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徽商《無夢到徽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17日 09:25 來源:CCTV.com

“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這是戲劇家湯顯祖所作。明朝的時候,湯顯祖已經感受到了徽州商人一身的“金銀”氣了,只是,湯顯祖帶著什麼樣的“夢幻”去徽州的,現在已經很難考證,今天我們所知道的,湯顯祖到徽州是去看他的朋友的。湯顯祖的朋友是汪廷訥。

汪廷訥是徽州休寧人,作為一個商人,史料上的記載並不豐富;作為一名劇作家,汪廷訥在戲劇方面的影響也較他的朋友湯顯祖相去甚遠。但是,在徽州説到“坐隱園”,或者,在中國版畫界提及“環翠堂園景圖”,那卻是一個能夠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坐隱園”是汪廷訥經商成功後在家鄉建造的一個龐大的園林,又叫做“環翠堂園景園”。這一幅版畫,就是根據汪廷訥的園子而繪刻的。高24厘米,長1488厘米,這是中國版畫之最,是集徽派版畫、當時徽州的民俗與徽派園林與一身的傑出作品。“黃山白岳”、“松蘿田園”、“湖心亭”、“園林”,群山環抱,“坐隱園”如同鑲嵌在青山秀水之中。

就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園子裏,汪廷訥創作了許多作品,戲曲、傳奇,還有圍棋棋譜。他還親自請來了歙縣虬村著名的刻工高手,將自己的作品刻印出版。裏面附錄了大量的插圖,那些木刻版畫均為當時名家繪製,後人評價“異常精美”。

〖採訪內容〗黃山市地誌辦 翟屯建

明代的後期,實際上是我們中國的思想最開放的時期,特別是萬曆時期,高度的經濟發達以後,産生了一些市民的階層,他們喜歡看通俗小説,喜歡看一些戲曲的東西,而徽州商人就迎合小市民的情調,因此看我們的徽州刻書,加明代後期的書基本上都是小説,戲曲之類的書籍,而且市民階層的人,光看文字不行,他必須要有圖,因此在繪圖上頭,也是徽州商人首先想到的,擴大自己的市場,爭取市場的份額,因此他就在繪,繪圖上面,插圖上面他是動腦筋的,這個就是跟當時的為什麼,當時蘇州的刻書,廣州的刻書,福建的刻書,北京的刻書逐步逐步地搞不過徽州刻書,也就是因為他出圖書的方式方法上,很多的圖上面,他勝過了其他的商人。

鄭振鐸對這一時期的徽州刻書和版畫給予了很高評價,他寫道:

“他們雅正端莊,他們溫柔敦厚,他們富麗精工。他們雅正,恰到不呆板的程度;他們溫柔,恰到不沒骨氣的程度;他們富麗,恰到不金壁輝煌、令人目眩的程度;他們精工,恰到不過於瑣碎……他們是恰到好處的‘健美’的作品。你,雖一時説不出他們的美究竟在什麼地方,但你一眼望過去,便知那是完美之作,那是上等的藝術,那是可愉悅的。那便是所謂‘古典的美’的作品。”

黟縣南屏之所以聲名響亮,是因為村中遺存了多幢祠堂。當年,村中程、葉、李三大家族,都是大族,他們所修建的祠堂規模都很大,並且保留至今。這三大家族,出了不少商人,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李氏家族的李忠煝了,據説李忠煝是黟縣最成功的商人。我們今天看到李忠煝的名字,不是在縣誌或者府志裏面的貨殖篇裏,而是在羅願的《新安志》著作中,這部著作由李忠煝捐資刻印;黟縣另外一名大學者俞正燮,他寫的兩套書是很有名的,一個叫《居士內稿》,一個叫《葵巳存稿》,其中,《葵巳存稿》也是由李忠煝捐資刻印。

胡適先生説過:“在經濟的因素之外,我鄉人這種離家外出,曆盡艱苦,冒險經商的傳統,也有其文化上的意義。由於長住大城市,我們徽州人在文化上和教育上,每能得到一個時代的風氣之先。徽州人的子弟由於能在大城市內受教育,而城市裏的學校總比山地裏的學校要好得多,所以在教育文化上説,他們的眼界就廣闊得多了。因此在中古以後,有些徽州學者——如十二世紀的朱熹和他以後的、尤其是十八世紀的學者像江永、戴震、俞正燮、淩廷堪,等等——他們之所以能在中國學術界佔據較高的位置,都不是偶然的。”

胡適將徽人外出經商對文化教育的好處説得再明白不過了。

宋元以來,徽州是一個教育比較發達的地區。明代中葉以後,因為徽商財力的大量投入,徽州教育更加興盛起來。“十戶之村,不廢誦讀”,“遠山深谷,居民之處,莫不有學有師”。徽屬6邑有很多書院,講學蔚然成風。

重視教育,必出人才。據統計,徽州中舉人者在明為298名,清有698名;中進士者明392名,清有226名。儘管這是一個很不準確的統計數字,但它足以反映徽州的人文鬱起。蟾宮折桂,遊歷魁臺,在深山僻壤也不乏人。於是徽州便流傳有不少科舉佳話。

〖採訪內容〗黟縣中學高級教師 舒松鈺

徽州商人他有個特點,崇文重德,很尊崇文化教育,他們自己有的過去讀過書,有的就讀書不多,後來看看都感覺到讀書重要了,特別是當時封建社會,他們自己做生意,他希望自己的子女,自己的兒子能夠讀書,通過科舉道路,能夠走上宦道,走上仕途,所以好多徽商的子弟都是讀書到外面去,讀書,通過科舉考試,先是考秀才,再考舉人,再到北京考進士這樣子上去的,所以他們對教育很重視。所以過去有這個話,國有學,州有序,鄉有塾,私塾的塾,就是一級一級的學校,鄉村裏的塾基本上都是自己辦的,都是民辦的,都是商人捐資辦出來的。

“抱一書屋”是徽商李忠煝捐資興辦的,這一處建築與南屏村中其他的建築風格有些區別,似乎有了一些蘇州園林的小巧。當年家族裏的孩子在這裡發奮苦讀,望著花窗外的高墻,心中澎湃的一定是到京城科舉入仕、到蘇州經商創業出人頭地的豪情壯志。

紫陽山中,披雲古道,我們看見了山腰裏的新安畫派大家漸江的墓。漸江是徽州人,對徽州的山水感情尤深。他晚年曾寄身於歙縣城西披雲峰下的太平興國寺,從那以後的8年時間裏,每年必遊黃山。在他的墳塋不遠處,是繼他之後300年,“生漸師之鄉、傳漸師之藝”的新安畫派又一著名畫家汪採白墓。歷經動亂,這裡已是碑石俱毀,沒什麼痕跡了。汪採白之後,新安畫派的又一大家是黃賓虹。黃賓虹的家鄉,在歙縣深處的潭渡村,那兒綠樹蔥籠,水天一色,黃賓虹紀念館,掩映在林木深處。

“以儒立身,學道參禪;讀書萬卷,瓦硯三穿;雲煙為友,萬壑在胸;愛寫黃山,西愛白岳;渴筆亮墨,荒寒自然。”這是新安畫派的風格。新安畫派,源遠流長,這當然與新安大好山水的陶冶不無聯絡,而新安又是文房四寶的故鄉,自然也為新安畫派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但它興起的真正內因卻仍然是徽商經濟力量的發展。

〖採訪內容〗黃山書畫院院長 俞宏理

……當時在西溪南,有很多都是收藏的大家,這是徽商一個非常好的傳統,徽商在外面賺了錢以後,他就是不惜鉅資購買字畫帶回故里,這批字畫現在我們看到很多,根據收藏目錄來看,在中國美術史上,甚至在世界美術史上都知道有重要影響的,一批晉唐宋元的一批代表作品,就是國寶級的作品都經過徽商之手,所以那時候在西溪南就是有東晉的王羲之的作品,也有元四家的,黃公望的,倪雲林的作品。剛才提到吳不言家,吳不言家收藏了很多倪瓚的作品,倪瓚的很多精品,就是代表作品幾乎都被徽商購買收藏了,所以在吳不言家,畫史介紹非常生動。談到漸江,一開始他可能跟吳不言還不是很熟悉,記載他是,到了吳家見到了倪瓚的畫非常激動,不走了,佯裝生病,就在吳家住了三個月,天天關起門來看倪瓚的畫,那個對他畫風的轉變起著非常大的影響,所以記載他,就講他在這之後,就覺得心有所悟,下筆就覺得非常飄逸了,然後把他原來的畫作悉數銷毀,所以在他前期的作品,看的很少,他傳世的作品,很多就是受了倪瓚影響的一批影響他畫風的一些作品,他直接的畫風的轉變就是因為在吳不言家看了很多元代倪瓚作品,所以徽商的收藏跟新安畫派的關係,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據統計,明清以來,徽州有畫家767人,一個地區在300多年裏能涌現出如此眾多的知名畫家,這是其他地方不能匹敵的。徽州籍繪畫大師黃賓虹生前曾經常感嘆:“家鄉宣歙文化,不亞江浙二省,且或過之,所惜未能團結精神,光大前哲學術。”黃賓虹這裡説的“宣歙文化”,顯然是包括書畫藝術在內的。不僅如此,黃賓虹還説過他的家鄉“潭渡自明以來,書畫名家均在江浙以上,惜後世提倡之者無人,可嘆可嘆。”

1891年年初,黃賓虹帶著行李,辭別家鄉,來到了古城揚州。

黃賓虹拿著父親黃定華寫的信,找到了寓居揚州的鹽商何芷舠。何芷舠熱情接待,還把他介紹給曾任兩淮鹽運使的收藏家程尚齋。何、程兩家收藏極為豐富,不僅有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和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元、明大家的書畫,還有明末清初,如石濤、弘仁以及鄧石如、包世臣等人的作品,這讓黃賓虹欣喜若狂。

〖採訪內容〗南京大學教授 卞孝萱

……黃賓虹在揚州呆了十年,黃賓虹有一個全集,全集當中有一個書信集,書信集的第一封信、第二封信、第三封信都是寫給我的,你看我跟他的關係多深。我跟他相差59歲,他比我大59歲,但是關係很好,他上面就講到,歙縣是他的故鄉,儀徵也是他的故鄉,所謂儀徵就是揚州……鄙人(黃賓虹)年二十余,二十余歲的時候,僑居邗上近十載,在揚州住了十年。他住的地方叫“李官人巷”,還有這個地方,揚州“李官人巷”,李,十八子的李,“李官人巷”。當時他做的事情,鹽商不是有公所嘛,就是鹽商辦事的地方,在裏面做文書,另外在鹽商家裏做西席,當時就是做秘書。在揚州呆了十年,他的畫很多都是在揚州學的,他最推崇揚州一個畫家,叫陳若木,所以他跟揚州的關係很深,他跟我關係好也就通過這個。這個是到揚州後期了,鹽業已經到後期了,已經到了光緒年間,還培養出一個大畫家黃賓虹。

與同一時期雄踞于中國商業舞臺的晉商相比,徽商對歷史的獨特貢獻,在於它以自己巨大的商業利潤,孕育滋養出了燦爛的徽州文化,所以梁啟超才在他的《清代學術概論》中,把以徽商為主體的兩淮鹽商對乾嘉時期學術的貢獻,與南歐巨室豪賈對歐洲文藝復興的貢獻相提並論。這其中也包括新安醫學的繁榮。新安醫學是典型的徽商財富浸潤下形成的一种醫學流派,其興衰與徽商在醫療保健方面的需求有關。

順治二年,清軍南下,明將史可法堅守揚州,城破,清兵大肆屠殺十天,史稱“揚州十日”。這之後,第一位返回揚州的醫家即徽人程郊倩。顯然程氏此時返回揚州絕不是為醫學交流,而是隨徽州鹽商而去的。揚州亂後,由於鹽務的需要,躲避在外的徽州鹽商已紛紛返回揚州。而因商人健康的需要,新安醫家便緊步後塵。

像程郊倩一樣,明清兩代新安名醫流寓外地的人數極多,流寓區域也極廣泛。著名的有祖籍徽州的葉天士,民間居然傳為“天醫星”下凡。葉氏一門數代在蘇州行醫,主要服務於徽商。他在蘇州閶門外上津橋的寓所,門臨運河,據説每天泊舟無數,都是江南各地慕名而來的富商大賈。

徽州鹽商“黃氏四元寶”在瘦西湖一帶建了大量的庭院,就在這樣的豪宅裏,黃履暹延請名醫葉天士與其他名醫一起考訂藥性,又出鉅資為葉天士刻印醫書。

正是徽商的大量投入,才得以形成明清兩代新安醫藉之興。

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為慶祝乾隆八十壽辰進京,此後,從乾隆末年至道光年間,四大徽班成為京城劇壇的盟主。

據《夢華瑣薄》記載,道光間,“戲莊演戲必徽班。戲園之大者,如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廣樂園亦以徽班為主”。這時的徽腔,除主要採用二黃、西皮兩大唱腔外,還吸取了其他劇種的優點,如西秦腔、梆子、吹腔等等,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偉大的京劇藝術。

〖採訪內容〗蘇州大學教授 朱棟霖

徽商雖然是徽州文化的一種獨特現象,但是它對崑曲的發展也起了一個推波助瀾的重要作用,因為清朝乾隆年間,乾隆八十大壽,四大徽班進京成為中國戲曲史上一個重要事件,也是成為當時北京劇壇的一道亮麗的風景。所謂徽班不是説演徽劇的班,而是説由徽商組織的。它當然是以唱二黃調為主,二黃調就是京劇的前身,京劇叫西皮二黃嘛,那麼這個徽班當時乾隆八十大慶的時候,去了好多個,十幾個徽班,其中最有名的四大徽班後來稱為四大徽班,我們今天所説的老闆那就是徽商。

大鹽商江春憑藉自己巨大的財富蓄養了兩個家班:德音班和春臺班。清人黃鈞宰在《金壺浪墨》中説:春臺、德音兩戲班,僅供商人家宴,而歲需三萬金。德音班唱的是昆腔戲,春臺班唱的是花部戲,也就是亂彈戲。當時蘇州的楊八官、安慶的郝天秀、四川的魏三兒名聲最響,傳説郝天秀的表演柔媚動人,直令觀眾銷魂,人稱“坑死人”。為了自立門戶,擴大影響,江春花費重金徵聘這些名角,“演出一戲,贈以千金”,就像《紅樓夢》裏説的,銀子花得像流水似的。

一齣《牡丹亭》,耗銀16萬;一齣《長生殿》,費銀40萬。

徽州鹽商利用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倡導著揚州的戲劇潮流,使得明清時期的揚州成為中國的戲曲中心。

春臺班與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等四大徽班一起赴京演出,譜寫了中國戲曲史上最華彩的一章。

徽班進京,標誌著京劇的誕生,確立了京劇在中國戲曲歷史舞臺上的主角地位,這是徽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貢獻。

祁門余慶堂,株林村的一個戲臺,一個雕刻精美絕倫的老戲臺。

站在上面,恍惚還能感受到當年人聲喧嘩、鑼鼓喧天的場景。

透過戲臺的光影,細細品味著徽商的百態人生,彷彿看到了他們在商路上的創造、抗爭與沉淪……

徽商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舞臺上的徽州,還有心中諸多的疑問。

那些曾經活躍于這座戲臺之上的,或扮演帝王將相,或扮演才子佳人,有著七情六欲喜怒哀樂的戲劇扮演者;那些曾經聞名全國的徽州刻工,包括建造這座精美古戲臺的工匠;那些曾經縱橫四海,足跡遍天下的徽州商人……

這一切都被歷史的塵埃淹沒了。

歷史甚至淹沒了他們的名字。

責編:紅立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