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濰坊《楊家埠年畫》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12日 14:50 來源:CCTV.com

  編導:孔憲靜 勵雋婳 攝像: 孔憲靜 崔建軍

  這是一門古老的民間藝術。

  如果沒有我們楊家埠年畫的話,整個沂蒙山區就不過年。

  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把它貼在門上、墻上。

  挂起財神來,供早上,晚上供養、磕頭, 保祐他發財。

  收藏家為了它,不惜重金。

  楊家埠造就了木版年畫,木版年畫養育著楊家埠。那麼,興起于明朝,繁榮在清朝,延續到今天的楊家埠木版年畫,在此五百年間,要為我們留下一些故事的話,那故事又該是什麼呢?


  1930年末,楊家埠發生了一場罕見的大火,它燒燬了當年最有名的同順堂畫店。70多年過去了,如今同順堂第19代傳人,80歲的楊洛書老人還清晰記得當時的情景。

  早上吧,使木頭、柴火,生爐灶,它潮,不幹,它不著。他就拿來早年點的煤油、洋油、火油倒上。倒上了點火油。了不得了,一下就起來了,上邊的畫都著了。 有發現早的這些人,墻也不扒就跳出去了。有那些躲在墻上的,都死了。燒死了12人

  陪同記者的這位先生叫馬志強,十多年前,他開始收藏年畫,在他家裏我們看到了他收藏到的當年的楊家埠木版年畫。

  在那個年代,大多數的中國老百姓是看不懂年畫上的廣告內容,但外國的商人卻看中了楊家埠年畫在中國所佔有的市場,這足以看出楊家埠年畫在當時中國所産生的影響。

  楊家埠位於山東省濰坊市的寒亭區,它以生産木版年畫而聞名,與天津楊柳青年畫,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為中國三大年畫之鄉。

  與祖先不同的是,楊洛書在切割這些質地堅硬的梨木時,已使用上了電鋸,選好木料以後,楊洛書又開始傳授孫子怎樣雕刻年畫畫版。雕刻畫版是個手藝活,要有悟性,因為它即需要技巧,也需要體力和耐力,而雕刻一套畫版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印製一幅年畫,一般需要五塊畫版。第一步先將黑色的白描線版印到紙上,然後再分別把紅色、黃色、綠色、紫色四塊色版套印在黑色的白描線條裏,這樣一幅年畫就印成了。


  與當今人們喜歡使用的化學色彩顏料不同,楊洛書老人至今還保留著以植物為原料來製作各種色彩的祖傳技藝,據説這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這是老人用自己採集的槐樹花,在教孫子如何熬製黃顏料。而印製年畫的黑顏色,則是用燒焦的竹葉碳磨制而成的。這一天中午,楊老先生沒有睡覺,花了七、八個小時,他終於把這鍋黃顏色給熬成了。

  早年的楊家埠人,多是依靠做年畫買賣來養家糊口的。刻年畫,最早刻印年畫,發不了大財,發不了很大的財,就是勞勞碌碌地,辛苦的掙這幾個工錢。掙了這幾個錢之後,到時候過個年。但儘管如此,清朝中後期的楊家埠年畫卻還是為這一方水土帶來了繁榮。

  楊家埠年畫還有另一種製作方式,那就是採用半印半繪的傳統工藝。製作這種年畫先是將刻好的人物及背景的線條版印到繪畫紙上,然後再由人工進行手繪上色。這種年畫工藝細膩,色彩勻稱,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和觀賞價值,但由於製作工期長,産量低,價格較高,所以它的銷售量卻不是很大。

  年畫的産生是中國幾千年古代文化所造就的,因為自古以來,中國的民間就有信仰“神靈”的習俗,所以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要把印有各種“神靈”的年畫,貼在門上、房間裏。一求保祐幸福,二圖喜慶發財。楊家埠年畫的表現形式主要有門畫、窗飾畫、中堂畫、炕頭畫等。

  年畫是要在過年的時候貼的,所以年畫的貼法也就很有講就。今天住在城市裏的人,特別是年輕人,都不太了解年畫是怎樣貼的,但在農村,至少是在楊家埠,還完整的保留著年畫的貼法。大門上貼的是門神,飼養牲畜的圈門上貼的是廁神,房屋門上貼的也是門神,鍋臺上貼的是灶王,臥室裏貼的是炕頭畫。


  當初這個門神是商末周初年間的神荼和鬱壘。這個門神也是武門神,只是畫面不一樣,這個是尉遲敬德和秦瓊,當時李世民作了皇帝之後,老是做噩夢,在大臣會議上,尉遲敬德和秦瓊就自告奮勇,戎裝起來,每天巡邏。就睡好覺了。但不能老是這樣,李世民就找畫師把他倆的像畫過來,貼在門上,就留了這個門神。

  這個人他是廁神,廁所的廁,他就管著大欄,羊畜、羊牛。這個六畜興旺,管著這些事。因為神呢,過去不發達,他對自然現象掌握不了,他就把它人格化了。自然現象風、雷、閃電、雨、雪他把它人格化了,化身成了神。這個是廁神,專門管廁所的神。灶王也叫火神,是農民最喜歡的一種年畫。

  這是灶王,灶君,這叫張臘月,張公子叫張倉小名叫臘月。這個人叫做郭丁香。他娶了郭丁香以後,她賢惠,正派。 他結婚的時候,她搟龍鬚麵給張臘月吃。張臘月是個浪蕩公子。郭丁香被休之後在路上啼哭。不能回娘家。張臘月娶了王海塘,他吃喝嫖賭,最後賭注下大了,把宅子地都輸上了,張臘月要了飯,要了飯當中他瞎了眼,雙目失明。摸索著到了郭丁香家,郭丁香家已經成了大財主了,郭丁香看見他的前丈夫來了,就搟了龍鬚麵給他吃,他一吃麵條就知道。因為他結婚時吃過。就知道是郭丁香做的那個味。羞死了,就一頭碰死在鍋臺角上。俗話説“一日夫妻白日恩”後來郭丁香請畫匠畫了一幅張臘月的像,供于灶臺上,以求他保祐人們都能吃好飯。

  家堂是年畫的一種,主要用於祭祀祖宗和故去的先輩。在這幅家堂中,最上面的是這一支人的祖宗,其下面兩側的空格應填寫這戶人家已故去的先輩,貼家堂的時間是年三十的午飯之前,意思是從這一刻開始,讓先輩們一起與家人過年,到正月初三的晚飯後,就可以把家堂收捲起來。因為這時,年已經過完了。

  楊家埠年畫中有近千個品種,還有一種年畫,它們的名稱有的叫避火圖,也叫春宮畫。為什麼叫這個名稱,過去舊社會包辦婚姻封建意識很濃重,畫出來以後不公開賣。老人為了讓夫妻倆合房,把它放在枕頭下,睡覺的時候拿出來看一看,普及性知識。


  百姓家貼年畫就是對新一年的祈福。到了第二年,撕去再貼。年畫大批量生産,也不做長期保存的打算。年畫上的顏色一般過一段時間便褪掉了,所以要將年畫完好的保存下來,特別是比較稀少的版本,那是相當不易的。

  這幅翻版的《水滸一百單八將》長卷圖是楊家埠木版年畫最精美的代表作品之一。他的作者名叫長毛童子。據説是清末太平天國將士的遺孤。後被楊家埠人收養,並學會了木版年畫的製作工藝。 這幅《炮打日本國》堪稱是楊家埠當年時事類年畫的最上乘之作。畫面左邊是清軍將領指揮士兵抗擊敵人,右側是負隅頑抗的侵略軍。我當時最早就是從楊家埠年畫史上知道有這幅年畫,然後從蘇聯,從那個畫冊上又看到這個年畫,所以我想,能不能還找到這個年畫,在社會上,有沒有流傳下來的,當時我想肯定這個年畫會有流傳,結果後來就在那個村呢,發現了這個扇面。

  楊家埠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留版,不留畫。關於這一點,在楊家埠木版年畫研究所我們有了新的驗證。這個是明代傳承的三代宗親版。主要用於過年,或者是有喜慶的事,祭祀祖宗用的。據專家考證,這個版距今已經有450多年了。這些雕刻精細年代久遠的年畫刻板,已是今天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許多見過這些年畫刻版的人都不禁感嘆,楊家埠刻版藝術遠甚于年畫本身,所以,收藏木版就變得十分珍貴也很熱門了。

  近年來,年畫收藏家馬志強先生針對年畫的創新在尋求思路,此時在楊家埠木版年畫雕刻大師顏克臣的家裏,我們看到雕刻大師正在按著馬志強的意圖,將唐朝時採用白描手法創作的《八十七神仙卷》變為木版年畫。

  今天楊洛書的孫子已用上了電腦,他房間的墻上,既貼有傳統的木版年畫,同時還有現代的明星偶像,對於這一代人來説,這個阿度相當於當年他們的父輩的年畫一樣,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都是當年非常流行的東西。

責編:紅立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