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龍骨
編導:王旭 攝像:朱曉威
這個龐然大物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高的恐龍,它身高近10米,首尾長16.6米,全身的每一塊骨骼都散發著神秘而詭異的氣息,瀰漫在博物館的每個角落。這副屍骸的主人生活在距今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那應該是一個殘酷而蠻荒的年代,遙遠得令我們難以相像。這只史前巨獸能夠歷經如此漫長的歲月侵蝕而完整地保存至今,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
2006年6月,古生物學專家趙喜進來到山東諸城的龍骨澗,在這裡他試圖解開10幾年來一直縈繞在他心頭的謎團。
趙喜進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古生物學專家,中國每一處發現過恐龍化石的地方都能找到他的足跡,在業界他有個綽號“恐龍王”。對龍骨澗趙喜進再熟悉不過了,18年前的1988年他就曾經帶領科考隊在這裡進行過大規模的發掘。此後的4年間,他又在新疆、四川尋找恐龍化石,但趙喜進的目光卻始終沒有離開過諸城的龍骨澗。那麼這個山溝裏究竟有什麼會讓見多識廣的恐龍王如此牽掛呢?
| |
龍骨澗是山東諸城的一個小村莊,這裡的人們世代以土地為生。很久以來村民在農田裏經常會撿到一種奇怪的石頭,如果身上什麼地方被劃傷,就將石頭碾成粉末涂在傷口上,傷口的血會迅速止住而且不會發炎。
在龍骨澗的溝底,村民經常能見到裸露在地面的巨大無比的龍骨。甚至村裏老輩人死後都會葬在離龍骨澗最近的坡地上,因為按照當地的習俗,龍骨代表吉祥。但是多少年來,關於龍骨的真正來歷卻從來無人知曉。1964年的一天,中國地質部第一勘察大隊偶然路過這,巨大的龍骨留住了他們的腳步。
4年後,發掘的結果令人震驚,多達30噸的龍骨被運回了北京,當時年輕的趙喜進也參與了對龍骨的鑒定。
經專家鑒定,出土的龍骨是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一種恐龍--鴨嘴龍。而且是人類以前從未發現的新物種,由於體形高大被命名為巨型山東龍。更讓人吃驚的是數量如此驚人的化石只是龍骨澗埋藏點的一部分。
幾千萬年前的恐龍能成為化石保存下來是極其困難的,他們的屍骨幾乎很快就會被無情地分解風化掉。一隻恐龍變成化石的幾率是一百萬分之一。毫無疑問,龍骨澗的誘惑對於任何一個古生物學家都是無法抗拒的。當時的趙喜進沒有想到,20年後的1988年他親自帶領著科考隊來到了龍骨澗 。而頭幾天的發掘就讓他大吃一驚。
發現了很大的一個大腿骨
這大腿骨是1米67
我記得是
我一估算呢
加上脛腓骨
加上腳後趾 後腳 後足吧
再加上頸椎背椎
這條龍可能有將近10米高
這個高度讓趙喜進感到匪夷所思,因為他知道在黑龍江、內蒙以及北美洲出土的鴨嘴龍最高的也只有五、六米,為什麼龍骨澗的鴨嘴龍卻這麼高大?這引起了科考隊員們的猜測。
7000萬年前這裡真的是一片沒有生存競爭的祥和世界嗎?隨著發掘的深入,頸椎、胸椎、肋骨相繼露出了地面。趙喜進仔細觀察發現它們的結構與其它地方的鴨嘴龍差異很大,與20年前在這裡出土的巨型山東龍也有不同。所有這些似乎都預示著一個答案。
幾十年恐龍化石發掘的經驗告訴趙喜進,這個時候關鍵的是要找到鴨嘴龍的薦椎。薦椎相當於人類的腰椎,薦椎椎體的數目是判斷恐龍屬種的重要參數。
同一地點能夠再次有新的發現,這在趙喜進多年的發掘經歷中絕無僅有,他將這個新屬種的鴨嘴龍命名為巨大諸城龍,並裝架成了一隻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恐龍。發掘的興奮過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疑問。很快,趙喜進就接受到新的任務,去中國其它地方繼續尋找恐龍化石。但這些疑問在他心中卻始終揮之不去。14年後的2006年,趙喜進再次來到諸城,他希望這次在這裡能夠找到答案。
化石是古生物學研究的唯一對象,通過它人們可以恢復特定地質歷史時期生物的行為特徵、生活習性、生存環境。趙喜進也試圖讓這些冰冷無言的化石説出更多,並通過它們重返白堊紀,探尋7000萬年前諸城的鴨嘴龍。
| |
白堊紀始於一億4500萬年前,止于6500萬年前。整個白堊紀氣候溫暖濕潤,沒有寒冷的兩極,到處都是繁茂的植物。恐龍是這個世界的霸主。恐龍分為鳥臀類和蜥臀類兩大類,鴨嘴龍是鳥臀類恐龍中進化得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因為嘴巴扁平像鴨嘴而得名。
從事了幾十年恐龍化石的發掘和研究,趙喜進始終保存著1988年龍骨澗發掘時的照片。他清晰地記得當時現場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情景。數只鴨嘴龍大大小小的骨骼雜亂地堆積在一起,它們身首異處,層層疊疊,就像一個合葬的大墓地。仿佛是它們事先都約好了來到一起似的。為何會有這麼多鴨嘴龍的屍骨出現在龍骨澗呢,7000萬年前在這些鴨嘴龍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集體自殺!那麼為何不像許多恐龍化石出土時都有一具完整的骨架呢?而且在現場更奇怪的是所有的大腿骨基本都朝著一個方向排列,仿佛有一個強大的力量將它們擺成這樣。但諸城龍的腿骨都非常巨大,重達幾百斤,誰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將這些腿骨移動呢?
從化石的形成來看,趙喜進的推測很有道理。恐龍死後,屍體很快會被食腐動物吃掉,被微生物分解,或被風吹日曬風化掉。只有當屍骨迅速地被泥沙掩埋,與空氣隔絕才有可能保留下來。而山洪可以衝散鴨嘴龍巨大的屍骨,同時大量的泥沙又會很快將這些屍骨掩埋。如果真是大洪水所為,在龍骨澗白堊紀晚期的地層裏趙喜進就應該能找到洪水爆發時攜帶的大量石塊—礫石。
趙喜進在龍骨澗找到山洪暴發的證據—礫石。看來正是突如其來的洪水將大批鴨嘴龍的屍骨堆積保存在了現在的龍骨澗,那麼緊接著一個更大的問題出現了,7000萬年前生活在諸城的鴨嘴龍為什麼會大批地死去呢?。恐龍統治地球長達1.7億年,卻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全部神秘的滅絕了。而諸城的鴨嘴龍正好生活在恐龍大滅絕的時期,趙喜進希望能從諸城找到一些破解這個生物史上最大謎團的線索,進而揭開諸城鴨嘴龍滅絕的真相。
在所有關於恐龍滅絕的假説中,小行星撞地球是最受關注的一種。在白堊紀晚期,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在地球上。其威力相當於100億枚廣島原子彈。大量的塵埃長期停留在大氣層,遮住了太陽。地球的氣候驟變,巨大的恐龍無法適應這種突變,最終滅絕了。這種假説的重要依據是在世界一些地方的白堊紀晚期地層中發現了只有在外來天體大量存在的金屬銥的沉積。那麼在諸城白堊紀晚期的地層中存在金屬銥的沉積嗎?
| |
那麼恐龍是不是因為致命的疾病迅速傳播而滅絕的呢?1918年,全球爆發的流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使全世界的人口減少了2000萬。白堊紀晚期,地球大陸板塊還沒有完全分離,大規模的瘟疫流行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接下來,趙喜進發現疑似病變的化石太少並不足以説明問題。那麼這裡的鴨嘴龍到底是如何滅絕的呢?
古生物學的研究與地質學密不可分,往往古生物學中的難題可能會從地質學中找到線索和答案。趙喜進開始探查諸城附近山體的地質構造,他驚奇地發現這裡的山體幾乎都是由火山灰的沉積構成的。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白堊紀晚期,由於地殼變動,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火山爆發。趙喜進推測,火山噴發出的有害氣體直接威脅恐龍的生存。而噴發引起的大火,燒燬了大片森林植被,恐龍的食物來源驟減。火山灰遮住陽光達數月之久,氣候急劇變冷,恐龍根本無法適應這樣的變化,最終走上了滅絕之路。
趙喜進感到他離謎底越來越近了。在龍骨澗的一塊岩壁上,他意外發現了至關重要的證據,鴨嘴龍的化石與火山灰埋藏在一起。至此,在趙喜進心頭縈繞了10幾年的謎團終於有了答案。但他知道這並不能減緩他在恐龍化石領域裏繼續探索的腳步。
在諸城恐龍博物館的這扇小門裏,矗立著一隻1988年發掘的巨大的鴨嘴龍腿骨,每一個參觀的遊客都會摸一摸它以祈求幸福。除了趙喜進很少有人知道,它的長度其實超過了這只世界上最高恐龍的腿骨。如今在龍骨澗的岩層裏我們仍然能發現掩埋著的龍骨,而連趙喜進也不知道這裡的地下還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史前秘密。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