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山《中山英傑》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5月19日 15:16 來源:CCTV.com

  編導: 郭華俊 攝像: 丁國江

  中山,原來叫香山。公元1866年11月12日,一個小生命在這兒的一個叫翠亨的小村子裏出生了。孫中山——他的到來讓這個不太起眼的小城市成為了世界矚目的地方。也讓這個平凡的城市走出了許許多多不平凡的人。

  中山市中央矗立的孫中山的塑像已經成為了中山人的象徵,然而,這背後似乎還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人和事。同為中山人的阮關逸有著大多中山人的經歷——早年出國、晚年回到故土,安享天年。從中山走出去,為了自己的事業。毅然放棄生意,回到中山,是為了他的收藏——與孫中山有關的藏品。

  現在,收藏已經成為阮先生的全職,在他的收藏當中,與孫中山有關的郵票,明信片、銀幣,債券成為了阮先生的得意藏品。阮先生的孫中山郵票有三千多枚。其中1912年中國發行的孫中山光復紀念郵票,已經非常罕見了。

  阮先生還有一個特殊的收藏愛好就是收集孫中山的金幣券。1911年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找華僑捐款,籌集資金,發行過這個金幣券。 任何發行債券的,都一定有政權,有國號,有國家,流通。孫中山還沒有推翻清朝,沒有建立國家。所以他能夠發行這個金幣券,它是在貨幣史上是很罕有的。

  孫中山發行的這個金圓券極具戲劇性。它,不是在銀行發行的,孫中山沒有銀行,並且發行時值1911年,辛亥革命尚未成功,孫中山沒有政權。因此孫中山也沒有抵押基金,所有的資金都用於軍隊的籌建當中。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孫先生的這些毫無價值保障的金圓券,卻在華僑圈中取得了空前的響應。

  事實上,早在辛亥革命之前,推翻滿清政府的願望就在海外得到了空前的響應。而且孫中山以其正直、儉樸的個性,獲得了海外華僑的信任。他們希望通過孫中山來滿足自己的愛國熱情。

  金幣券的發行設計過程,是孫中山和陸皓東一起合作,確定這個封面。孫中山和陸皓東都是翠亨村人,兩個人從小就是同學,孫中山積極進步的思想很快得到了陸皓東的共鳴。在當時相對封閉保守的翠亨村,孫中山能找到這樣的一個思想上的摯友,兩人都覺得非常難得。 陸皓東的個性沉穩持重,而孫中山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在童年到青年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兩人互補的性格不斷的推動著友誼和思想的發展。

  今天的孫中山博物館裏陳列著一個叫“北極殿”的銅鐘。陸皓東16歲時與孫中山在翠亨村的村廟北極殿看見鄉親們在神像前朝拜,十分生氣,決定破壞他們。於是兩人跳上正殿, 推翻了“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泥塑,又走到左廊的金花殿,將專司生育的“金花娘娘”涂成大花臉。然後兩人哈哈大笑,盡興而去。

  從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回來的孫中山,有一次,與陸皓東在村口試驗自製的炸藥。沒想到將南門上 “瑞接長庚”的大花崗石炸出了一道裂縫。這兩個激進的年輕人,早已攜手開始了反清的探索。

  1895年,陸皓東參與廣州起義。然而,起義當日,陸皓東在燒燬革命黨名冊時不幸被捕。被捕後的陸皓東被清兵以酷刑逼供,衙役用鐵釘插入他的手腳,將他的牙齒一顆顆鑿落,陸皓東渾身上下被拷打得血肉模糊,始終未吐露一個字。

  陸皓東的犧牲讓孫中山心痛萬分,在其晚年每每回憶起這段往事,還是提及“皓東沉勇,其節之烈,皓氣英風,實足為後死者之模範。每一念及,仰止無窮……”

  翠亨村——中國南方最為普通的一個小村莊,村子很小,住戶不過80戶。但由於,處在廣州、澳門、香港的三角地帶,中西文化在這裡碰撞、交匯、融合。民主革命思想自然而然的這裡傳播開來,並成為了誕生許多領導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的寶地。

  在這個地方,跟隨孫中山投身革命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的名字許多人並不清楚,但是沒有他們,孫中山的名字也不會有今天那麼響亮。

  孫中山故居門前的大榕樹見證了孫中山成長的歷史,現在的這棵樹下面有一個雕塑,雕塑的主人翁一個是孫中山。另一個是翠亨村一位叫馮爽觀的太平天國老兵。太平軍失敗後,他回到故里,時常在這棵大榕樹下給村裏的孩子們講太平軍反清的故事。

  今天的中山市平靜卻富饒。孫中山當年的追求已經悄然的在這片土地上實現了。但人們未曾忘記從這走出的烈士。

  中山市有一個叫仙逸的學校,這所學校的歷史已有80年,他的名字來源於一位烈士的名字。他叫楊仙逸,原本叫楊,因追隨、崇拜孫中山先生,而沿用孫中山“逸仙”之名。自稱楊仙逸

  楊仙逸的父親楊著昆是中山人。有“中國兩大糖王之一”之稱,身價豐厚,富甲一方。但是這並沒有阻止他的愛國熱情。 為積極響應孫中山的“航空救國”的主張,楊著昆用個人財産購買了四架飛機,捐獻給祖國。不但如此,他還積極支持兒子選擇航空專業學習以報效祖國。

  從美國學成歸國的楊仙逸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1922年,在他的主持下,當時的廣東飛機製造廠研製出了中國第一架國産軍用飛機。孫中山大喜之餘,用宋慶齡的英文名將這座飛機命為“樂士文”。如今,仙逸中學就存放著這架“樂士文”的飛機模型。

  事後,孫中山為肯定楊仙逸對航空事業的貢獻,任命楊仙逸為大元帥府航空局局長然而,這個喜悅並沒有持續多久。1923年9月,軍閥陳炯明在惠州發動叛亂。孫中山派大軍討伐,楊仙逸參與作戰,不幸身亡、壯烈犧牲。年僅32歲。

  在今天的仙逸中學,航空模型比賽已經成為了這個學校特色,後來的人們用這種方式來紀念英雄在這片土地上的夢想。

  孫中山“航空救國”的思想是其民主救國的重要部分,創辦航空學校,造就了一批滿腔熱情獻身祖國航空事業的人材,這其中,以香山籍的華僑青年尤為突出。張惠長、楊官宇、朱卓文後來都成為孫中山“航空救國”理念的左右手。

  朱卓文的故居中到處堆滿了已經老舊、發黃的書籍。作為孫中山大元帥府航空局長的朱卓文不但潛心研究空軍建設,最重視的還是航空教育事業。他認為“要維新科學,治國之本是育人”。這個理念後來倒是帶來了一點意外。

  故居的一間小屋裏陳列著一張梳妝檯。這裡曾是朱卓文女兒朱慕菲閨房。父親的教育理念可以讓她自由的選擇自己的愛好。她常常出入航空局。不久,她便迷戀上了飛行。很快就能獨立駕機和做特技飛行,於是航空局飛機隊的第一位女飛行員就這樣誕生了。 另外,華僑能支持孫中山,這樣一個來建立航空的這種軍隊來響應他,那麼這個也是以中山為代表的楊仙逸,楊官宇,以陳慶雲,以朱慕菲,朱卓文,還有張惠長他們這一批的香山的航空的先驅人物,他們通過他們自己的實際的行動,以強有力的支持了中山先生航空救國的思想,使他的思想從理想變成實踐,變成了現實。

  中山這個城市有種與生俱來的團結的氣質,從這裡走出的許多人都不約而同的投入了革命的事業。

  如今,在孫中山的故居中的陳設依舊相當儉樸,除了必要的日用品之外,幾乎沒有什麼擺設。故居是對孫中山當年的生活狀況的還原。孫中山儉樸、勤奮的品格是從翠亨村就養成了的。

  宋慶齡曾這樣評價“在孫中山的革命實踐中,雖遭到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敗,但是他在不屈不撓中始終堅持愛國主義的正義,而且通過實踐,虛心學習和不斷地追求進步”

  翠亨村有許多古舊的房屋和街道,遊走在這些街巷中,仿佛穿行在歷史的隧道深處。距中山先生故居不足一百米的地方,有一座被開闢為紀念館的老屋,老屋見證著往昔的歲月,往昔的歲月裏,曾有一個翩翩少年在屋檐下嬉戲、玩耍,後來這位少年成長為中國共産黨早期的領導人。

  他就是與澎湃被稱為“革命工農的兩顆巨星”之一的楊殷。説起楊殷不能不提到他的叔叔楊鶴齡。

  翠亨村中的鶴齡堂是為了紀念他而修建的,可見他在村亨村享有的地位。當年,小小的翠亨村有“四傑”,人們習慣讚譽他們為“翠亨四傑”。他們時常聚集在一起,討論國事,抨擊滿清政府的腐敗,互相交流資産階級的民主理念。

  楊殷是通過叔叔楊鶴齡和堂哥楊心如認識、接受了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從而走上了一條救國救民的之路。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正值緊要關頭,19歲的楊殷加入中國同盟會,在中山先生身邊擔任衛士。

  但他與大多數同盟會會員不同的是,在接觸了更為先進的馬克思主義之後,他放棄了舊民主主義,積極致力於工人運動。開始了嶄新的共産主義事業。1928年在中國共産黨“六大”上,當選中央委員。僅僅一年之後在上海,因叛徒出賣,與澎湃等一起被國民黨秘密殺害,時年37歲。

  翠亨村的土地孕育出孫中山與楊殷,一老一幼,一前一後,兩個先行者。前赴後繼的事業,承接的是如此自然。

  中山,這個曾經叫做香山的城市,今天已經變得異常的平靜,許多好奇的遊客來到這裡,拍照、留念。或許就是為的記住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故事;記住這些故事的主人;記住這個現在叫做中山的城市。

責編:紅立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