港至霍爾果斯、合肥至徐州兩條高速公路的建設,蕭縣文物部門在境內發現了大型漢墓群十處,發掘漢墓近五百多座,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尤其是出土了一批堪稱稀世瑰寶的漢代畫像石刻,在中國考古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畫像石又叫石刻壁畫,是中國最早的浮雕藝術。蕭縣的漢代畫像石刻開始於西漢晚期,興盛于東漢,但隨著東漢的滅亡,蕭縣的畫像石刻也隨之消失了。近年來,隨著考古的不斷發現,人們不僅又看到了這些精美的漢代雕刻藝術,而且從這些珍貴的漢代畫像石刻上,專家們發現了許多早已經失傳了的漢代文化。

    蘇肇平,中國漢畫學會會員,蕭縣博物館館長,多年來一直潛心於蕭縣漢畫像石刻的發掘和研究工作,並著有《漢石刻藝術》一書。威武強壯的武士手中拿著的兵器叫鉤鑲,是漢代主要的作戰武器之一,但這種武器已經失傳了近兩千多年。

    由於畫像石刻數量之多、分佈之廣、雕刻之精美在國內都十分罕見,因此許多盜墓賊才將黑手伸向了這裡的漢墓。順著盜墓賊留下的盜洞,蕭縣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對靈山古墓進行了考察。他們發現,盜墓賊只是在墓室的上方鑿開了一個圓形豁口,並沒有真正進入到靈山古墓的墓室裏。也正是這個墓頂上方的圓形豁口讓考古人員興奮了起來,原來這個鑿開的豁口正好在墓頂上,根據墓頂上方的石板可以判定,這是一個純石室墓。而這種墓葬結構與蕭縣出土漢代畫像石刻的漢墓十分相似。 那麼靈山古墓會不會真的是一座漢墓呢?它會出土許多珍貴的畫像石刻嗎?

    蘇肇平館長2004年用DV攝影機拍攝了一段影像資料。當時在蕭縣聖泉村的一個建築工地上,村民們無意中挖出了一座漢代墓葬,隨後蘇肇平帶領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對漢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在那次的漢墓發掘中,一共出土了23塊珍貴的漢代畫像石刻,其中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的就有8塊之多。在蕭縣博物館,我們見到了這些珍貴的漢代畫像石刻。

    伏羲和女媧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兩位非常著名的神。傳説伏羲發明了漁獵工具,發明了八卦,而女媧更是神通廣大,既補天,又造人。由於他們能再造生命,因而受到渴望長生不老的漢代人的特別尊崇。在蕭縣漢代畫像石刻中,我們看到了許多鱗身、蛇軀的伏羲女媧圖案,他們或站立、或交尾。

    經過幾天的發掘,靈山古墓的發掘現場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情況。考古人員在緊挨著墓葬的西側,發現了一個四米見方,用碎石塊壘砌的堆積層,它與周圍的夯土堆積層有明顯的不同。如果這個用石塊壘砌的堆積層是一個陪葬墓的話,那麼考古人員正在發掘的靈山古墓就很有可能是一個墓葬群。為什麼宿州的蕭縣會發現如此眾多的漢墓呢?

    蕭縣古稱蕭國,漢代屬沛郡管轄,是漢王朝開國皇帝劉邦的祖籍地,也是兩漢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漢王朝建立後,劉邦採取了修養生息的政策,出現了封建時代少有的繁榮景象。加上蕭縣地理環境優越,一時間厚葬之風興起。

    在相距蕭縣不遠的宿州市埇橋區褚蘭鎮,一座東漢時期的貴族墓葬便座落於此。它是迄今安徽省發現規模較大,保存比較完好的漢代畫像石墓葬。因墓室的畫像石上刻有“九女舞蹈”的圖案,當地百姓便稱之為“九女墳”。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九女墳畫像石刻的保護和研究工作。穿過墓門,我們進入到了九女墳墓葬的前室。前室是一個南北長3米多,東西寬近2米,高2.7米的橫長方形。在前室四週的墻壁上我們看到了大量精美的漢代畫像石刻,再現了墓主人生前的許多生活場景。

    在拍攝完九女墳返回蕭縣的途中,我們在當地五柳景區一個農戶的院落裏稍作休息。但我們卻驚異地發現,我們坐的石凳竟然就是一塊漢代畫像石刻。主人告訴我們,他家後面的竹林裏還有一塊。輔首銜環是漢代畫像石刻比較常見的一種圖案,它是由饕餮逐漸演化而來。饕餮是一種中國傳統的神獸,因為這種神獸兇惡、貪婪,所以一般讓其銜環,作為鋪首置於大門上,用以驅邪。其實漢代畫像石刻中的鋪首,往往綜合了許多獸類的特徵,在此基礎上進行誇張變形,造型既像牛,又像虎,面目兇惡,非常可怕。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護神。現在民居中常見的虎頭門環正是這種文化因素的延續。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掘,考古人員判定幾天前發現的,用碎石塊壘砌的地方並不是一個小的陪葬墓,靈山古墓是一個墓葬群的假説被排除了。就在考古人員失望的同時,他們在靈山古墓發掘現場東側,距離地表一米深的地方又發現了一個古代盜洞的遺跡。在考古界有“漢墓十室九空”的説法,難道靈山古墓在古代就已經被盜掘過了嗎?

    2006年8月,蕭縣舉行了一場大型的書畫筆會,參加者有幾百人之多,上至七八十歲的老者、下至六七歲的孩子,大家紛紛揮毫潑墨,一張張各具特色的書畫作品躍然紙上。1992年,蕭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第一個“書畫藝術之鄉”。這裡不僅因為出現了一批書畫大家,而且研習書畫已經成為當地的一種時尚。在蕭縣,許多年輕人結婚,書畫成了不可或缺的嫁粧。這裡的農村甚至開出了書畫超市,書畫與日用品一起擺上了商店的貨架上。為什麼蕭縣的書畫風氣會如此之盛呢?

    祖愛民,國家二級美術師,蕭縣書畫院院長。祖愛民擅長畫馬,他畫的馬豪邁奔騰、狂放不羈。祖愛民告訴我們,是漢代畫像石刻那種誇張寫意的風格和粗曠抽象的美,給了他創作的靈感。

    在蕭縣漢代畫像石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種誇張、寫意的石刻作品。車馬出行便是其中之一。

    半個多月過去了,考古人員在距地表七米的地方終於挖到了墓頂。經過清理,考古人員並沒有發現古代盜洞的蹤跡。這讓考古人員又興奮了起來,難道古代的盜墓賊並沒有真正挖到靈山古墓葬?那麼靈山古墓會不會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

    粗曠、寫意是蕭縣漢代畫像石刻的風格,正是這種風格影響了一位位從蕭縣走出來的藝術大師。劉開渠、朱德群就是其中的代表。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天安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它正面的三塊主體浮雕,就是由著名的雕刻藝術大師--劉開渠在1956年創作的。而現今居住在法國的朱德群老先生,則是目前唯一一個在法國任法蘭西院士的中國畫家,他的畫被稱為法國“先鋒派”的代表。

    蕭縣漢代畫像石刻內容豐富,取材廣泛,雖然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有的已經殘缺不全,但透過這些精美的石刻藝術作品,我們依然能夠看到漢代先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為我們研究漢代的風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提供了有力的佐證。蕭縣漢代畫像石刻雖然消失了,但雕刻的傳統卻依然在延續。走進蕭縣縣城西南這間不大的院落,叮叮噹當的聲音不絕於耳。眼前這位正在雕刻的老人叫梁興漢,今年已經71歲了,他從小就喜歡書畫藝術,離休後收集了全國許多名人的書畫作品,並把它們一幅幅都刻在石頭上。

    就在我們即將結束對梁興漢老人的採訪時,靈山古墓的發掘現場突然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靈山古墓的墓門找到了。我們隨即趕到了發掘現場,在蘇肇平館長的帶領下,我們沿著竹梯下到了古墓的底部,然而意外的情況出現了,靈山古墓的墓門上並沒有漢代畫像石刻。

    既然不是漢墓,那麼這座靈山古墓到底是什麼年代的墓呢?這扇塵封了多年的墓門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呢?墓門終於打開了。走進古墓,我們的心中仍是懷著一份期待,希望出現一些意外,然而在墓頂和墓兩側的石板上,並沒有出現我們期待已久的畫像石刻。相反,在靈山古墓的墓室裏卻發現了一些散落的棺釘和碎石塊,考古人員之前一直擔心的推斷終於得到了證實,靈山古墓確實已經在古代被盜掘過了。

    在隨後的清理中,蘇肇平在墓室裏發現了一個唐三彩的碎片,他推斷,靈山古墓很可能是一座唐代墓葬。在蕭縣已經發掘的眾多古代墓葬中,從來沒有發現過唐代墓葬。如果靈山古墓真的是一座唐代墓葬的話,那麼墓室裏沒有畫像石刻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東漢滅亡以後蕭縣的畫像石刻也隨之消失了,這至今是一個謎。

    就在我們這一期節目製作完成時,靈山古墓的後續發掘清理工作仍然在有序地進行當中。雖然這次發掘沒有找到我們期待的漢畫像石,但靈山古墓的發掘,或許能為我們解開蕭縣漢代畫像石刻的消失之謎,提供一些有力的證據。 (編導:李毅 攝像:薛雷)

責編:郭翠瀟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