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18世紀末英國人發明的骨質瓷曾風靡全球,20世紀唐山人生産的骨質瓷為什麼可與它媲美,工藝失傳700多年的宋代名瓷,被日本人收藏並視為國寶.今天唐山人如何再現了700年前的絕世工藝。20世紀唐山人研製出釉下潑彩青花瓷。為什麼這些名瓷出自唐山?2006年夏季,我們《走遍中國》攝製組來到河北省唐山市,這裡距北京僅150公里。吸引我們到此的是這座城市很早就擁有的稱號——北方瓷都。楊桂林研製的這種瓷器,它潔白如玉,瓷薄如紙,擊聲如罄。硬度高、質量好。楊桂林還給它起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叫油脂瓷。 |
2006年夏季,我們《走遍中國》攝製組來到河北省唐山市,這裡距北京僅150公里。吸引我們到此的是這座城市很早就擁有的稱號——北方瓷都。這裡有悠久的陶瓷歷史和應接不暇的新工藝。這裡遍佈著許多制陶的工廠和作坊。楊桂林的作坊就是其中的一個。他生産陶瓷的規模比起唐山上千家陶瓷企業並不出眾。但是,就是在這樣一家小作坊裏也有拿手的絕活,那就是楊桂林研製的這種瓷器,它潔白如玉,瓷薄如紙,擊聲如罄。硬度高、質量好。楊桂林還給它起了一個有趣的名字叫油脂瓷。
楊桂林出身於陶瓷世家,父親楊蔭齋是上世紀中國陶瓷界的一代宗師。1958年,楊蔭齋和孫海峰等幾位老藝人走進陶瓷研究所,開始研究用金色裝飾瓷器,在經腐蝕過的瓷面試筆涂金,燒烤後取得了雕刻藝術的效果,便取名雕金。這種雕金裝飾雍容華貴,很快形成唐山獨有的陶瓷裝飾品種。名揚海內外。當時唐山與景德鎮,醴陵為中國三大産瓷區。也許正是因為有了幾代從業者的潛心研究,20世紀唐山出現了白玉瓷、玉蘭瓷、白蘭瓷和骨質瓷。被譽為唐山高級瓷的“四朵金花”。據説這些瓷器的研究離不開唐山陶瓷研究所的參與。於是我們採訪了這個研究所的藝術總監劉希舜。
劉希舜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劉希舜這個盤子就是白玉瓷,這個白玉瓷是60年代研究的一個科研項目。這個瓷它的特點就是白中發青,很透明,釉面也很光亮,玉藍瓷它是研究所獨立研製的一種高檔瓷品種之一。它在原料當中添加了一部分滑石粉增加它的白度,這小盤白蘭瓷它本身這個原料不同於其他的原料,它這個黏土裏邊加一些福建的龍岩土。
18世紀末,有個名叫斯塔福德的英國人,酷愛中國瓷器,他做夢都夢見中國的陶瓷是用動物的骨頭燒成的,就反復用骨灰燒,屢敗屢試,終於有一天在燒燬的瓷胎中,偶然發現一塊如晶似玉的骨瓷片。從此英國人研製出的骨質瓷成為英國皇家用瓷,風靡全球,價格昂貴。
中國是陶瓷的故鄉,在英文裏陶瓷和中國是同一個詞China,陶瓷是中國的象徵,中國人怎能不夢想著造出中國的骨質瓷。20世紀60年代唐山人開始研製,七十年代造出的骨質瓷,和國際上的相比,顏色發綠,白度不夠。
這就是匣缽,正準備入窯燒制,它規整了産品的形狀,這樣燒出的骨質瓷才不會變形。如今中國第一家生産骨質瓷的唐山紅玫瑰廠的産品,它的質量指標已經達到並超過英國的這種皇家用瓷。因此近百年來一直使用英國和日本瓷器的香港官邸在1997年香港回歸時,選中了唐山的骨質瓷。
就是這小小的蓋碗,吸引了香港特區政府把唐山骨質瓷選為官邸用瓷澳門回歸唐山骨質瓷也成為澳門的官邸用瓷。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大慶時,天安門城樓上用的茶具都是唐山骨質瓷。人們稱唐山為當代官窯。
如今在唐山生産骨質瓷的廠家,有包括紅玫瑰廠在內的上千家企業,先進的現代設備帶 來豐厚的回報。每年唐山能製造出上億件骨質瓷品。自1998年唐山年年舉辦陶瓷博覽會,引來眾多海內外的同仁們。目前唐山骨質瓷已銷往英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世紀陶瓷的故鄉中國又迎來中國陶瓷風靡全球的新時代。此時唐山排在中國四大産瓷區的行列裏——即三山一鎮,景德鎮,博山、佛山和唐山。
為什麼風靡全球的陶瓷盛産于唐山?它有什麼歷史淵源?我們攝製組來到離市中心不遠的大成山。跟隨唐山文物處副研究員翟良富一起尋找,在他的幫助下,我們輕而易舉的拾到了許多的陶片。
這就是唐山的出土文物,由此可見製造陶瓷的黏土在唐山古已有之,聰明的唐山人早已發現唐山的黏土可以製作實用的陶器。
這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王志民的家。這位唐山人酷愛書法,繪畫和收藏陶瓷。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他曾祖父收藏的唐山陶瓷。他爺爺和父親在上世紀30年代都從事過唐山陶瓷業,60年代他父親還參加過骨質瓷的開發。
這是王志民的爺爺王世善在30年代的作品,據説那時是唐山陶瓷史上一個興旺的時期。
這是1892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及其同僚在視察唐山鐵路的合影。這條鐵路是1881年開平礦務局修的中國第一條標準軌距的鐵路, 1889年中國的第一座水泥廠在唐山建成。後來舊水泥廠改為啟新陶瓷廠。1914年後這個陶瓷廠生産出中國第一件洗臉的衛生瓷,從此民間傳説:唐山瓷是洋裏洋氣洋灰瓷。唐山瓷業是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的産物。。
這就是30年代啟新廠的工人們在德國人的管理下生産陶瓷的情景,啟新瓷廠生産的洋裏洋氣的洋灰瓷是什麼樣的呢?為此我們驅車來到唐山民俗博物館。
如此豐富的色彩和複雜的繪畫,還有外國工業技術和中國藝術的完美結合,使唐山瓷在30年代的全國展覽上多次榮獲大獎。
這是30年代德國人在唐山開辦陶瓷廠時,從事陶瓷業的員工們。當時楊桂林的父親楊蔭齋也是一個陶瓷廠的工人,他的彩繪手藝已經逐漸的遠近聞名。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唐山陶瓷業有了驚人的發展,這是1957年楊蔭齋和工友們到醴陵學習交流陶瓷工藝的合影。1958年楊蔭齋進入研究所後,研究所除了研製出噴彩、還研究出雕金等陶瓷新工藝。1961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參觀了唐山陶瓷展覽會,為唐山陶瓷公司題詞。充分發揮你們在資源和技術方面的有利條件,生産更多的生活和工業用瓷,滿足內銷和出口的需要,成為 第二個景德鎮。從此唐山擁有北方景德鎮和北方瓷都的稱謂一起廣為人知。
這是80年代初陶瓷研究所的科研成果,這種瓷面上的釉彩,在中國700年前的宋代稱為曜變天目釉,為什麼它有這樣神奇的名字呢?人們發現瓷面上分佈著許多像雨點、油滴似的小圓圈,周圍還有一層薄膜。這薄薄的光暈在光照下放射出彩虹一般的七種顏色。在古代一個窯中燒制幾百件才出現幾件,可遇而不可求,成為稀世珍寶。
這失傳了700多年的工藝,唐山人是怎麼研製出來的呢?
實際上這是一種科學現象。瓷器上雨點似的小圓圈是釉料中的礦物質氧化鐵在高溫燒制時衝出的氣泡和結晶。80年代初唐山人研製出的釉彩已不只是曜變天目釉,而是鐵紅金圈結晶釉。這一個個金環閃爍著夢幻般的魅力,這種金環在宋代也沒出現過。
1981年日本高溫物理學家安藤堅拿著他用六年時間,12萬次實驗研製的這種宋代名瓷,來北京與中國專家進行學術交流時,他看了唐山人開發的這種産品,非常的驚奇。
在享受成功的興奮之中,誰能想到如此瑰寶竟然是在唐山大地震後,剛恢復的實驗場地時研製的。
1976年唐山所有的陶瓷廠被震為一片廢墟,生産設備和産品幾乎遭到100%的破壞,10%的技術人員震亡。陶瓷界的一代宗師楊蔭齋被奪去寶貴的生命,但是地震奪不去他為後人留下的藝術財富。他的兒子楊桂林在地震後的90年代,告別了幾十年報社攝影記者的工作。潛心研究陶瓷産品的開發。無論是産品的原料質量,還是外觀設計和瓷面的繪畫水平他都一一過問,設計出許多富有藝術個性的作品。
像楊桂林一樣作為楊蔭齋的學生劉希舜,就是這張照片左上角的那個當年的年輕人,如今已成長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提起老師當年的培養他仍記憶憂新。
在1978年唐山陶瓷赴京彙報展覽上,劉希舜一個人就設計了72件産品,其中有一幅周恩來總理的畫像,得到康克清、鄧穎超等國家領導人的讚賞。
後來劉希舜又不斷地創作出富有個性的作品,但是最引人注目的當屬1997年香港回歸時,香港特區政府收藏了他的一個新作《三月藤花》。藤花的形象來自於地震後劉希舜在研究所的院子裏設計的這個涼亭。亭旁有他親手栽的幾根藤蘿,現在已茁壯成長,花朵盛開。可惜我們拍攝時不是季節,只好在陶瓷上欣賞藤花的美麗。
劉希舜充分利用玉蘭瓷潔白的顏色,用剔花的刀法再現了藤花盛開的神韻。用潑墨的中國畫技法潑灑出淋漓的線條展示藤蘿的枝幹,用潑灑成片的地方描繪藤樹中的陰面。用在瓷表面上製造的這種肌理感,表現出一種富有現代色彩的作品。他發明的這一種潑彩青花瓷的新工藝,又不失中國蠟染工藝古樸的色調。
像劉希舜一樣,楊蔭齋的兒子楊桂林在繼承父親的陶瓷藝術業中,癡迷于不斷的摸索與創新。如今他的家已成為陶瓷會友的場所。大家認為唐山陶瓷是傳統文化和現代工業要素的結合,在這方面楊桂林的潛心研究很有成績。
這就是楊桂林創制的青陶壺,富有文化內涵和藝術個性,無論是把中國書法,繪畫藝術移植到陶瓷上,還是適應市場需求,生産無鉛無毒的時尚的日用品,他都付出了特別多的心血。
為了切身感受製作陶瓷藝術品的過程,在楊桂林的小作坊裏,我們攝製組的成員向楊先生學習了一系列的生産工藝。楊先生説,往模具裏注進原料的時間長短,和從模具裏倒出原料的快慢都決定著茶壺壁的厚薄。,當我們把親身參與製作的成品放在窯中燒制以後,我們像盼望嬰兒出世那樣急功地等待著燒好的作品,此時 ,我們似乎真正體會到了那種成功的喜悅和樂趣,也許擁有這樣甜美的享受,就是北方瓷都人的陶瓷情結揮之不去的原由吧!研製陶瓷已成為他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實現著一代又一代制瓷人的夢想。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