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先生説:我是安徽徽州人。先生在他的《四十自述》回憶錄裏這樣描述他的家鄉:徽州在舊制時代是個“府”;治下有六個“縣”。我家世居的績溪縣,便是徽州府裏最北的一縣。從我縣向南去便是歙縣和休寧縣;向西便是黟縣和祁門縣;祁門之南是婺源縣。婺源是朱子的家鄉。朱熹原來是在福建出生的;但是婺源卻是他的祖籍。
績溪上莊是胡適先生的老家,至今古貌依舊,溪水潺潺,樹影婆娑。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句讚美的就是上莊美景,這也是胡適先生經常為人揮毫潑墨所喜愛引用的一首詩詞。
就是這樣一個樸素的山莊,讓胡適先生魂牽夢縈。晚年蟄居台灣的胡適,唸唸不忘的是故鄉徽州。“我將來如有工夫來寫自己的傳記,要用很大的一章來寫我那個時代徽州的社會背景。”胡適先生説這番話的時候,用的是績溪家鄉話。他還特別指出,徽州故里生活是他“個人的文化背景”。那麼,胡適先生所生活的時代,徽州的社會背景是什麼樣的呢?胡適先生所言“個人的文化背景”又是怎樣的呢?
1895年,四歲的胡適離開出生地上海,隨母親回到了家鄉上莊,這一住就是九年。這一時期的上莊號稱“小上海”。十里楊林鎮,五里後岸街,商鋪林立,車水馬龍。而鄉里更多的族人則出外經營,有的已是赫赫有名。汪立政去了上海,創辦“汪裕泰茶莊”,成為滬上著名的茶葉大王,還在杭州西子湖畔建了別墅。而與胡適同一家族的胡開文墨業則走向了全國市場。
九年的家鄉生活,對胡適有著極深刻的影響。1933年11月15日,胡適在談到績溪縣誌編纂的問題時,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縣誌不可但見小績溪,而不看見那更重要的“大績溪”。若無那“大績溪”,小績溪早已餓死,早已不成局面。新志應列“大績溪”一門,由各都畫出路線,可看各都移殖的方向以及經營的種類。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徽州人對自己的生存環境做出了無奈的選擇。胡適先生曾經説過:
徽州地區全是山地,由於黃山的秀麗而遠近聞名。這一帶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東南流的,最後注入錢塘江。因為山地十分貧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全年的農産品只能供給當地居民大約三個月的食糧。不足的糧食,就只有向外地去購買補充了。所以我們徽州的山地居民,在此情況下,為著生存,就只有脫離農村,到城市裏去經商。因而幾千年來,我們徽州人就註定的成為生意人了。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著名商幫:徽商與晉商,他們皆處於貧困山區,種地無以生存,這種生存條件的劣勢使得他們只有一條逼仄險峻的出路:經商。
〖採訪內容〗浙江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陳學文
徽商就是徽州商人,是地域的商人,他開始應該是更加早一點,五代開始就有個別的商人,不是一個群體。到了宋代的時候,比較發達起來了,但是也沒有形成全國規模的到處跑的這樣一個商人集團,應該説他是在明朝中葉以後,就是嘉靖萬曆這段時間以後,隆慶開始這段時間以後,它已經形成全國龐大的商業集團……
南宋的時候,朝廷遷都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政治、經濟中心的南移,促使臨安附近的區域經濟得以相應發展。由於徽州特殊地理環境和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徽人開始為經營茶葉、筆墨、宣紙、木材而“行買四方”。
作為一個商人集團,徽州商幫的形成,大致在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從這一時期開始,“徽”和“商”或者“徽”和“賈”兩個字相聯成詞,成為一個特定意義的名詞而被時人廣泛應用。
〖採訪內容〗上海復旦大學教授 王振忠
有一個顯宦,就是很顯赫的官僚,退休以後,回到松江,就是上海附近。有一個老人,就是指地方上的耆老,比較有聲望的一個人,跑到他家裏面,對他一直是打躬作揖,對他表示尊敬。那麼這個官僚就很詫異,你幹嘛對我這麼恭敬,這個老人就講了一段話,就講什麼話呢?因為我們松江一帶的財富都被徽州人搬走了,現在有勞你老人家把這個財富搬回來,所以我怎麼不應該對你表示尊敬呢,感激啊,那麼這個官僚當然很慚愧了。這個寓言實際上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官僚是收集民脂民膏。
松江的錢都給徽商賺走了,《雲間雜識》的記載,説明在明成化年間,松江是徽商早年最活躍的地方,徽商一詞首先在這裡流行是合乎情理的。
“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明嘉靖以後,徽州從事商賈的人數大量增加,徽商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商界的一支勁旅,活躍于大江南北、黃河兩岸,乃至日本、暹羅、東南亞各國和葡萄牙。所謂“兩淮八總商,邑人恒佔其四”,説的是徽商在鹽業領域開創了獨執牛耳的局面。此外,徽商在茶業、木業、典當業等貿易方面也取得了不凡的業績。康熙、乾隆年間,沿江地域流傳著“無徽不成鎮”的諺語,這一時期徽商商業資本之巨、從賈人數之眾、活動區域之廣、經營行業之多、經營能力之強,都是其他商幫所無法匹敵的,徽商進入了鼎盛時期。
〖採訪內容〗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欒成顯
徽州商幫在當時來講,當時明代人就有這樣的評價,在北方就是晉商,南方就是徽商,都是屬於數一數二的,徽州商幫它之所以有這樣的地位,是有很多原因的,但其中根本的原因,是徽州商人自己所具有的一些特點。按照經濟學來談的話,一般的商業活動的條件,大致需要一個是市場,第二個呢就是資金,得有錢,第三個就是資本,這個資本指的是人力資本,也就是商人本身的素質,人們往往重視什麼呢?市場,重視資金,也就是那種錢的資本,而往往忽視人力資本。其實在商業活動當中,人力資本在某種意義,某些方面是至關重要的。徽州商幫,也就是徽商,他的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在人力資本這方面,是具有自己的特色的。
徽商能迅速崛起,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深層次的文化基因。
徽州是個移民社會,避亂是移民的第一位原因。從地理形態看,被群山封鎖與外界隔絕的徽州就成為避亂的“桃花源裏人家”。歷史上,中原人有三次大規模地遷徙到徽州。一是兩晉“永嘉之亂”之際,二是唐末五代時,第三階段則是在兩宋之際,“靖康之亂”,金兵南侵,大批士族涌入徽州。這三次大規模的移民行動,使得大批的中原世家大族遷入了徽州,中原的先進文明與徽州本土的山越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徽州文化。
移民文化傳統裏的開放、冒險精神,沉澱在徽州人的血脈裏。隨著治亂的交替,徽州進退、吐納著一批又一批避難、求生計的人,徽州文化在進退吐納之間不斷豐富、成熟,在一系列的社會變遷和文化變遷之中,徽商孕育而出。
篁墩位於黃山屯溪的東北部,歷史上進出徽州的移民大都在這裡流下了足跡。理學大師程顥、程頤、朱熹的先祖都曾在此居住。因為“程朱闕里”,徽州人讀朱子之書,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以鄒魯之風自待。良好的文化氛圍,在徽商經營活動中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
〖採訪內容〗蘇州大學教授 劉淼
經商的人,如果説他有“儒”的成分的話,主要受當地朱熹的思想影響比較大。另外從儒的整個發展來看,從二程開始,二程實際上架構了一個理學的理論體系,其實到後來的,像張載、范仲淹,一直到朱熹這個階段……一直延續到明末清初的顧炎武,實際上當時的中國知識分子做了一件什麼事呢,就是把宋明理學應用起來,具體化,這個思想對於當時生活在皖南的徽州商人,或者江南地區,主要活動地區在江南的徽州商人集團而言,對他們影響是很大的。
〖採訪內容〗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張顯清
明中後期出現了早期啟蒙思潮和實學思潮,這個思潮裏面強調私欲,就是物質的慾望,個人的慾望,天理不能抹殺私欲,私欲是合理的,進而提出工商皆本,對工商業人讚揚……這些思想,早期啟蒙思想和實學思潮,強調實學實用,強調自身,發展生産,這些思想和明中後期出現的商品經濟發展,這是互相呼應的。
程敏政是明成化年間禮部右侍郎,他在家鄉建的房子,至今仍然保留著。其中一處廳堂上挂的匾額,“務本堂”三字赫然醒目。在徽州,號稱“務本堂”、“敦本堂”的地方並不少見,但是,在揚州也曾經出現過“務本堂”三個字。史料記載,乾隆年間,揚州設立“務本堂”,作為徽州鹽商辦公、聚會之場所。揚州是徽商的僑寓地,在異域他鄉出現“務本堂”這樣的名稱,的確耐人尋味。這自然讓人聯想到相似的兩幅對聯。黟縣西遞村的一幅對聯為“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而在清代小説《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中記載,揚州河下老街,也就是徽商的主要聚居區,鹽商萬雪齋家中有一幅金箋對聯寫道:“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
兩幅對聯均為二十字,只有三個字不同,但總體的意思卻無二致,強調的是讀書、耕田、營商。“耕田”是“務本”,“營商”實際上也是“務本”或“敦本”。或許,上述這兩幅對聯正可作“務本”二字的一個注腳。
〖採訪內容〗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張顯清
在徽商裏面,在明後期進步思想是有反映的,比如説關於本末觀,本是什麼,農業為本了,工商為末,重本輕末,重本抑末,這是傳統的儒家思想。重視農業,壓抑工商業,這是傳統的思想。到明中後期有人提出,工商也是本業,也支持,也應該發展,這個思想徽州有反映。徽州萬曆年間的《歙志》提到“昔者末富,今者本富”,過去把商業叫做末,今天的商業只是本,是本業,過去末業已經變成本業了,還有他講“末富者多,本富者少”,講當時的徽州地區的情況,也就是説徽州人大量舍本逐末,它是經過一個思想解放過程,如果本末觀不發生變化,不可能大量人出去經商。
明清時期的徽州,是一個“以賈代耕”、商人足跡“幾遍宇內”的經濟活躍之區;同時,徽州又是一個人才輩出,“雖十戶之家,亦有誦讀”的文風昌盛之地。因此,徽州商幫的一個重要特色是“賈而好儒”。
明代徽人汪道昆形容徽商的“賈而好儒”為“古者右儒而左賈,吾郡或右賈而左儒”,並將此歸結為“左儒右賈”。
在徽商中間,以“業儒”出身者居多,這是徽商異乎其他商幫之處,也是徽商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考察一下明清時期山西商幫和徽州商幫勢力的消長情況,更能説明問題。在明代,山西商幫和徽州商幫勢均力敵。但從明代後期到清代嘉慶道光之際,在兩淮鹽業中,山西商幫每況愈下,徽商卻迅猛發展。究其原因,山西商人不重視讀書是一重要因素。清代山西巡撫劉于義在給雍正皇帝的奏折中提到:“山右積習,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中俊秀者多入貿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讀書應試。”可見,在晉商故里山西,其做法與徽商截然相反,他們將子弟中的俊秀者用於經商,這無疑給晉商的商業經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又怎能與那些商賈結合而“練達明敏”的徽商相比呢!
“多才善賈”,歷來如此。
春天的時候,在去休寧商山的路上,我們見到了掩映在青山綠水中的戴震墓。一代大儒戴震安息著,四週圍一片寂靜。
戴震出生在清中葉,也就是在徽商興盛輝煌的時期。戴震的父親是販布的行商,在江西南豐做著小本生意,僅可糊口而已。為了生存,18歲的戴震,開始了背井離鄉的商旅生活。為此,年輕的戴震早早嘗到了為商“經曆險阻,跋涉山川,靡費金錢,犧牲時日”的滋味。在終日奔波中,戴震輾轉京、晉、淮揚,講學、應考,大多在徽商之家和徽商會館中安身。在這段時期,戴震結交了許多徽州學友,像程瑤田、汪梧鳳、程晉芳等,他們都是徽商世家大族,戴震與他們為友,熟知他們的情況,也深刻了解他們的願望和追求。
戴震是一位平民思想家,戴震哲學的許多精彩論述,實際上是圍繞著徽商活動的社會背景展開的。 “吾郡少平原曠野,依山而居,商賈東西行營于外以就口食,雖為賈者,鹹近士風。”“雖為賈者,鹹近士風”,戴震準確地指出了徽商“賈而好儒”的特點。
對於戴震這位同鄉先賢,胡適是崇敬有加,生前幾本《水經注》不離身,到逝前還在弄《水經注》學術公案。胡適後半生流離海外,蟄居台灣,但徽商情結一直在他心中夢繞魂牽。晚年的胡適,他常常念叨念叨“徽州婺源縣”的朱子,念叨隆阜的戴震戴東原。
胡適唸唸不忘的還有徽州老家的商店,一邊賣茶葉,一邊賣火腿。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