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劉競 攝像:王蔚
這是一座南陽鄉鎮常見的居民小院,院子裏今天又是高朋滿座,來的人中有退休工人、在職幹部,也有附近村莊裏的農民,大家聚在一起,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唱曲子,活動的組織者是這座小院的主人,他今年78歲了。 同期聲和音樂素材已鋪在CH2,請做適當處理。
南陽是一座文化古城,也是一座商業重鎮,它南臨漢水與湖北陜西相接,便利的交通促進了南陽經濟的發達,也帶來了南陽曲藝的繁榮,天南地北的藝人沿著水陸和陸地相繼來到南陽,南陽的城鄉飄蕩起一陣陣妙韻清香。
石橋鎮地處南陽市臥龍區,清代便有藝人蕓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藝人們自發地成立了南陽第一家民間曲藝研究團體,大調曲研究社,1956年2月田漢先生專程趕到石橋鎮,聽了藝人們演出的大調曲《張松獻圖》、《霸王別姬》和《打漁殺家》。
田漢先生還當場解囊資助了三十元錢,鼓勵藝人們辦好研究社,努力挖掘和整理大調曲,同一年南陽市成立了專業曲藝演出團體,大調曲由此開始走上舞臺,演出形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大調曲的曲詞有民俗風情,歷史傳奇,名著故事等十大類、上千篇,大調曲一般以鼓頭開始,鼓尾結束,中間以多種曲調鋪展連綴,曲牌調門有一百六十多個。
三弦書是流行于南陽的另一個古老曲種,它形成于明末清初,到今天至少有三百年曆史了,三弦書最初是一個人懷抱三弦,腳綁節子,後來演出形式逐步變化發展,三弦書的曲目豐富,唱腔生動,伴有身段表演,雅俗共賞,經過藝人們不斷錘煉,留下了不少名段。
大調曲子,三弦書、鼓詞、槐樹、蛤螞嗡,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南陽人演唱曲藝,創作曲藝,欣賞曲藝,曲藝已經成了南陽人的一種交流方式,一種生活狀態,一種永遠無法割捨的情感。
晚上要去下鄉演出,團裏現在男女老少齊動員,一片忙碌。演出場地是離縣城30多個裏的一個小村莊,知道劇團要來,人們早早地開始等待,下鄉演出難免會遇到一點小意外,好在演員們經驗豐富,很快就化險為夷。 內鄉宛梆劇團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宛梆劇種專業劇團,它在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為“天下第一團”。
每當聽説宛梆劇團有演出,總會一些戲迷遠道趕來,這位宛梆愛好者的家離演出地點有幾十公里,為了能來向宛梆的名角當面學上幾句,她騎了一個多小時的摩托。
內鄉宛梆劇團長年堅持送戲下鄉,為了讓觀眾看戲不重樣,他們每年都要新排5、6部大戲,而且每次演出前一定要精心準備。太陽一落山,戲就開鑼了。
宛梆劇以演出袍帶戲為主,其中包公戲一直很受歡迎。
宛梆大約開始形成于清代初始,當時一些山西、陜西的商人來到南陽,他們建起了精美的會館,還帶來演唱山陜梆子的小戲班,藝人們在演唱時漸漸加入了南陽當地的音調,最終形成了宛梆,宛梆從清代道光年間到上世紀三十年代達到鼎盛。
三十年代以後由於其它劇種的興起,宛梆劇受到衝擊而瀕臨絕危,1951年,國家為了保護這一稀有的地方劇種,組織成立了內鄉宛梆劇團,使這個古老的劇種重新煥發出青春。
宛梆劇生旦凈醜,行當齊全,以各行當為代表的劇目豐富多彩。
宛梆的主奏樂器歷代由藝人們自製,它的桿短音細,音色能與擊節聲溶為一體,形成一種特殊的唧梆之感。
宛梆的花腔,委婉清亮,最有特色。上個世紀有位叫王生娃的名藝人,他的演唱,曾被傳為美談。
每天清晨,這些生龍活虎的年輕演員都會準時出現在河邊,練功的人群中還一定能看到這些老演員的身影,他們都已過了花甲之年。
今天,又一代宛梆新人已經成長起來,擔起了傳承這一古老劇種的重任。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