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眼前的這些石峰、石柱、石筍是昆明石林喀斯特地貌所呈現出的奇妙景致。石林彝族自治縣距昆明78公里,地處昆明、曲靖、紅河、文山四市的交匯處,是滇東南及廣東、廣西等沿海地區進入昆明的重要門戶。這裡是全國著名的風景景區,也是聞名於世的地質公園。但是,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在石林鬼斧神工的天然景致之中,傳説還隱藏著一塊神秘的摩崖石碑。即便是當地人,也從來沒有人親眼看見過它,更沒有人知道石碑上的內容。那麼,為什麼在自然天成的石林裏會有這麼一塊摩崖文字呢?
石林原名路南州,是彝族撒尼人的故鄉,阿詩瑪、阿黑哥是彝族撒尼人對美麗姑娘和健壯小夥的稱呼。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名聞遐邇的《阿詩瑪》講述的就是撒尼人嚮往愛情、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
近幾年來,隨著神秘摩崖石碑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許多歷史愛好者和前來石林旅遊、探險的中外遊客都試圖想尋找這塊摩崖石碑,破解石碑上的內容。但是,石林複雜的地理環境每次都讓他們無功而返,遺憾而歸。從而更增添了這塊摩崖石碑的神秘色彩。那麼傳説中的神秘石碑果真存在嗎?上面又記載著什麼呢?
石林彝族自治縣文物管理所所長黃興,是地道的撒尼人,也是當地著名的考古學者。許多年來,他一直對這塊摩崖石碑充滿好奇,但是黃興翻遍了各種史料,訪遍了當地的老人,卻始終找不到關於這塊石碑的相關記載。
一個彝族老人不經意間向黃興説起,在他放羊的時候,看見過一個懸崖上好像寫有許多文字。由於他並不識字,也就沒有爬上去看。
這是否就是傳説中的摩崖石碑?職業的敏感讓黃興感覺到這或許會是一個重要的發現。
得知這一線索,2006年4月,我們《走遍中國》攝製組來到石林,希望在黃興和彝族老人的幫助下,能夠尋找到這塊神秘的摩崖石碑。
老人所説的地方,位於乍龍村的西面,離縣城30多公里,這裡人跡罕至,地形複雜。由於景觀相似,即便是同一個地方,季節的變換,景致也大不相同,因此很容易迷失方向。攝製組的車在山路上顛簸了一個多小時,就再也無路可走,只能步行前進。如果沒有彝族老人的指點,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到達這片石林。就在我們對是否能尋找到摩崖石碑産生疑問時,黃興突然發現,不遠處的一個山崖上,有一片人工雕琢的崖面格外引人注目。
我們艱難地攀上山崖,神秘的摩崖石碑豁然就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這是一塊撰寫在懸崖上的摩崖文字,既有古彝文也有漢字。因為這片石林完全無路可走,因此很難被人發現。彝文屬於象形文字,在幾百年的流傳過程中變化很多,因此即便是通曉彝文的黃興,要辨認古彝文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雖然黃興盡了最大努力,但許多古彝文依然難以辨認。然而從字裏行間,黃興還是隱約了解到,石碑上面所記載的,是一個名叫趙發的彝族撒尼青年,領導的一場農民起義的經過。
在石林民間,一直有著關於趙發起義的傳説故事,但是,在相關的文獻和史料上,對這場起義的記載卻並不多見,就連長期從事石林地方歷史研究的黃興,對這場起義的經過也知之甚少。一個曾經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視,和清廷週旋了多年的撒尼英雄,在石林的相關文獻中為什麼會沒有記載呢?
帶著疑問,我們走訪了92歲高齡的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埏。他向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線索,70年前,著名的歷史學家吳晗曾經到石林進行過考察,而陪同吳晗的,就是當時只有20齣頭的李埏。
70年前,由於不通公路,從昆明到石林,幾乎要花三天的時間,一個著名的清史學家,為什麼會對這座邊陲小城如此感興趣呢?
清朝咸豐年間席捲全國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曾經給當時的清政府帶來沉重的打擊。一時間,全國上下,各地農民紛紛舉起起義大旗,反抗清政府的壓迫。雲南也不例外,1856年,大理爆發回民起義,回民開始對清政府在雲南的政權進行攻擊。當時的石林,雖然風景優美,奇石林立,但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卻不能給老百姓帶來財富。由於土地貧瘠,水土流失嚴重,莊稼嚴重歉收,再加上清政府的剝削和壓迫,人民民不聊生,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於是,石林的彝族人民揭竿而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彝族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雲南的清朝政權。
清朝那個時候已經有點衰弱了,清朝人對他們的壓迫更甚。這是一個規律,每個王朝到了末期,剝削最厲害,起義鬥爭也最厲害。
吳晗在李埏的陪同下走遍了石林的山山水水,他徜徉在石林美景如畫的自然景致之中,更對清朝末年發生的這場農民起義充滿興趣。吳晗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尤其是對清朝的歷史研究有著很深的造詣。但是,由於缺少史料記載,他也對這場農民起義了解不多。作為清史專家,吳晗迫切希望能夠在石林找到答案。
這是位於昆明市石林深處的一座並不起眼的小山,因為整座山像是一塊石頭,當地人稱它為獨石山。1938年的一天,獨石山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其中一位就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吳晗。吳晗在登臨獨石山後,迫不及待地在馬背上作了一首詩,其中前兩句是:“獨石山上樹將旗,將軍英名婦孺知”。那麼,吳晗詩中所指的將軍和摩崖文字裏所記載的撒尼英雄趙發是否是同一個人呢?如果是,獨石山和這場起義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來到吳晗當年登臨的獨石山尋找答案,在隨後對獨石山進行的考察中,黃興發現,獨石山上,不僅有石頭壘成的寨墻,也有一口150年來,至今尚未乾涸的,巨大的蓄水池,岩壁上,當年修建兵營留下的人字形鑿痕也清晰可見。種種跡象表明,獨石山的確有駐紮部隊的痕跡。在一塊岩石的背後,兩個類似腳趾的凹槽引起了黃興的注意。
昆明市石林縣文物管理所所長黃興説:老百姓就跟我們説,這個山上有兩個仙人的腳印。後來我們就到山上來,果然就看到這兩個,就像人的兩個腳印一樣。當時這裡面有水,就看不到裏面。後來我們把這些水淘幹以後我們再看。才發現,其實啊!這個是農民起義軍退守到這個山頭以後,這是他們加工火藥的火藥槽。
1857年的一個晚上,石林深處的一個溶洞裏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四個身著彝族撒尼人服裝的青年,圍著篝火,興奮的討論著。他們正在醞釀著一個重要的計劃。這裡是位於石林縣和彌勒縣交界處的麟馬洞村風口坡,根據摩崖文字記載,趙發的起義軍就是從這個地方出發的。
摩崖石碑提到了獨石山,也提到了名叫趙發的起義將領,但是今天獨石山上的遺存,是否就是趙發的起義部隊所留下的呢?我們決定對獨石山附近的彝族村落進行走訪。糯黑村也被稱作石頭村,是一個彝族人聚集的村莊。這裡距離獨石山不到5公里。今年77歲的王老伯,是糯黑村的老村長。王老伯向我們透露,他的祖上就是趙發的遠房親戚。而糯黑村是趙發長期和清軍抗衡的大後方。一旦獨石山失守,他就會撤退到糯黑村繼續和清兵抗衡。
糯黑村的村後有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因為山上築有趙發修建的軍事工事,當地人也叫它寨子山。在老村長的帶領下,我們登上了寨子山。趙發的軍事工事主要建造在山腰和山頂,大多用就地取材的石塊壘成,那麼這些並不起眼的石頭工事,又是怎樣阻擋清軍進攻的呢?
當時那個時候沒有槍,只有刀,用石頭保衛,都是這樣搞起來的。敵人上來的時候就用石頭打。用石頭打。攻不上去,用石頭打下去,攻不上去。
糯黑村老村長 王有志説:這個地方是哨兵躲的地方。下雨之後就在這裡躲了。在這下面的洞裏面。因為哨兵是站在上面的,哨兵是輪流值班,一部分值班,一部分就在這隱蔽的地方躲起來。敵人是不會發現的,非常隱蔽。洞裏面可以藏四五個哨兵。
按照王老伯的説法,那麼,獨石山就應該是當年起義軍屯兵紮營的地方,而吳晗詩中所説的將軍,也應該就是指趙發了。王老伯向我們證實,他也曾經尋找過這塊摩崖石碑,但是尋找多年,也是一無所獲。
彝族撒尼人有崇拜山神習俗,在撒尼人的眼裏,山上的一草一木,每塊石頭都是山神的化身。直到今天,每次登臨寨子山,王老漢還要燒上一炷香,既是祭拜山神,也是緬懷他的遠房親戚,150年前的起義領袖趙發。
根據摩崖文字記載,1857年的4月28日,來自昆明、呈貢、宜良、晉寧等地的彝族青年從四面八方趕到了麟馬洞村。當天晚上,趙發一聲令下,這支由彝族農民組成的起義軍,趁著夜色開始攻打路南州。在石林一個叫舍色的地方,趙發的部隊和掃蕩的清兵在這裡進行了遭遇,清兵的掃蕩部隊被彝民起義軍痛殲,死傷三百餘人。在隨後的戰鬥中,起義軍不僅攻打下了鄰縣宜良,起義的烽火差點還燒到了昆明。不斷壯大的起義軍引起了清政府的高度重視,1860年,惱羞成怒的清政府調集了大量清兵,對趙發的起義軍進行反撲。由於起義軍在人數和武器裝備上並不佔有優勢,起義軍只能撤退守到石林,繼續和清政府展開鬥爭。
昆明市石林縣文物管理所所長黃興説:當時號稱20萬大軍來清剿這支隊伍。趙發守不住縣城之後,就退到了圭山這邊。
這是一個僅容一人進出的石洞,洞裏能容1、2百人的,傳説,這裡是趙發關押俘虜的地方。即使裏面有千軍萬馬,洞外也只需要一人看守。今天的石林景區,依然還保留著趙發當年藏身的石洞、石床。在石床的上頭,一片熏黑的岩石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據説,每次趙發的部隊出發前,都要在這裡燒香膜拜,祈禱能夠再打勝仗。
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埏説:當時是利用天然的屏障,造房子住在那裏。整個圭山,這裡一夥,那裏一夥,並不像現在,統一的軍隊指揮。
1864年,席捲全國的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各地起義軍紛紛遭到鎮壓。趙發憑藉石林鬼斧神工的天然地勢,又和清政府進行了多年的週旋。但是,由於失去了太平天國起義的呼應,和大多數農民起義一樣,趙發領導的這場彝族農民起義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晚年的趙發回到了故鄉石林,他興修水利,修葺文廟、武廟,辦起了彝文學習班。彝族人有鬥牛摔跤的習俗,從小喜歡舞刀弄槍的趙發就積極倡導摔跤運動。時至今日,石林還有摔跤之鄉的美稱。為了廣交彝族朋友,他甚至還在他童年生活的村莊大興土木,準備接待天下的彝族兄弟。
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埏説:趙發在路南的東海子,買了大片的土地,蓋了一串的房子,他準備在那裏接待一切彝族的人。但是後來他死了。
1892年,趙發病死在了他的故鄉石林。每年的清明節,當地老百姓還會按照彝族人的習俗,來祭拜這位起義將領。150年後的今天,那場浩浩蕩蕩的起義早已成為陳年往事,但對這位彝族撒尼人心中的英雄,當地的老百姓卻一刻也沒有忘記。
在今天的獨石山頂上,矗立著一塊巨大的岩石,岩石上,一塊內容被刻意剷除的無字碑文,格外引人注目。
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埏説:我父親是當地的書法家,吳晗先生請我父親那這麼大的紙寫,寫了以後,當地的頭人他説,我負責把它刻到石頭上去,後來他果然刻了,文化大革命毀掉了。
今年92歲的李埏一直有個願望,那就是在他有身之年,能將恩師吳晗這首70年前作的詩,再次刻在獨石山山上,讓更多的人了解趙發,了解彝族人民這段抗擊清軍反抗壓迫的壯烈歷史。2006年4月3日,已經多年沒有動筆的李埏再次拿起了筆,一絲不茍的寫下了這首詩。不久的將來,這首詩將重新刻寫,伴隨著趙發的英勇事跡,永遠地留在獨石山上,留在彝族撒尼人的心中。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