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江陰《長卷謎蹤》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13日 17:20 來源:CCTV.com

  編導 王寶成 攝像 胡斯奧

  在江陰市博物館裏,珍藏著一幅國畫長卷,這幅畫平時保存在博物館的文物倉庫裏,從未公開展出過。《走遍中國》攝製組來到江陰時,恰逢博物館為慶祝新館建成,準備展覽這幅作品,我們有幸見到了它。

  這是一幅長達3米多的花鳥長卷,從右至左,分別畫有青竹、梔子、水仙、梅花、蒼松等,後面有一篇一百多字的跋文,記述了這幅畫的作者以及他們所畫的內容。根據那篇跋文我們得知,在六十四年前的一個春天,當時中國畫界十一位著名的書畫家,共同創作了一軸長卷,送給了一位名叫劉天華的人。在長卷畫幅上,赫然題簽著徐悲鴻、張大千、于非闇、汪靄士等大師的名字。

  徐悲鴻,早年留學法國,學習油畫,回國後先後擔任國立北京藝專美術教授和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他擅長西畫,但精於國畫,尤其是他的水墨奔馬,筆墨酣暢,自成一家。

  張大千,曾經出家為僧,法號大千。上世紀四十年代,他在敦煌莫高窟的石窟裏臨摹三年,精心揣摩唐人筆意。

  汪靄士,當年曾以梅花而畫壇稱雄……

  這幅長卷應該説是極為珍貴的,世上決不可能再有第二幅。這十一位國畫大師齊聚北京,聯手作畫,應該説是僅此一次。

  唐漢章是江陰市博物館的原館長。在他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位於江陰西橫街的劉氏兄弟紀念館。他告訴我們,劉天華是中國現代著名的音樂家,他中學沒有畢業,就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後來還當上了北京大學的音樂教授。他短短的一生寫下了十首二胡獨奏曲和四十七首練習曲,他把千百年來流行在下層社會的二胡搬上了大學的講堂。

  劉天華的哥哥劉半農,在20世紀初期,與陳獨秀、魯迅、錢玄同、胡適等人共同在《新青年》雜誌上撰寫文章,掀起對中國影響深遠的新文化運動波瀾。劉天華的弟弟劉北茂,原來在北京大學教外語,二哥劉天華去世後,毅然改行,一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出生在長江邊上的劉氏三兄弟,被譽為江陰三傑。1987年,江陰市政府決定要把劉氏兄弟的故居,改建成紀念館,這項工作就落到了唐漢章的身上。

  不僅劉氏故居混亂的情況讓唐漢章感到無從下手,而且他對文物管理還是個門外漢。唐漢章一邊做故居的搬遷改建工作,一邊學習相關知識。故居修復了,要辦紀念館但沒有可供展覽的文物。唐漢章想到劉氏三兄弟的後人,他們手裏應該保存有大量的劉氏兄弟遺物。為此,唐漢章第一次來到北京。

  劉育毅,是劉天華先生的大兒子,唐漢章來北京後,第一個就找到了他。在他的幫助下,陸續聯絡上劉氏兄弟的其他後人。這一次北京之行,唐漢章徵集到了第一批珍貴的文物,其中就包括那幅珍貴的長卷。當那幅長卷安全抵達江陰,第一次徐徐展開時,大家都愣住了。但是,當時唐漢章並沒有對這幅畫開展研究,只是將長卷妥善地保管起來,同時也把畫卷上的謎團與長卷一同深藏。

  2006年初,江陰市博物館找出了那幅深藏不露的長卷。在撰寫展覽的解説詞時,工作人員遇到了難題。這幅畫作于1932年農曆正月,而那一年的6月,劉天華到北京天橋收集民間音樂素材,不幸染上了猩紅熱,醫治無效,于當月病逝。那麼,在那一年的春天,這些書畫家如何聚在一起,為什麼要為劉天華集體創作這幅畫?劉天華到北京僅僅十年時間,是因為何等的作為,才讓這些國畫大師以畫相贈呢?

  工作人員決定首先從長卷上的畫家入手,但是,除了當今幾個耳熟能詳的大家以外,他們甚至弄不清另外幾個人的身份來歷。為此,江陰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開始了艱難的查詢和考證。

  畫卷上的作者身份一個個明晰起來,這些人都是當時北京書畫界知名的人物。

  而劉天華當時也居住在北京,他是繼哥哥劉半農之後,被蔡元培聘請到北京大學教授民族音樂的。這位從沒上過大學,只是以教授音樂為生的中學教員,從此走上了中國最高學府的講壇。除了教授二胡課程外,劉天華還利用一切機會,向社會呼籲二胡在民族音樂中的地位,包括召開音樂演奏會,介紹二胡曲目。

  早在漢代,中國的記載中就有了胡琴,到南宋時期,這種來自北方的樂器經過江南人士的改造,大致變成了竹子琴身、馬尾做弓的形狀。雖然這種樂器在江南絲竹中佔有一席之地,但一直流行在社會的底層。這種當時走街賣藝的玩意兒,後來它的身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促使這場變化的人,就是劉天華。改變二胡地位低下的狀況,劉天華是從為二胡譜曲開始的。

  1927年,蔣介石公然破壞國共兩黨合作的局面,在北京執政的軍閥張作霖也逮捕了一大批共産黨人,並把北京大學教授李大釗等人,處以死刑。張作霖還以有傷風化為由,關閉了北京各大院校的音樂系。劉天華面對突如其來的血雨腥風,感到難以壓抑的憤懣,在這一年,他創作了二胡獨奏曲《光明行》。這首二胡獨奏曲剛毅強烈,激昂向上,一位音樂評論家曾説過:《光明行》一曲表現了劉天華的樂觀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表現了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和展望,是“五?四”時期一首少有的具有民族氣派的進行曲風格和民族器樂作品。

  也在這一年,一位身穿西裝、風流倜儻的客人走進了劉天華的家門,這引起了劉育毅的注意。後來,劉育毅得知這位客人叫梅蘭芳。梅蘭芳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9歲登臺演出,後被評為四大名旦之首,多次到日本、美國、蘇聯演出, 1961年,出任中國戲劇學院院長。當年,梅蘭芳接受了美國的邀請,前去表演京劇藝術。但是中國京劇歷來都是師徒相傳,沒有劇本和唱譜。由於劉天華在北京音樂界的知名度很高,梅蘭芳就找到劉天華。

  兩年後,這本凝聚著兩個人辛勤汗水的《梅蘭芳歌曲集》正式出版,。

  也許就是因為劉天華卓越的音樂才華和剛毅不屈的名士氣派,讓同樣具有反叛精神的書畫家們産生了共鳴,才為他共同創作了這幅長卷。梅蘭芳21歲開始學畫,與張大千等人有非常好的關係。

  隨著畫卷上作者身份的逐漸明朗,江陰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似乎看到了謎團破解的曙光。劉育毅對另外一些事情記得非常清晰,那就是劉天華經常把街上的民間藝人像客人一樣請到家裏來,聽他們演奏,記錄曲譜。其實,早在江陰的時候,劉天華就喜歡上了來自民間的音樂。

  1914年,劉天華來到江陰華士鎮上的華士小學教書。一天,劉天華突然聽到了一陣響亮的嗩吶聲,他循聲望去,原來是一位衣衫襤褸的乞丐,正吹奏樂器乞討,劉天華被他精湛的技藝深深吸引住了。後來他找到了這位叫龔發健的乞丐。後來倔強的劉天華沒有聽從校長的警告,失了業的他又回到了江陰城裏。這時,父親劉寶珊病重臥床,哥哥劉半農在上海謀生,弟弟劉北茂年齡尚幼。劉天華擔負起護理父親,照顧弟弟的責任。在陪伴父親的日子裏,劉天華寫下了他的第一首二胡曲《病中吟》,這也是中國音樂史上第一首二胡獨奏曲。在後來的日子裏,劉天華又寫下了二胡獨奏曲《月夜》和《空山鳥語》。

  劉天華的家離江陰城裏的文廟不遠,附近還有一座名叫涌塔庵的佛寺。劉天華小的時候,常常到寺廟裏著迷地聽和尚、道人演奏音樂。就是這些樸素的地方民間音樂,深深地影響了劉天華。 就在創作《病中吟》不久,劉天華的一位老師,已經升任常州省立第五中學的校長。劉天華背著一把二胡,坐船去找這位老師。很快,他憑藉自己非凡的音樂才能,被聘為這所學校的音樂教員。

  1922年春季的一天,常州中學的門房給劉天華送來了一個來自北京大學的公務信封,劉天華心裏一沉:莫不是遠在英國留學的哥哥出了什麼事?他忐忑不安地拆開信封,裏面只有短短的兩行字:茲聘請劉天華先生為本校附設音樂傳習所民樂導師。校長蔡元培。

  劉天華到北京不久,便結識從法國歸來的徐悲鴻。這兩位同是江蘇人的教授,很快成為了好朋友。在那幅長卷中,徐悲鴻為劉天華畫了蒼松,表達了他對這位江陰老鄉的尊敬。後來,徐悲鴻還單獨畫了一幅他最擅長的馬,送給了劉天華。

  我們很難知道六十四年前那個春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但不妨根據這些事實得出一個推論,眾多國畫名家十分欣賞劉天華的音樂才能和為人的氣節,在某一次聚會場合,徐悲鴻、張大千等人共同完成了這幅世上無雙的國畫長卷。

  2006年4月,江陰博物館紀念展覽如期展出,張大千、徐悲鴻等人所作的長卷,首次向觀眾亮相。但是,長卷中的一些謎團,依然困惑著試圖解讀它的人們。

責編:紅立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