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守望高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27日 15:52 來源:CCTV.com

2006年的5月25日,“走遍中國”攝製組來到了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開始了青藏鐵路特別節目在蘭州的採訪拍攝,我們的第一個採訪點,就是20多年前為了解決青藏鐵路凍土問題,獻身風火山的王佔吉家,但在中鐵西北院的家屬院裏我們遇到了這樣一幕,更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去世的老人竟是我們採訪名單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王佔吉的妻子吳文英,就在我們前去採訪的半個小時前,老人去世了。

老人走的很孤單,她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男人,在她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沒有在她的身旁,丈夫王佔吉20多年前永遠的埋在了青藏高原的風火山,然而5年前青藏鐵路開工建設,吳文英又把兒子送上了有青藏高原死亡之地之稱的風火山的建設工地。這座青藏高原上的冷山和這一家人幾十年來究竟有著怎樣難解的情節,我們本想從吳文英老人那裏得到答案,但老人的去世成為我們這次蘭州採訪的最大遺憾,我們無力挽回,只能默默地送老人最後一程。

千里之外的兒子王耀新今天工作起來總是魂不守舍,他滿腦子都是家中臥病在床的母親,他從小和母親感情最好,因為在王耀新的記憶中,承擔家務、拉扯他們兄弟長大的只有母親,而父親王佔吉在他的腦海中就是一張模糊的黑白照片。讓王耀新淡漠的父親王佔吉,在中鐵西北院卻是提起來人人都敬仰的英雄。這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九死一生的老兵,1966年開始擔任中鐵西北院凍土室的領導工作,也就在那一年他第一次來到西北院設在風火山的凍土試驗基地,這一呆就是20多個年頭,直至他生命的終點。

風火山地處可可西裏山脈的中段,因山頂火紅一片而得名,它北連崑崙山,南望唐古拉。這個地段正處於青藏高原的多年凍土帶,這550多公里長的多年連續凍土帶也正是鐵路通向拉薩的最大的難題,在凍土上鋪鐵路是個世界性的難題,許多發達國家也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因為凍土具有很不穩定的特性,冰凍的時候土地膨脹抬升,溶化的時候土地下沉,這就會使鐵路路基有了很不穩定的危險,這也成為青藏鐵路屢次下馬的重要原因。而解決路基穩定的關鍵就是找到青藏高原凍土在一年四季不同時候和不同溫度變化的規律,於是在1961年初,中鐵西北院在風火山建立了我國第一座,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年值守的高原凍土觀測站風火山觀測站。

海拔5000米堪稱是生命的禁區,很多人剛到這裡會算不出最簡單的兩位數的算術題,寫字和思考問題也會受到影響,所以當地有一句順口溜“到了崑崙山,氣息已奄奄;過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上了風火山,三魂已歸天。”就是在這樣一個地方,西北科學院的科技工作者們從最開始的一個簡易帳篷開始,在這個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的荒原上,開始了對人類生存極限的挑戰,為了有一天火車能從北京開到拉薩的夢想,當年西北科學院的年輕人以青春和生命為代價進行著青藏高原凍土的科學研究。40多年的時間,他們換了4代人,但他們的數據觀測一天也沒有中斷過。而那些關於風火山記憶,則永遠留在了他們的心中。

每天下午兩點,是風火山觀測站固定的氣象觀測時間。從1961年建站,“828”也就是早晚8點和下午2點的觀測時間從沒有改變。孫建民自從1978年上了風火山,將近30個年頭,風火山紅色地貌仿佛亙古永恒。但他已從一個風華正茂的小夥子,變成了中年人,而走完這段他走了將近30年,不到30米的路程,他仍有些氣喘。觀測站的工作瑣碎平常,幾十年日復一日的就是重復,但要找到青藏高原凍土的變化規律,只能是一次一次,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大量觀測數據的累計,此外沒有捷徑可走,為了這份堅持孫建民和他的前輩們,忍受著那份寂寞,幾十年如一日的孤單而又堅韌的守望在這風火山上,他們是青藏鐵路的守望者。

五天一次的凍土數據觀測,是現在風火山觀測站的工作重點。從駐地到實驗路基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在平原上最多走15分鐘,但在這裡,孫建民和他的同事們要走將近40分鐘。在平原地區5月末應該已經是夏季了,但在風火山上,如果早晚出去觀測還是要穿上厚重的棉衣,而風火山最難過的還是在冬天,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多度,到了夜晚更是奇冷無比,氧氣量僅為內地的40%。但就是這樣,對孫建民他們來説,工作仍是一天當中最快樂的時候,在風火山最可怕的是沒有事情做。

不知道是不是在風火山工作時間太長的緣故,周懷珍也是個不善言詞的人。他是風火山觀測站的第一任站長,在風火山工作了20多年。在我們的採訪中,周師傅拿出了,他珍藏了30多年的當年在風火山穿的工作服。周懷珍永遠不會忘記1964年一月的那個大雪天,大雪覆蓋了風火山的一切,由於那天風雪太大,周懷珍本來可以不去觀測,但為了一份觀測記錄的完整性,周懷珍還是冒雪出去了。由於積雪太深,周懷珍無法爬出,他就用手掌做鏟子,在零下2、30度的雪中掙扎了近兩個小時,終於挖出了一條生路,而那份氣象記錄被放在內衣口袋保護的很好,周懷珍的命雖然保住了,但雙手留下了終生的殘疾。宋湘雲原來是風火山觀測站的駐站醫生,在她的記憶中很多從風火山下來的同事,健康都受到了損害。

1979年底,王佔吉在風火山觀測站又有一年多沒回家了,原本體質很好的他那時候卻經常感到身體十分不適,在領導和同事的一再要求下,王佔吉回到蘭州住進了醫院。但王佔吉再也沒有回倒讓他魂盈夢牽得風火山凍土實驗基地。1980年11月,這個從抗美援朝戰場上走下來的硬漢,終於在風火山耗幹了生命的能量,去世時年僅51歲。在他彌留之際,他對來看望他的領導説:“我活著沒有看到青藏鐵路修通,在我去世以後請將我的骨灰埋在風火山的山顛,我要看著青藏鐵路的列車從我的腳下開過”。 按照他的遺願,中鐵西北院把王佔吉的骨灰葬在了風火山頂。王佔吉去世的時候他的妻子吳文英只有44歲,長子王耀新還不到20歲。

在王耀新的記憶當中,父親心中只有兩個字“凍土” 。婚姻、家庭、妻子、孩子這些血水親情都被他身上從風火山夾帶的冷風凝固了。而母親則是整個家庭的支撐。就在幾個小時前王耀新剛剛接到母親過世的噩耗,於是他馬上從格爾木趕往蘭州。

2001年6月青藏鐵路開工建設,吳文英聽説後,馬上把也在中鐵西北院工作的兒子叫到身旁,希望王耀新能報名參加,而當時吳文英的身體就已經很不好。2001年6月王耀新來到了青藏鐵路的建設工地,也許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王耀新的工作地點就在風火山。每天傍晚下班後,王耀新總是拿著一駕望遠鏡,遠眺風火山的主峰,尋找著風火山上一座孤單的荒冢。自從20多年前父親葬在了風火山,王耀新再也沒有來看過父親。塵封在他心中20多年的這段父子之情,成為王耀新心中永遠難解的結。

在風火山的山顛,王耀新終於找到了父親的墳墓。這是20年後這對父子的再次相見,這也是陰陽兩隔的父子之間的第一次真正的心靈對話,當王耀新看到父親雖然孤單但巍然屹立的墳丘,那份相同的血脈終於融化了凍結在兒子心中20多年的冰淩,而這一家人關於青藏鐵路的共同夢想成為這對父子心靈溝通的橋梁。

經過18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王耀新終於回到家中,此刻他心中難言的遺憾就是沒有見到母親的最後一面。對於吳文英老人來説,她一定不會責怪遲歸的兒子,雖然生孩子的時候她的丈夫不在她的身邊,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她的兒子不在她的身邊,但她知道這條鐵路對對於丈夫的意義,對於這個家庭的意義,讓她寬慰的是,這條中國人盼望了將近半個世紀的鐵路終於修通了,丈夫未了的心願終於完成了。相信此時吳文英的靈魂造已跨越了千山萬水,來到了風火山上,來到了丈夫王佔吉的身邊,翹首等待第一列從北京開往拉薩的列車。

我們從眾多的數據中找到了,1964年1月周懷珍記錄的氣象數據,1月31日,氣壓563,7就是這組數字,周懷真在那個大雪天犧牲了自己的雙手,這看似平常的一個個數字是幾代風火山觀測者心血甚至生命的結晶。風火山觀測站40多年積累的這一千多萬個數據,讓今天青藏鐵路的建設者迅速掌握了青藏高原凍土的變化規律,從而可以採取最合適的方式來掌控凍土變化,使今天青藏鐵路的車速達到每小時百公里,領先世界先進水平。

就在我們完成這次拍攝任務之前,我們的前方記者和孫建民登上了風火山,為王佔吉墓獻上了的哈達,因為再過幾天,從北京開往拉薩的首班火車即將從風火山的腳下經過,陣陣火車的轟鳴將為風火山上的那群高原守望者響起,那一天將是他們的節日!更是青藏高原的節日!

責編:紅立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