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中國第一座收音機博物館是怎樣出現的?當年曾伴您生活的是哪一部收音機?老圖片,老電影中的收音機在今天還能看到實物嗎?一部收音機上會留下怎樣的日軍侵華鐵證?收音機裏真能聽到飛行員的通話嗎?中山 中國收音機博物館, 許多人瀏覽過後,便會産生疑問,這樣一個品位精緻的博物館,為什麼會出現在中山這座城市呢?邱健球,是中山市一家電器工程公司的總經理。每個月他都會駕車去廣州的電子舊貨市場,在那裏掏一些他所喜歡的電器舊貨。 |
編導:孔憲靜 攝像:孔憲靜 陳劍祥
中國第一座收音機博物館是怎樣出現的?當年曾伴您生活的是哪一部收音機?老圖片,老電影中的收音機在今天還能看到實物嗎?一部收音機上會留下怎樣的日軍侵華鐵證?收音機裏真能聽到飛行員的通話嗎?
中山 中國收音機博物館, 許多人瀏覽過後,便會産生疑問,這樣一個品位精緻的博物館,為什麼會出現在中山這座城市呢?
邱健球,是中山市一家電器工程公司的總經理。每個月他都會駕車去廣州的電子舊貨市場,在那裏掏一些他所喜歡的電器舊貨。
一般有機子到現場的時候,大概四點來鐘就已經有很多人在現場賣東西了,所以我們去的時候呢,雖然相當一部分時間都是很早起來去,但是為了找到更多的機子,有時候也會在廣州直接過夜,所以有時候呢,我們平時習慣於比較晚睡的,早上起來確實困,比較辛苦的。
邱健球收藏收音機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的,十幾年下來,他的足跡幾乎跑遍了中國,特別是多年生産收音機的幾個主要城市和地區,如東北三省和上海,天津,武漢等。
市場掏寶是一件很有學問的事,什麼是寶?價格怎樣討?都需要自己在現場當機立斷。
特別在早期,那些矛盾都比較多的。因為對他的妻子來説,很多覺得不可理解的,因為折騰什麼,買過來,又不是賣,佔了地方你還要費這麼多錢,還要很辛苦,到底為什麼?
有一次他的妻子就是把他這個東西呢,全都用一個大的袋子裝起來,放在車房裏面去,他一回來看他妻子這樣做了,就很生氣。 後來在逐步逐步的磨合之中,他的妻子也理解了作為一個無線電愛好者的那種需求,那種心情。
2005年5月,邱健球將個人收藏的收音機全部無償捐贈給了中山博物館。這裡現存的三個庫房的總合,大概有兩千台左右。
於是,中國第一家以收藏收音機為主的博物館在中山誕生了。
收音機博物館,裝載的是收音機的歷史。
博物館分為一層和二層兩大展區。一層展區主要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早期生産的收音機和其他國家的收音機,這些機器由於年代久遠和不被眾人所見而別具看點。
有一台機器叫礦石機,它是收音機最早的雛形。當時人們要帶上耳機,因為接收的是微弱的語音信號,其主要用於軍事,航海,新聞等領域。它的結構非常簡單,而最有趣的是,它的天線使用的是一把地地道道的雨傘。它就有這麼一個礦石作為放出聲音來的一個器械,再來看一下裏面的東西,它的結構就只有一個用作調節電臺的原件,跟一個用來感應電磁波的原件,整個收音機,就由四個原件組成,包括耳機在內。
1907年,電真空三極管的發明,實現了真正的無線語音傳送,從此拉開了無線廣播的帷幕。電真空三極管可以放大電聲信號,人們使用它製成了無線的聲音傳送設備——發射機和接收機。
1920年11月2日,美國的一位工程師利用其通訊電臺首次向公眾播報出沃倫.哈丁當選美國總統的消息,令全美震驚。人們一下意識到無線廣播的迅速傳播能力,而這一天則被定為世界廣播日。
那麼收音機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怎樣傳入中國的呢?
在中國出現的最早的收音機,是上個世紀20年代由日本人製造的。後來日本人又在中國的東北三省開始大批量的生産收音機。那時在美國,一台收音機比一輛汽車的價格還要昂貴,而日本製造,買給中國人的收音機卻只有幾斗米的價格,其目的就是想利用他們收音機裏所播放的內容,來影響中國的老百姓。而在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佈投降的聲音,又通過它們傳向世界,日本侵略者妄想佔有中國領土的美夢徹底破碎了。
在這個博物館裏有中國第一個私人電臺的仿製場景,它為遊客再現了1927年3月,由中山人在上海創立的新新百貨公司,開設的電臺和僅有的幾件設備。由於電臺播音與公眾之間只有一道玻璃相隔,所以人們把它稱為玻璃電臺。而早在四年前,孫中山在上海發表的《和平統一宣言》就曾在一傢俬人電臺播出,反應強烈,於是孫中山説:“此物不但可以于言語上,使中國與全世界密切聯絡,並能聯絡國內之各省各鎮,使益加團結也。”
中國第一座由北洋政府官辦的廣播電臺,于1926年10月在哈爾濱建成。 1928年8月,國民黨中央廣播電臺在南京開始播音。而中國共産黨由於受當時的歷史條件所限,直到1940年才在延安的窯洞裏,開始建起新華廣播電臺。這一時期,各式各樣的收音機開始作為華麗的奢侈品,出現在各種地方。
在博物館裏,還可以看到了戰爭年代,用於搞情報的電臺發報收音機。
比如説像有的通訊電臺外形跟這樣的收音機外形很接近,旋鈕的位置上都很接近的收音機,當年可以把它偽裝成這樣的收音機,帶到敵佔區裏邊,完後再重新把這個收音機拿出來,改裝成為一個通訊電臺。
其實當時發報使用的電子管,跟收音機使用的電子管是屬於同一類型,甚至同一型號的電子管,改裝電板以後,它可以産生幾個瓦特的功率,這個功率一般的來説,在一千兩千公里以內,作為電報通訊,它是完全可以滿足這個要求。
到了上個世紀40年代,收音機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其各國産品的特點也顯露出來。而這時中國借鑒了許多外來技術,在上海也能批量的生産出像模像樣的收音機了。
1949年,當年曾在窯洞裏的新華廣播電臺,搬遷到了新中國的首都北京,這時中國的廣播事業開始迅速發展,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初,廣播網已覆蓋了中國大多數地區。1956年毛澤東主席視察南京無線電廠,這表明中國自行研製生産的收音機在外觀和質量,都已經接近了國際水平。而這時英文詞語也出現在收音機上,它標明中國製造的收音機已出口到國外。
當時出口到外國的,主要機型之一是牡丹911,這個機子當時運到原來工業比較發達的那些國家呢,他們看到那個收音機的造型,使用它的時候感覺它的性能,就根本不能相信,中國竟然在僅僅十年八年的那個電子工業的恢復發展的過程當中,竟然可以做得出這麼好的收音機,他們都不敢相信這是中國製造的東西。其實熊貓牌1501型組合收音機,應算得上是當年的頂級産品。因為在毛澤東的書房裏,擺放的就是這樣一款收音機,現在它已是這裡的鎮館之寶。
上個世紀下半葉,收音機在冷戰時期曾相當於機槍、大炮,是備受青睞的武器!所以聽廣播,只能聽本國家的,而收聽敵對國家的廣播,一旦被外人發現,你就會出現大的問題。經常用收音機,很自然要聽國外的廣播,像蘇聯的廣播,美國的廣播,台灣的廣播,朝鮮的廣播。
在博物館的二層展廳,一處農家小院,一個小喇叭,又讓一位當年的老知青産生了怎樣的回憶呢?這位老知青李元新説道:76年在農村的時候,那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靠這個,信息從這兒獲取的,各小隊注意了,到公社的打場集合。 我記得就是76年的9月份,10月份,快國慶了,公社的喇叭線斷了,我接線,爬桿子,爬上去把線接上去,下來以後試一下好還是不好,人家要廣播內容,我找了一張上甘嶺的片子,一條大河,我放在機子上放了一下,我一放,多年不聽郭蘭英的一條大河,那個歌一放出來,非常好聽。正放著呢,我們隊裏邊的人跑來了,我們隊裏面的負責人,門開開,你放的黃色歌曲怎麼怎麼的,當時就把那個片子給我掰兩半了,不過現在他回來了,回來以後2001年我們見過一次面,説起這個很慚愧,很慚愧。
在那個物資極為匱乏的年代,對於那些喜歡收音機,但又買不起的人,他們只好自己動手進行裝制。當年那些無線電愛好者的命運,似乎也都受他們的愛好所影響而發生轉變。據説1978年中國恢復高考制度後,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因為有著深厚的無線電知識,而紛紛考上了大學。
無線電發的燒友黃兆存説道: 當時為了學好這個外語,我們家裏頭辛辛苦苦的,就將養了一年的豬賣掉,再湊上別的錢,家裏支持我學外語,我父親同意將這個錢給我去買一台收音機,使我學習成績比較好,後來就考上廣州的學校讀書。
與老式真空三極管收音機相比,今天隨著晶體管和集成電路的出現,收音機已開始向多樣化、微型化方向發展。
那麼今天的收音機,又達到了怎樣的水準呢?在二層的一個展廳裏,可以看到了這臺目前中國生産的功能最多的收音機。它除了一般民用的那些,或者是業餘愛好者使用的那些波段以外呢,它還可以接收民用航空,也就是説呢,基地和飛機之間之間的對話,它都能收到。
對於無線電發燒友來説,收音機只是愛好的一種外在形式,為此他們每個月都要按時匯聚一起,拿出自己最心愛的機器,來比試看誰能收到最奇妙的聲音。
相對於今天,這些無線電發燒友手中的收音機,可能是最新、最好的,但再過幾年或幾十年,它們便會成為博物館裏的新的藏品了。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