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走遍中國]邊城故事——圖們要塞圖們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01日 14:56 來源:CCTV.com

  
    二十四塊歷經千年的巨石;一個只存在了19年的古代王國;一座百年老屋背後的民族遷移史;兩座承載過屈辱歷史的橋梁;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敬請收看《走遍中國》《邊城故事》系列之《要塞圖門》。

    9月5日,《走遍中國》欄目《邊城故事》攝製組從北京出發,來到了位於中國東北邊陲的邊境口岸城市——圖們市。

    圖們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境內,它瀕臨圖們江左岸,與朝鮮北部的穩城郡南陽市隔江而望。

    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這裡成了重要的戰略要地,“圖們”一語源自滿語,翻譯過來就是萬水之源的意思。

    群山環繞的圖們市面積雖小,位置卻十分重要,公路和鐵路直通中國內陸、朝鮮和俄羅斯遠東地區,是名副其實的國際交通樞紐,如此狹小的地區為何會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這成了我們此行想要尋找的答案?

    來到圖們的人們,必然要去的一站就是矗立在邊境口岸、象徵著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國門。穿過這座國門,一座500多米長的公路橋將朝鮮和中國連接在了一起。這就是圖們江大橋,它的橋面上有一條邊界線標誌,邊界線的這一端是中國,另一端就是朝鮮。
邊防官兵告訴我們,這座大橋和上遊的鐵路橋都是在上個世紀的三十年代由侵略中國的日本軍隊修建的。 1921年,日本佔領了朝鮮半島,並在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的東北三省,這兩座大橋以及橋上的鐵路線就是為了把從中國搶掠來的煤炭、木材等戰略物資運回日本而修建的。

    當時的圖們雖然還只是一個小鎮,但是已經成為日軍侵略中國大陸的一個軍事要塞和交通樞紐。

    如今,這兩座鐵路橋和公路橋仍然承擔著運輸貨物和旅客的使命,只是威嚴高聳的國門標誌著它再也不會被淪為侵略者手中掠奪的工具,而只會成為兩國互相貿易與友好交往之間的紐帶。

    來這裡旅遊的人們都要在圖們江大橋上拍照留念,之後還可以沿著扶梯登上國門,從這裡眺望位於圖們江另一側的朝鮮,感受一下異國風情。如果用望遠鏡仔細觀察的話,還可以看到對岸的建築物以及在街道上行走著的朝鮮邊民。

    由於只要不登上圖們江的右岸就不算越界,所以來到這裡的遊客甚至還可以坐上竹排,在圖們江上來一次漂流,領略圖們江兩岸的秀麗風光。

    在從延吉車前往圖們市的路上,嚮導提醒我們説這裡幾乎每一個村莊都有紀念碑。

    我們信步走上了半山腰的一座紀念碑,這是一座非常簡樸的紀念碑,碑上沒有留下任何名字。對於如此之多的紀念碑,詩人賀敬之曾經用 “山山金達萊,村村烈士墓”這樣的詩句來悼念七十多年前,為了爭奪這塊土地,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殊死戰鬥中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中有許多是朝鮮族戰士。

    而在距離市區不遠的日光山上,也有一座規模較大的英雄紀念碑,它的石碑上記錄了許多烈士的姓名,今年60歲的葛忠誠在這裡守候這塊紀念碑二十年了。

    在圖們市中心最繁華的商業街交匯處聳立著的一座白色高塔,與圖們眾多的紀念碑相比,除了高大以外,建築風格也顯得有些獨特,許多俄羅斯的遊客會專程來到這裡獻上一束束鮮花。

    1945年5月,法西斯德國戰敗投降。日本軍隊太平洋戰場連吃敗仗,海、空力量損失殆盡,中國軍民開始戰略反攻。為了茍延殘喘,日軍全面收縮,妄圖爭取體面媾和。

    1945年8月9日淩晨, 蘇軍百萬雄師在長達5000多公里的戰線上,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東北三省的日軍發起了強大的向心突擊。

    號稱日軍“精銳之花”的關東軍妄想退守中朝邊境,保住朝鮮,拱衛本土,圖們就成了日軍退往朝鮮的必經之路。然而,經過蘇聯紅軍的一系列迅猛攻擊,日軍轉眼間被打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為了拖延蘇聯紅軍的追擊,日軍在退往朝鮮半島之前,將圖們江上的大橋炸斷。

    如今,圖們江水依然流淌,而位於圖們市涼水鎮上的這座穩城大橋依然保留著被炸斷時的模樣。橋的對面就是朝鮮最北端的城市穩城郡,從這些傾斜在江水中的鋼筋鐵梁可以想象出當年的戰爭是何等的殘酷與壯烈。站在斷橋上,還可以眺望到圖們江的另一側有一座高聳的紀念碑,那是修建在朝鮮境內的金日成過江紀念碑。

    當年,這座被炸毀的橋梁並沒有能夠阻止蘇聯紅軍的強大攻勢,在中朝兩國軍隊的配合下,日本關東軍徹底潰敗,蘇聯紅軍迅速解放了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日本也因此喪失了繼續戰爭的實力和可能。

    這座建立在圖們市中心廣場的紀念碑就是為了紀念當時曾經在這裡戰鬥過並獻出了寶貴生命的蘇聯紅軍將士而立。塔身上鑲嵌著的一塊銅匾上面用俄文鐫刻著:“光榮屬於那些把日本侵略者驅逐出圖們城戰鬥中,英勇奮戰的紅軍戰士,1945年8月17日”。

    作為一座城市,圖們市實在太小了,僅有的三條大街用不了一個小時就可以逛遍。 在這裡生活的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朝鮮族,因此,所有的店面和招牌都是用朝鮮語和漢語兩種文字標明。但是,圖們市作為要塞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

    天空中下起了小雨, 在圖們市博物館鄭館長的帶領下,我們驅車來到了距離市區約15  公里的馬牌村。在這些足足有一人高的雜草叢中,隱藏著十多塊巨石,據説,這些巨石擺放在這裡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它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

    渤海國是建立在與唐朝同一時期的一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它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深受唐王朝的影響,曾經被譽為“海東盛國”。 公元926年,建國達200多年的渤海國被契丹所滅,這些巨石會不會就是一千多年前的那些戰火中留存下來的殘垣斷壁呢?

    大多數專家認為,這二十多塊巨石曾經是某個大型建築物的基礎石,如果真是如此,那麼那個建築物應該有多大呢? 也有人認為按照當地的迷信説法,入葬途中棺材不能落地,因此這些巨石也可能是為了停放國王的棺材所放置的石墩子,到底那種説法更準確呢?

    我們尚且無法得知,但是這足以説明一千年前的圖們已經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城市規模。
片花二:一個佔盡了地勢之利的古國為何只存在了19年?一座百年老屋如何濃縮了一個民族的遷移史?請繼續收看《走遍中國》《邊城故事》之《要塞圖們》。

    在距離圖們市70多公里遠磨盤村旁,有一座叫不出名字的小山包,登上山腰向東北方向眺望,就會發現一座與眾不同的山頭,被四週山峰所環繞的山頂中央竟然有一塊凹陷下去的盆地,不知道的人會以為這是一座遠古火山口的遺跡,哪知道這裡竟然曾經是一個古國的都城所在地。

    一個只存在了19年的古國會是什麼樣子呢?可惜的是除了知道這座都城是曾經是東夏國所修建的南京以外,有關這個古國的資料寥寥無幾。進入山城的腹地,一片荒草萋萋的景象,原有的宮殿遺址也蕩然無存。 七百多年前,東夏國就是依靠這一險峻的地勢,抗擊了蒙古軍隊達19年,但最終還是被強大的蒙古軍隊所滅。原來把守城門道路的甕城現在只剩下了幾堆碎石,看來,即便是有山一樣高的城墻,東夏國也沒有能夠逃脫滅亡的命運。而從這裡出土的箭簇、擂石等戰爭遺物上似乎可以看出東夏國的武器裝備在當時來説並不是很先進,隨之而來的滅亡自然也就難免了。

    任何一座要塞也無法阻擋歷史的流淌,經歷了數百年世事滄桑的圖們地區也逐漸歸於沉寂。

    到了1644年,興起于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部落逐漸強大,在包括圖們在內的整個東北地區建立了政權,改女真為滿洲,改國號為大清。8年後,以努爾哈赤為首的大清擊敗了明朝在中原的統治,建立了大清帝國,整個女真部落也隨軍入關。

    為了保護祖先的發祥地,大清帝國將圖們江以北的長白山區做為封禁之地,不許百姓在這一地區開墾耕種,打獵放牧。於是,圖們江以北的大片土地由於無人開墾,逐漸成為荒山野嶺。

    這一封就是200年,直到19世紀60年代,由於朝鮮北部連年發生災荒,大批饑民越過圖們江,這裡才又開始有了勞作的身影。而此時,清政府面對沙俄從北侵略東北的邊防危機,也開始廢除封禁令,招募移民、開墾荒蕪的土地,以充實邊防。於是,來自朝鮮北部的移民大量涌入,同時將種植水稻的技術引入到了中國的東北地區,他們繁衍生息、辛勤勞作,也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慣,形成了中國現在的朝鮮族,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而同時移民到這一地區還有山東、河北等地的農民,一百多年來,這些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共同生活,建起了一座座村鎮,村鎮的中心就形成了現在的圖們市。

    在圖們市馬牌村的半山腰上,仍然保留著一座百年老屋,由於年久失修,這裡早已沒有人住了。從屋頂的蓮花瓦當以及它的建築風格上可以看出這是一座典型的朝鮮族民居。朝鮮族一百多年的移民史仿佛就在這裡凝固成了歷史的瞬間。

    而在這座百年老屋的下面,我們發現了與那些巨石非常相似的基礎石,這似乎可以印證那些巨石確實是某個規模較大的建築物的基礎石。

    也許正是由於圖們有著如此獨特的地理位置,在這一地區,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融就有了更多的可能和機會。

    杖鼓舞也叫長鼓舞,是朝鮮族的傳統舞蹈,圖們市被稱作仗鼓舞的故鄉,每逢重要的節日或者活動,仗鼓舞的隊伍就會出現在圖們江邊的廣場上,今年40歲的漢族人邢麗華是仗鼓舞的第五代傳人。

    除了杖鼓舞,這裡還盛行著圓鼓舞、手鼓舞、簸箕舞等等許多種舞蹈,載歌載舞已經是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寄託,在這種氛圍的感染下,我們《走遍中國》的記者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了他們的行列之中。

    現在的圖們雖然遠在邊陲,但是發達的交通和通訊將這裡和中國的其他地方牢牢地連結在一起。所以,來到這裡的人們會發現,這裡一點也沒有邊疆的感覺,歡樂祥和是住在這裡的人們最大的享受。歷史與現實的時光旅行讓我們尋找到了答案,也許只有這樣的彼此包容與和諧共處才是這裡能夠繁榮昌盛的真正原因。 

    編導  白揚   攝像 王文超     助理 鄧  靜  

責編:郭翠瀟

1/1頁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