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走遍中國]邊城故事——河口河口之淘金日記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01日 15:38 來源:CCTV.com

    從昆明出發走了八個小時的山路,這讓人感覺到似乎正在遠離繁華,然而我們的目的地卻是雲南省連接越南最重要的貿易口岸,河口縣,據説那裏已經有上百年的邊貿歷史,那會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

    十年前中央電視臺邊疆行攝製組在河口拍到了剛剛興起的邊民互市,也叫越南街,在那裏人們對內地見不到的越南土特産和邊民巨大的自行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今在這個國家級的口岸又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十年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每天早晨八點守衛國門的戰士都要在這裡架起一道警戒線,因為緊接著將有上千人涌向這裡,這是雲南省河口縣中越邊防獨特的風景。

    他們來自越南北部重鎮老街古柳等地區,許多人負重超過四十公斤,另一些則攜帶著超大的編織袋準備滿載而歸。他們的目的地是哪,又是什麼吸引他們奮力奔跑,在河口,上了四連山上就能看到兩岸發生的一切,紅河與湄公河的交接處,中越兩國的三個城市相依相伴。

    正是因為這三個城市已都是沿河而建數百年來他們就有了隔不斷的聯絡,河口許多家庭都有親戚在對岸。

    在近一百年來兩岸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這主要是因為河上出現了兩座橋,十年前當中央電視臺邊疆行攝製組來道這裡的時候,南溪河上只有一座鐵路橋,火車汽車自行車和行人都從這個橋上通過,一個載重超過五百斤的自行車倒在橋上,火車不得不停下來。

    為了解決這個尷尬局面中越兩國合作建起了公路大橋,但是隨著這座公路大橋的通車一個奇跡誕生了。這裡每天有兩千人次的邊民通過而他們攜帶的貨物卻超過二十萬公斤,也就是每人次攜帶的貨物都有近兩百斤重。而且他們還要爭取多拉快跑。

    在菜市場裏我們發現了這些來得最早跑得最快的越南邊民,他們常常販運的是大蔥,芋頭,水果,除此之外則把越南風味的小吃帶到了這邊來,常用水果和香料調製,口味一般都是酸辣。另一些人則在本地批發了蔬菜轉售。

    不過越南人最集中和商品最有特色的則是著名的河口越南街,剛開關半個小時我們來到越南街鋪面就已經擺好了,看來這裡的商人也跑的不慢,這裡的兩百多越南商戶經營著數千鐘越南商品。百分之九十的越南邊民都住在對岸白天到這裡做生意,雖然辦一個暫住證就可以在這邊居住,但他們覺得費用太高。

    雖然劉桂華每天還得往返奔波,但她的生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進展,比起十年前和二十年前越南街發生了兩次飛躍。廖繼文先生還清楚的記得二十年前越南街誕生時奇特的過程。

    十年前當我們邊疆行攝製組來到河口越南街的時候,這裡已經有了簡易的木棚,雖然到處漏水但是邊貿畢竟不用再偷偷摸摸的進行,劉巧霞正在賣草編,那是他的資金只有現在的五分之一,而那時整個越南街的商品種類也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

    在越南街我們發現一個奇特這些生意人中婦女佔到了九成,這是為什麼呢?

    越南婦女的勤勞聞名於世,她們在生意場上的精明果斷也不亞於男性,許多人從小生意做成了大老闆。不過在這方面河口的婦女也不甘落後,劉巧霞就是從擺攤賣電池開始發展成為如今資産過億的大商人,她操著流利的越南語活躍于礦産,地産,咖啡,電氣等領域。

    因為很多越南朋友支持使得她做邊貿生意頗為順手,但是她仍然記得十年開始做電器出口時痛苦的經歷。

    在越南人們把搭客的摩托車稱為抱抱車,它是越南北部山區重要的交通工具,,劉巧霞永遠忘不了,那些乘著抱抱車在山間奔波的歲月。

    正是由於近十年的開拓,中國的電氣走到了越南哪怕是最偏僻的山鄉,在古柳市的批發市場裏我們看到非常熟悉的場景。

    古柳市場成為越南內地遊客最喜歡光顧的地方,同時,更多的越南人加入到了邊貿的大軍,在河口口岸,每天有三千人次往返,而數以百萬元貨值的商品就是通過這種加重的自行車帶到兩岸。

    在眾多的土特産中劉巧霞看中了越南的咖啡,喝咖啡在越南是非常大眾化的一件事,但是鄰居的這種喝法與中國人很不一樣,從容器裏滴出來的咖啡又濃又苦中國人多數難以接受。但如果與中國産的小粒品種相混合則變得醇香而柔和,這裡藏著一個難得的商業機會。

    這種兼有中越兩國血統的咖啡味道不錯而且很經濟,很快就打入了中國市場,劉巧霞從咖啡裏淘到了第一桶金。

    在河口最早承擔對越邊貿的是馬幫,數百年的時間裏兩岸就是通過這種交通工具互通有無,尤其是一種雲南産的煙絲是越南的少數民族的必需品,。

    不過1910年中國第一條國際鐵路結束了馬幫隊的使命,這就是從越南西貢通往昆明的窄軌鐵路,這條鐵路比中國內地標準鐵軌窄三分之一,速度只能控制在每小時三十公里以內,因此失去了今天的旅客,但是半個世紀以前它卻是雲南人去往中國內地最重要的交通線,廖繼文先生仍然記得七十年前聶耳從昆明去上海特殊的行程。

    有了這條鐵路河口成為邊貿的重鎮,很多的越南人開始從不同省份到河口來淘金。開始了他們特殊的生活和追求。

    在越南街的市場裏劉桂華能夠看到越南的電視節目,這是她生活裏主要的娛樂,她節衣縮食主要是為了即將念大學的女兒。

    每到週末,越南老街都有許多學生排隊等待出境,他們要見識一下中國是什麼樣子。

    中國熱帶動了越南的漢語學習,在老街和古柳有很多像這樣的漢語培訓班。

    這裡出來的學生兼通中越文化,在老街可以得找到一份月薪相當於上千元人民幣的好工作,他們給邊貿帶來更多的溝通與理解。

    十年前當邊疆行攝製組來到河口越南街的時候,發現越南邊民的生活非常不便,由於身份的問題和經濟差距他們的住房,子女就學都遇到很大困難。

    十年後當我們再次來到這裡時發現巨大的變化,首先他們做飯從容的多了,如果想做一個越南菜在大樓裏就可以買到全部地道的越南調料。另外樓上則是可以租住的寓所。

    不過對於越南家庭來説他們更關心孩子的就學問題,因為兼通中越語在越南會有非常好的就業前景,所以家長都踴躍的送孩子來這邊讀書,在河口很多學校都收越南學生而且還給一定的優惠,一些越南內地的百姓為了讓孩子從小能接觸到漢語也把孩子送來這裡讀書,另一些孩子雖然在越南讀書,但是寒暑假可以到這邊來補習漢語。

    劉桂華也在為兩個孩子到中國讀書做著積極的籌備。

    買書學自己學很方便我的姑娘過這裡就給她學每家每戶都有這樣的書,孩子們都要學,教得很多。在我們老街晚上也是有教,白天也是有教。

    如果生了病越南人最喜歡去的是河口農場醫院,據説他在越南內地都赫赫有名 。

    為什麼這樣一個規模並不大的農場醫院會吸引這麼多越南人呢?

    在這裡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越南語的標誌,數以百計的越南人在各科室等待診治,而看病的醫生則都配備了越語翻譯。據説只要辦一個證看病期間在河口的交通和吃飯就都解決了。這些情況被越共中央青年報報道了以後來自越南各地的人更慕名而來。

    ----對面是越南的什麼地方,是越南新開發的一個叫做金城屬於越南新開發的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就是我們都可以過去做生意,它那個區域裏面就不用上稅,免稅區。

    雖然還沒有開張兩岸商人已經躍躍欲試,在開發區對岸中國一側幢幢商住樓已拔地而起,其中有一棟就是劉巧霞的作品。

    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又會有一座大橋貫通兩岸,那時將有更多的機會帶給河口,而淘金者一定也會更多。

    編導:陸鏑 攝像:陸鏑 畢英漢 胡鵬浩 出鏡記者:張麗

責編:郭翠瀟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