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徽商《無徽不成鎮》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17日 09:08 來源:CCTV.com

中國有句話,叫“無徽不成鎮”。那就是説,一個地方如果沒有徽州人,那這個地方就只是個村落。徽州人住進來了,他們就開始成立店舖;然後逐漸擴張,就把個小村落變成個小市鎮了。

胡適先生説這番話是有根據的,他的祖上在上海川沙經營“萬和”茶莊,當時就有了“先有胡萬和,再有川沙縣”這麼一説,這與“無徽不成鎮”異曲同工。

“無徽不成鎮”這句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沒有明確的考證,只是在民國《歙縣誌》裏説:“沿江區域向有‘無徽不成鎮’之諺”。

既然是“向有”,流傳時間應該很長了。

南京高淳縣城裏有一條老街,號稱“金陵第一街”。老街歷史悠久,而它的繁榮則得益於徽州商人的崛起。高淳距離徽州不遠,最初的時候,徽州商人順流而下,他們帶著黃山山貨,將商船、竹筏、木排等停靠在官溪河岸交易。時間久了,河岸建成了街市。一條狹長的街道,大大小小開了170余家舖子。如今,置身於老街,那經年已久的店舖,斑駁滄桑的石板路,徽派風格的馬頭墻,光彩猶存的木雕,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徽州商人們一路風塵的歲月。

〖採訪內容〗攝影家 李玉祥

甘家大屋在南京城南白下區南捕廳,我們小時候經常在那兒去玩,當時是非常破敗,但是它即使破敗的話,在當時那一片當中,房子也是非常的氣派,因為它高大的徽派風格的馬頭墻,跟周邊其他低矮的房子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所以當時也可以看出這家主人過去曾經是非同一般的。

甘家大院位於南京城南。北京故宮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南京甘家大院有九十九間半,可以算作民間故宮了。甘家大屋的成名,一來因為房屋的奢華,二來這裡是京昆票友雅集的地方,當年京劇大師梅蘭芳就在這裡收了甘家票友為弟子,著名黃梅戲演員嚴風英也是從這大屋子走向大舞臺的。

當我們走進甘家大屋的時候,崑曲票友們正絲絲入扣地演唱,傳統剎那間在這裡得到了接續。

〖採訪內容〗安徽大學教授 朱萬曙

南京的戲曲活動跟徽商是大有關係的,明代末年著名的文人侯方域,他寫了一篇《馬伶傳》,它記述的是一個演員的故事,它的側重點。但是它所記載的又跟徽商很有關係。它這裡面寫道:南京有兩個戲班子,一個叫興華部,一個叫華林部。這兩個戲班子在徽商的組織下,兩個戲班子唱對臺戲,看哪一個戲班子唱得更好。他們演出的劇目是明代一個很著名的傳奇,叫《鳴鳳記》。馬伶這個演員,他扮演嚴嵩,明朝的奸臣,他扮演這個嚴嵩,沒有競爭過對方戲班子的扮演者。因此呢,他刻苦學習,三年以後再來演出,他獲得了觀眾的喝彩。《馬伶傳》記載的這一件事情,研究戲曲史的人是可以看到當時南京戲班子活躍的程度,南京戲曲文化繁盛的程度,但是我們從徽商的角度來看,徽商對於戲曲文化的發展,對於推動南京戲曲文化的繁榮,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馬伶是興化班的演員。對臺戲固然是由徽商策劃的,而馬伶要找回面子重唱對臺戲,也須求得徽州商人的支持。可見,在那個年代,徽商領導著文化消費的新潮流。

明代文壇大家王世貞也有一段描述徽商引領消費新潮流的文字:

“畫當重宋,而三十年來忽重元人,乃至倪元鎮以逮明沈周,價驟增十倍;窯器當重哥汝,而十五年來忽重宣德,以至永樂、成化,價亦驟增十倍。大抵吳人濫觴,而徽人導之,俱可怪也。”

蘇州能夠引領全國的消費潮流,從某種意義上説,同樣也是因為有徽商的推波助瀾。

〖採訪內容〗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唐力行

我們講無徽不成鎮,江南無徽不成鎮,但是這個無徽不成鎮的中心在什麼地方,是蘇州,這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宋代以後,中國的經濟中心,從北方南移到了江南,而南移到江南,主要就是南移到蘇州和杭州這兩個地方,蘇州到了明清時期,已經超過杭州了,因為南宋的時候,杭州是都城,所以它發展比較迅速,但是到了明清時期它不是都城了,實際上,真正的中心是在蘇州,徽商當然,他要經商,他當然要到商業貿易最發達的地方去,他會大量地涌到蘇州去。

蘇州是明清時期東南地區商品集散中心。當時,蘇州閶門、胥門兩處,萬商雲集,閶門更有“天下第一碼頭”的美譽。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也把閶門、山塘一帶稱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大量的商人,紛紛攜帶鉅資,聚集到了蘇州。這其中,徽商最為活躍。清乾隆十三年的時候,蘇州閶門外越運河的渡僧橋,因遭火災而傾壞,致使交通受阻,當年就有八家布商捐資修復,而這八家之中就有六家是徽人。

〖採訪內容〗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唐力行

在太平天國戰爭之前,從今天的閶門往西過去,一直到今天的寒山寺,那個時候是商業的中心,將近20里的大街,兩邊都是商鋪林立的,整個蘇州的格局,它東邊是手工業區,城西是商業區,那麼在這個商業區裏面,可以説主要的還是徽州商人。

現在我們比較有名的,你比如説過去我們講到蘇州的商人的話,蘇州的布號,汪益美的棉布是傾銷中國的北方,而且它幾百年裏面,常盛不衰,是江南或者是蘇州地區的一個最重要的一個布號,那麼這就是徽州人所經營的。

當年蘇州有個説法:“蘇州兩個潘,佔城一大半。”

蘇州兩個潘,即“貴潘”潘世恩與“富潘”潘歲可。

潘歲可,人稱南石子潘,設有潘萬成等九家醬園;潘世恩,人稱廟巷潘,設有潘所宜、瑞泰信等十二家醬園,資本雄厚,是蘇州著名的富商縉紳。潘所宜生産的豆腐幹成為蘇州珍品,是蘇州家喻戶曉的特産。

潘家的醬園現在已經沒有了,留給我們的只是這些老房子,老房子裏的紗帽廳,紗帽廳裏的塵埃。

留下的還有,在故土徽州大阜,潘氏後裔所津津樂道的“周漆吳茶潘醬園”。

周家賣漆,吳家販茶,潘家在蘇州開了醬園。大阜的村民驕傲的是,江南各地的潘氏後裔,推其淵源,都可上溯到大阜或徽州其他支系的潘氏那裏去。蘇州的“貴潘”和“富潘”,他們都是大阜潘氏的後裔。這樣的人物,這樣的家世,在大阜,當然是值得誇耀的。

大阜潘家是徽州的名門望族,“村居能聚族,守墓古風敦”,徽州人的宗族觀念很重,外出經商總是按血緣、地緣聚居,往往是父帶子,叔帶侄,舅舅帶外甥。這種以血緣、地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族團體,集聚財力、物力、人力參與市場競爭,建立起對城鎮市集的壟斷性經營。沿江一帶“無徽不成鎮”的局面就是在徽州宗族勢力的全力支持下形成的。今天,在許多城市還遺存有“安徽會館”,也許這是徽人建立在異域他鄉的祠堂,徽州商人利用會館來處理徽商內部之間的事務或者外部的商業問題,會館代表的是徽商的利益,代表徽商直接與官府交涉相關商業事務,併為徽人舉辦公益事業。

明清時期徽商會館遍佈全國,最早的徽商會館為北京歙縣會館,建於1560年,由旅京徽商楊忠、鮑恩首倡。

現代學者曹聚仁在《萬里行記》中説:“揚州成為世界城市,有一千五百年光輝的歷史,比之巴黎、倫敦更早。它是我們藝術文化集大成的所在,比之希臘、羅馬而無愧色。”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説的是人間仙境。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説的是人生至樂。

那麼,支撐揚州繁華的基礎是什麼?

清人黃鈞宰認為:“揚州繁華以鹽盛。”

早在西漢初年,揚州就開始經銷食鹽。吳王劉濞曾經“煮海為鹽”。當時為了便利運鹽,從揚州的茱萸灣,東通海陵倉和如皋蟠溪,開了一條運河,也稱邗溝,後來又稱運鹽河,是古運河上一條最大的支流。唐代,揚州也是淮鹽的集散地。明清兩代,尤其是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是揚州鹽業的鼎盛時期。作為兩淮鹽業的營運中心,揚州城裏鹽商雲集,水上鹽船如梭。這些聚集于揚州的商人,每年將兩淮所産的大宗食鹽,轉運6省行鹽地域。這種轉運販賣,是官商結合的壟斷貿易,無人與之競爭。因之,以揚州為中心,在“開江”之後,鹽船揚帆而去,白銀源源而來。這些鉅額資金集中在揚州及其附近地區,這是揚州繁華興盛的基本條件。

〖採訪內容〗南京大學教授 卞孝萱

揚州是東南的經濟文化中心,當時還沒上海,乾隆的時候上海還沒起來,上海是在近代史上才起來的,所以清朝乾隆時候的揚州就是後來的上海,揚州就是東南地區,不光是東南地區經濟文化的中心,當時一句話叫做“鹽利甲天下”,兩淮的鹽利,淮南的鹽利甲天下,清朝的財政收入,很多都是仰仗于鹽利。

河下老街位於揚州城南,緊鄰大運河,明清時期是徽州商人集中居住、交易的一個地區。鹽商汪氏住宅,住的是歙縣商人汪魯門。汪魯門的産業比不上江春那些人,他們是商總,是“鹽筴祭酒”,然而汪魯門的宅子是老街上保留最完整的。

“巴總門”,讓我們想起了位於歙縣漁梁街道上的“巴慰祖故居”,揚州“巴總門”經營的也是鹽業,他的弟弟巴慰祖卻是新安篆刻的一個大師。不遠處的“引市街”,街名就直觀地告訴人們,兩淮鹽引的交易就在這裡。巷子雖小,做的卻是統領全國鹽業市場的大生意。

從明代中期到清代乾、嘉,兩淮鹽商以徽商為主體。正因為如此,陳去病在《五石脂》一文中才這樣説:“徽人在揚州最早,考其年代,當在明中葉,故揚州之盛,實徽商開之,揚蓋徽商殖民地也。”

揚州好,第一是虹橋。

楊柳綠齊三尺雨,櫻桃紅破一聲宵。

處處是蘭橈!

“虹橋”的修造者是黃履昂,《揚州畫舫錄》記載:“黃氏本徽州歙縣潭渡人,寓居揚州,兄弟四人,以鹽筴起家,俗有‘四元寶’之稱。”

這“四元寶”便是黃履晟、黃履暹、黃履靈、黃履昂四兄弟。

黃氏四元寶在揚州業鹽經商的時候,正趕上乾隆南巡。作為與官府聯絡最為密切的壟斷行業,鹽商在皇帝南巡的時候總是不遺餘力,競相造園,以此來爭取得到皇帝的青睞。黃氏四元寶之一,黃履暹的“四橋煙雨”,乾隆皇帝遊覽後賜名為“趣園”。而黃履晟家有“易園”, 黃履昂家有“別園”。

道光18年,金安清親眼目睹了揚州園林的興盛,他在《水窗春囈》中記錄道:“揚州園林之盛,甲于天下。由於乾隆六次南巡,各鹽商窮極物力以供宸賞,計自北門直抵平山,兩岸數十里樓臺相接,無一處是重復。”

由於徽商的奢侈消費,競相爭造私家園林,一方面抽走了大量可用於生産和交換的商業資本,也使部分徽商處於囊中羞澀的窘境;另一方面,卻又催生了整個揚州的繁榮,使得揚州在城市建設、園林構造等方面絲毫不讓蘇杭兩大都市。

與此同時,“賈而好儒”的徽商對文化藝術的持續投入使得揚州文學、藝術結出了纍纍碩果,揚州八怪、揚州學派,揚州書院、揚州畫舫也因此空前興盛。

〖採訪內容〗南京大學教授 卞孝萱

《三言二拍》裏面沒有描寫徽商文化上有什麼貢獻,就描寫他們善於經商,勤勞,仗義疏財,知恩報恩,另外市民的那種情調,比如説男女關係,基本上是能幹的商人,有影響的商人。到了《揚州畫舫錄》中,那就不同了,它是清朝的情況了,反映了徽商本身有很大的素質的提高,他的話叫賈而好儒,亦賈亦儒,而且是官商合一,這是有事實的,不是隨便的,可以這麼概括起來講,第一代到揚州經商是個商人,第二代逐步就是讀書了,到了第三代,第四代,就中科舉了,就做官了,一中科舉就進入到官場了,因為他們徽商在揚州就是安家落戶了,所以(徽商對)揚州不光是文化上有影響,社會風俗上也有影響。

揚州東關街,有些舊氣。在這新近恢復的老街上,已經尋覓不到當年海內有名的馬氏“街南書屋”的蹤影了。只有在個園的東南角,一個人跡稀少的小院,一棟貌不驚人的小樓,古樸而冷清。

“叢書樓”的主人是清代徽州祁門鹽商馬氏兄弟,即馬曰琯、馬曰璐,時稱“揚州二馬”。在中國古代私人藏書史上,“叢書樓”曾經有過不凡的經歷。

馬氏兄弟經營鹽業的歷史,後人了解甚少,二馬的聞名是由於其文化上的造詣。馬氏叢書樓,曾以藏書十萬卷聞名。全祖望在《叢書樓記》裏説,“百年以來,海內聚書之有名者,昆山徐氏、新城王氏、秀水朱氏其尤也,今以馬氏兄弟所有,幾過之”。由此可見當時文人對叢書樓是非常推崇的。

《四庫全書》編纂時,朝廷徵求海內秘本,馬曰璐之子馬裕進獻藏書776種。在當時,全國私人進呈書籍最多的共四家,其中馬氏為最多。為了褒獎馬氏,乾隆三十九年,乾隆皇帝下旨賞賜馬氏《古今圖書集成》一部。

小玲瓏山館除了藏書,又以刻書出名,世稱“馬板”。當時,二馬主持揚州詩壇數十年之久,他們與杭世駿、厲鶚等一批文人墨客結成“邗江吟社”,相互酬唱,小玲瓏山館成為揚州詩文最興盛的場所之一。吟詩作畫,三日之內刻板付印,併發行于揚州全城,可見馬氏兄弟對於文化的投入非同一般。

“個園”是在“小玲瓏山館”的基礎上改建的。從“小玲瓏山館”到“個園”,從馬氏後人易手給汪氏、蔣氏,最後轉讓給黃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徽州鹽商的沒落,甚至揚州城、清王朝的衰落。

“亭榭依然,惜非舊主人矣”。

兩百年後的今天,當徽商的足音遠去,我們只能在個園裏尋覓小玲瓏山館的那些遺跡,藉以神遊一個城市曾經擁有的浮華。

責編:紅立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