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令50萬大軍準備征服南方百越各部。秦軍分5路南下,在越城嶺遭到南方越人的頑強抵抗,這裡山嶺險陰,水路不通,從秦國到嶺南萬水千山,軍糧運輸成了秦軍進攻的重大難題。史祿奉命在今天興安縣境內開鑿溝通湘江、漓江,連接長江、珠江水系的運河——靈渠。
靈渠在桂林市東北六十六公里的興安縣城邊,全長三十四公里,建於秦始皇執政時期,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運河之一。對中國嶺南地區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無論是靈渠的科學設計,還是它的巧妙結構,更有那精湛的工藝,對今天的水利工程建設,仍然據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對於一個修建在崇山峻嶺、河道眾多的河渠來説,開山鑿洞並不是不能做到的,問題是沒有宏觀的地理位置的把握,勘測靈渠的地理位置就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據説湘江發源於在廣西桂北的白石山和海洋山。
當我們來到白石山的水源頭村時,上天好像要證明什麼,傾盆的大雨幾乎引起了山洪。
站在水源頭村的高處,就可以看到綠色青山環包著這個保留完整的小山村,據當地老鄉説這裡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他們是從山東遷過來的,全村人都姓秦,還是隋末唐初的大將秦叔寶的後人呢。
靈渠是一條安安靜靜的小河,悠悠的渠水不停地流淌了兩千多年。如果把南嶺群峰作分界線,無論是北方的物資,還是南方的特産都是要通過它來運送的,甚至到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靈渠依然運輸繁忙。
兩千多年前,秦代工匠為了修建這條看上去似乎很普通河渠,他們卻付出了非凡的智慧,甚至生命。
南嶺兩側的大山深處河道眾多,秦朝人選擇了湘江的一處開闊水面建起攔水大壩,開一條渠向南引水進入漓江這條支流,這就是南渠。
在另一邊,工匠們引水向北曲折一段之後,再回到湘江主河道。這是靈渠的北渠,這樣就溝通了湘江和漓江。
但我們發現這並不是最短的連接方法。
其實這樣才是最短的方案,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呢?這是因為落差,在這裡湘江與漓江這條小支流的落差有七米,這意味著要見七米以上的大壩,這在當時是不可能做到的。
秦朝工程師的做法是將大壩向上遊移,這裡地勢更高些,大壩高度只需兩三米就可以了,這在秦朝是不難做到的。付出的代價就是增加南北渠的長度,不僅如此,北渠被開掘成彎彎曲曲的樣子,這無疑要使工程量大大增加,這又是為了什麼呢?
落差對於靈渠這條運河來説至關重要,直線型的渠道施工量小,但落差大,順流而下的船速度難以控制,對於逆流而上的船,上陡坡更是難上加難。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秦朝工程師將靈渠的南北渠道開成彎彎曲曲的形狀,雖然工程量加大,但落差減少,水的流速減緩,行船變得很容易控制,再容易使用和容易施工之間,找到這個微妙的平衡點,依據的是精密的測量,他們又是如何測量的呢?
面對湘江滾滾而來的江水,首先迎接的是突出在大小天平壩頂端的鏵嘴,因為它的形狀很像農田裏用的犁鏵,所以人們叫它鏵嘴。鏵嘴與大小天平壩渾然一體,起到幫助大壩分水和保護大壩的作用。
人們還在鏵嘴上建了一個小亭,上面有一塊“湘漓分派”的石碑。於是就有了“三分漓水,七分湘”的説法。
大小天平壩是靈渠主體工程之一,也中國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跡。
天平壩不是通常的一字形大壩,而是一個人字形的大壩,就是這個巧妙的設計將撲面而來的江水的正壓力變成了側壓力。在大小天平7:3的等分比例下,江水也按這個比例被分開。
但是,大壩下面是十幾米厚的卵石層,如果大水不斷的衝擊壩基,就會掏空大壩下面的卵石層,大壩也會在轉瞬間崩潰。這又該如何處理呢?
今天的辦法是,清楚這層疏鬆的卵石層,找到十幾米以下堅硬的岩石層,在這一層打入鋼筋,澆築混凝土打造壩身,建造高達十幾米堅固的大壩。然而兩千年前,秦朝人是無法這樣築壩的,那麼兩千年前,秦朝人是怎樣建壩的呢?
你看,這很像是古人蓋房子的方法,松木樁就是頂梁柱,利用“水泡千年松”紮實穩固的特性,在大壩下面打成排樁,使它能夠牢牢抓住下面鬆軟的鵝卵石層,眾多的松木樁形成了牢固的壩基,或許這就是大壩歷經千年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的原因吧。
當漫過堤壩的洪水繼續衝擊壩面時,秦朝人除了採用燕尾槽將壩面上的石板一一銬牢外,還用這些石片插成倒魚鱗的方式抗擊洪水的衝擊。
秦堤,通常是指從分水塘到栗家橋的一段河堤,長約一里。它是南渠與湘江故道的隔離堤岸,就是在這兩個水道間,堤岸很窄,水位卻相差高達七米。
相傳,在竣工的時候,南渠的這段秦堤就曾兩次神秘的崩潰,而兩位修堤的工程師也因此相繼被殺,傳説他們是結拜三兄弟當中的大哥和二哥,最小的兄弟李工匠查明原因,而造成崩潰的罪魁禍首是江中的一條惡龍,於是他在神仙的幫助下,用巨石壓服了惡龍。
惡龍的故事只是傳説,但秦地在歷史上曾屢屢絕堤,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修堤成功的李工匠,不願獨自接受榮譽,因為無法抑制心中的思念,李工匠在渠邊自刎。
現在我們看到的“飛來石”據説就是“神助石”,它是靈渠邊唯一一塊與基地相聯接的石頭,“飛來石”抵抗了大水帶來的側壓力,保證了靈渠的暢通。
一件千古的傑作,能夠讓人驚嘆不已,而藏在這千古靈渠後面的故事,就不是三言兩語能訴説清楚的。是修建靈渠的先賢們,用他們的聰明才智造福了後來的人們。今天,這片由靈渠而形成的秦文化廣已經成為了人們休閒健身的好地方。
每天早晨,興安人都會自發地來到這裡,或舞或蹈,盡情地享受靈渠帶來的安逸和祥和。
建造靈渠前後大約用了4年的時間。今天慕名而來的各國遊客用帶有不同地區文化的目光和各國豐富的語言來審視、描述他們所見到的這一偉大的水利工程。
據説,當年活躍在靈渠航線上的人們大多都曾經是秦朝軍人的後裔,到了唐朝,隨著社會的發展,南北交往的增多,商業目的盛過了戰爭目的,靈渠也由此轉變。
無論是南來還是北往的船隻,在靈渠上都必是逆水而上,一旦繞過鏵嘴就順水而去了。
每年深秋時節,靈渠周邊地區會有一場小雨,渠水會因此上漲十來天,對於往來于嶺南和中原之間的船隊來講,現在回家的最後機會,在這場秋雨之後,是連續四個月的枯水期,靈渠水淺無法行船。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靈渠上曾建有三十六道船閘式的陡門,用來提升渠道水位,保證上行船隻通過。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唐丁寧教授根據他父親的講述所進行的試驗。他們依靠渠底部的小孔來固定小陡杠,並通過它與面杠和抵杠一起來抗衡渠水的壓力。
這三根竹竿連在一起的叫“馬腳”,而竹片編織起來的籬笆被稱為“水拼”,這是最為緻密的一層稱為“陡墊”。“馬腳、水拼、陡墊”組成攔水的大門。
再用繩子把所有的陡門材料穿起來,防止開啟陡門時,被水沖走。試驗像如同預期的那樣,水位在半小時之後,上升了30多厘米,這與過去的記錄基本吻合。
松木竹子製成的陡門在這裡變成了鋼鐵船閘,這是古代中國人最早使用的運和船閘技術,它的原理與今天的葛洲壩船閘完全相同。歷代能工巧匠所付出的智慧與艱辛,造就了這項水利工程的奇跡。
據記載,二千餘年來,靈渠曾經大修過三十二次。至今這裡還建有四賢祠,老百姓也叫它靈濟廟。這是為了紀念四位曾經對修建靈渠有重大貢
獻的人而建的。
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對靈渠又重加修整,使它的灌溉面積從解放初的三千多畝,擴大到四萬多畝。
靈渠哺育了兩岸的人們,它的社會功利一直持續了兩千多年,未來仍將如此。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