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張潔 攝像:韓曉輝 方振國
四十多年前的一天,對阮文輝來説永生難忘,就在那一天,父親離開了他。臨終前,父親把手裏捏著的一枚小葫蘆留給了他。
(同期聲) 阮文輝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64年他(他父親)病危的時候,他就拿出來,他説這個葫蘆我一直想刻,一直沒有刻,你要是以後能夠達到一定的條件,你來刻一下,這也算是你把我的事業繼承一下吧,我這個願望希望你能夠完成。就這樣,父親阮光玉為兒子阮文輝留下了一個關於葫蘆的遺願。
蘭州人自古就有種植葫蘆的習慣。我們走進蘭州郊外這家農戶的小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個葫蘆架。據主人介紹,他們這兒種葫蘆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家家戶戶庭前院後只要有空地,就會種幾棵葫蘆,既美化環境,又能乘涼,結出的葫蘆還能用。可是種到後來,出了件怪事。原來,一家人院中的葫蘆架上,出現了一個沒有發育好只長了一半的葫蘆,看上去倒像只雞蛋。人們看了覺得既新鮮還可愛,於是想法子培育這類品種,從此,蘭州的葫蘆家族中就多了個雞蛋葫蘆。個頭很小的雞蛋葫蘆,皮質細膩光滑,讓很多人愛不釋手。老人們閒來無事,也都會拿一兩隻在手中把玩。老夥伴們在一起聊天,也不忘帶著自己的雞蛋葫蘆。時間長了,有人怕把自己的葫蘆和別人的弄混了,就用小刀在上面隨意劃出簡單的線條或文字,打個記號以示區別。一來二去,線條複雜了,講究了,形成圖案了,漸漸地就有人專門在上面劃字刻畫。誰料想,“蘭州刻葫蘆”竟由此而生,而且還特別受歡迎。究其原由,還要從葫蘆的寓意説起。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葫蘆永遠是一個吉祥的象徵。據傳人文始祖伏羲和補天的女媧就是從葫蘆中出生的,這使它有了幾分神聖;由於葫蘆的飄浮能力,古代有洪水襲來時,人們常借助葫蘆逃生,於是它成為平安的符號;中國民間認為子孫繁衍、家族興旺、強盛永存是一種追求的目標,而葫蘆外殼堅實,腹中多子的特徵自然就成了人們寓意健康長壽、多子多福的首選。今天從甘肅各地流傳的各種民間民俗手工藝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帶有這些內涵的圖飾和紋樣。大概正是由於葫蘆的文化價值被人們認可,所以刻葫蘆很快普及了,會的人也多了。據説到了清末,蘭州城裏一位當過師爺的秀才李文齋能寫會畫,也喜歡刻葫蘆,並開始把一些優雅的詩句和花鳥、山水、人物等刻在葫蘆上。
(同期聲) 陳唯一 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李文齋我沒有見過,可是我聽過,他在中山林的一個窩棚裏面住著呢,原來他是縣衙門裏面的文書。當時,許多蘭州人都喜歡李文齋的刻葫蘆作品,除了欣賞還有人收藏。雖説他不是蘭州城裏刻葫蘆第一人,但把古詩文和與之相配的山水、人物同時刻在葫蘆上,卻是從他開始的。
人們從李文齋的一件刻葫蘆作品上,既能看到葫蘆乖巧的外形,又能讀到優雅的詩句,還能 看到栩栩如生的畫面。無形中,李文齋這樣的文人介入,提升了蘭州刻葫蘆的文化品位。直到今天,蘭州城中還有人保存著幾件李文齋當年的作品。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蘭州的葫藝行業漸漸形成,也出現了一批高手。其中的王德山當初曾師從李文齋,據傳李文齋還把自己的刻針和畫本留給了他;還有一位曾經當過美術教師、報社編輯,也以其刻葫蘆作品《西廂記》被收藏在人民大會堂而引起關注,這個人正是阮文輝的父親阮光玉。在甘肅省博物館家屬區的一棟住宅樓裏,我們見到了剛剛從宜興回到蘭州的阮文輝,他正在整理自己的工作室。
阮文輝從小喜歡書畫,十歲從老家河北來到蘭州。當時他的父親阮光玉已經在蘭州刻起葫蘆,阮文輝很快也喜歡上了這門手藝。由於他原來就有繪畫書法基礎,所以學起來很快,到了十四歲,他就可以獨立雕刻葫蘆作品。他記得那時家中常有不同形狀的葫蘆,可是有一枚葫蘆卻引起了他的注意。
(同期聲) 阮文輝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64年以前我父親他收藏了一個最小的葫蘆,葫蘆小到像這種葫蘆的十分之一,就是直徑只有一厘米,很小的就像一個蠶豆一樣,比較圓一點,他一直收藏那個葫蘆,那個在我們蘭州葫蘆裏面是一個很珍貴的,很少的就是成熟的很飽滿那麼一個小葫蘆,也是一個偶然發現,後來他也捨不得刻。阮文輝向我們提起的,正是父親臨終時交給他的那枚小雞蛋葫蘆。就在父親把那葫蘆交到自己手中的那一刻,阮文輝才真正明白,一生追尋中國傳統文化真諦的父親,是想以這枚小小的葫蘆為載體傳遞自己的文化情結。於是,他的心情也和以前不一樣了。
(同期聲) 阮文輝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好像感覺到很沉重,因為當時我雖然會刻,我覺得我父親都沒有敢刻的一個葫蘆,要叫我刻那我一定要比他刻的好,所以那個時候就開始練微刻就是微雕。
微雕在中國歷史悠久,但許多核心技巧傳下來的並不多,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使當代微雕技藝大致分成了兩種:一種是借助顯微工具來操作,而另一種則是在不可視的狀況下,僅憑手感來刻。其間的構圖、劃線、下刀步驟,肉眼都無法看清,靠的就是經驗與感覺。阮文輝所嘗試的正是這種方法。
多年後的今天,阮文輝仍然記得那段日子的不易,記得其中難度最大、印象最深的創作嘗試“120身敦煌飛天”。
(同期聲) 阮文輝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這個人物要忠實于原作,每一個人物都是很小很小,那個臉就是小米粒的六分之一大,就是有那麼一點點,你刻的時候也不能畫,畫不上去鉛筆尖都比它大,就是靠你熟練直接就往上刻,刻的難度最大的就是刻它的臉,臉一圈上就刻眼睛,眉毛,眼睛,眼睛還要是雙眼皮,你就要一口氣,就在那裏憋住氣一下就完成了,身上倒好辦了, 所以那個難度比較大,一百二十個飛天八個時代,各種形態都弄進去。現在,這件微雕作品保存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如同當年能寫會畫的李文齋一樣,阮文輝的書法和國畫功底使他在葫藝的發展方面如魚得水,他曾經把200多首唐詩刻在了一枚直徑不到五厘米的葫蘆上。當初,他是先把原稿寫在紙上,然後在葫蘆上分格劃線,之後才開始雕刻。原來他準備刻210首唐詩,但在最後為了留下落款,就少刻了6首,成為204首。這件作品現在也珍藏在中國工藝美術館,只有這宣紙上的原稿留在了他的手中。
有了大量的技術準備,阮文輝拿出了父親留下的那枚小葫蘆,開始了圓心底之夢的歷程。那段時間,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不讓任何人打擾,在沒有樣本參照,肉眼也無法看清的狀態下,針刀並用,獨自一人塑造著方寸中的大千世界。在這枚直徑不足一厘米的雞蛋葫蘆上,刻、鏟、刮、磨,以自己雋秀的書法,刻出了詩人蘇東坡的前赤壁賦原文和一幅有著濃郁國畫特色的“赤壁夜遊圖”。完成後的作品被徵為國家工藝美術珍品,阮文輝也覺得對父親有了交代。(同期聲) 阮文輝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總算是沒辜負我父親的意願,就把它完成了,最後這個葫蘆在國家收藏的時候,我就把它獻給國家了,作為一個珍品的一個部分,雖然説還沒有達到很高的層次,但自己覺得,總算是做了一件事。從那以後,阮文輝的葫藝才華一發不可收拾。在創作中,他總是以不斷創新的姿態出現于自己所處的歷史時代,在表現歷史文化內容的同時,也以極大的熱情關照現實,推出了不少構思精巧,內容新穎,刀法獨特的刻葫蘆精品。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他的六件用刻葫蘆形式錶現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作品,被國家收藏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他本人也先後成為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和中國國家工藝美術大師。他被人們公認為雕刻葫蘆的頂級人物,他的刻葫蘆作品,也被看做是體現他書法、繪畫和篆刻才華的藝術精品。事實上他的很多作品,其意義已經超出了藝術本身。
(同期聲) 阮文輝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這個葫蘆是一個連體葫蘆,這個連體葫蘆是葫蘆裏的一個變異,兩個葫蘆長在一起了,是比較少的,它是來自台灣,台灣的一位葫蘆藝術家,叫龔一舫,他知道大陸也有葫蘆藝術,他就在廣交會上去尋找,後來他發現了我的葫蘆以後,打聽我的地址,打聽到以後他就給我寫信,給我寄了這個葫蘆。他説,這個葫蘆是長在一起了,兩個長在一起它們是哥倆好,我們台灣大陸也是同胞兄弟,所以現在我贈給你,也證明我們兩個搞葫蘆藝術的也是親密無間的,也説明我們台灣大陸也是一體的,希望你刻一下它。所以來了以後我覺得它很珍貴,而且他是連它下面的中國結和它底下的東西一塊送來的,所以我就很認真的把它刻了,刻的是十八羅漢,刻出來以後給它配了一個樹根的架,這樣的話它就比較自然,後來我把這個照片寄給他,他也很高興。阮文輝大師的藝術造詣還體現在他對這些變異葫蘆的巧妙處理。這件渾身疤痕的廢品葫蘆,被他編上蜘蛛網,塑上蜘蛛,一件“喜從天降”的葫蘆作品就成型;這只葫蘆表面粗糙,不宜線刻,他就用刀筆刻上一組黑飛天。對這個在生長期專門綁扎成的變異葫蘆,他在每個突出的表面上刻上宋詞,還用黃河邊上的柳樹根為它做了架子。阮文輝大師的名氣大了,慕名前往拜他為師的人也多了,這其中就有一位名叫齊鴻民的年輕人。
見到齊鴻民,是在蘭州市西郊安寧區的這個小院子裏,他正和妻子張紅一道打理葫蘆。這些成熟後的葫蘆,首先是要晾幹,然後洗去浮塵,刮掉幹皮,再進行多次打磨。而這些活兒是雕刻葫蘆前必須要做的準備工作之一。
齊鴻民自幼喜歡美術,學過雕塑,捏過泥人,還跟別人做過根雕、骨雕。或許是有了這些經歷和功底,齊鴻民最後也選擇了學習葫藝,拜阮文輝為師。他從大師那裏不僅學到了手藝,還認識了大師的外甥女張紅。
(同期聲)齊鴻民 甘肅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 葫蘆藝人
我和張紅認識的話,要説的很通俗的話也就是個葫蘆緣,葫蘆的緣分,也就是一種很偶然的機會,那時候到阮大師家去拜訪,偶然的看見張紅在那裏篆刻印章,我眼前一亮,覺著是一個很值得追求的一個女孩子,我倆由相識到相知,一直到相愛,最後我倆就組成了一個家庭。
我們一眼就能看清,齊鴻民和張紅共同建立的這個家,是以葫蘆為主題的,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客廳兼工作室,基本上是一方屬於葫蘆的天地。結婚後的那些年,他們的業餘時間全部留給了刻葫蘆。把圖案和人物刻在葫蘆上以後,還要專門給它涂上一層松墨,等松墨滲進線條後,再把葫蘆擦乾凈,圖案就永遠地留在了葫蘆上。他們覺得這門民間工藝有其獨到的藝術魅力。應該後繼有人,所以一心一意在創作上效倣、繼承阮文輝老師的風格,推出了一些很有造詣的刻葫蘆精品。作品中既帶有阮文輝大師的雋秀風格,又有這對年輕夫婦奔放的個性張揚。到後來,他們的葫蘆生涯中有了新的內容。
(同期聲)齊鴻民 甘肅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 葫蘆藝人
剛開始是業餘愛好屬於小範圍內的,就是説自己雕刻一個小葫蘆,作為一種愛好親戚朋友誰看著挺喜歡,拿走也就拿走了,是比較少量的,但是隨著社會改革開放以後,有些朋友給我們出主意説你這個作品刻得很好,再一個還有很多人想要,所以説在這種情況下人家説你們能不能多刻上一部分,這樣的話也能給你帶來一點效益。從那以後,齊鴻民伕婦就開始把自己的葫蘆擺上街頭,進入市場。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蘭州有那麼多人欣賞葫藝,喜歡刻葫蘆,願意花錢買葫蘆、收藏葫蘆。
於是夫婦二人索性辭掉了原來的工作,全力投入創作和經營。幾年下來,他們不但守住了在蘭州的市場,還把經營擴大到敦煌、西安等地。然而生意做大了,問題也就來了,首先遇到的就是原料。
(同期聲)齊鴻民 甘肅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 葫蘆藝人
最初階段因為雕刻的比較少,數量有限,所以説在市場上有零星種植的,比如説家庭庭院種植的,比較少量的,我們就買上來,但是隨著以後産量的提高,就是説少量的供貨已經不能滿足我們原材料的需求,所以説以後我們就開始自己種植。跟著齊鴻民,我們一路奔波,來到了蘭州市北郊什川鎮附近的山區,看到了這片葫蘆地。
(同期聲) 齊鴻民
小陶,你看這個就是前期有點傷,這個就要控制住不要再有傷了,比如像這些比較密的,你能把它分開的就分開,因為像這個葫蘆特別不錯,因為長一個也不容易,你把它分開以後,它這就不容易傷了,它兩個也不碰了,不然風一吹互相一打,它就碰壞了。那個造型不行的你就直接不要,直接就處理掉。
原來,齊鴻民是聘請了這位當地的農民來為他種植葫蘆。葫蘆的種植培育,有很強的技術性,所以齊鴻民經常要來這裡,察看葫蘆的生長狀態,指導農民操作。
這是一片遠離市區的山地,道路崎嶇。齊鴻民為什麼要選擇這麼偏僻的地方作為自己的原料基地呢?原來,葫蘆是很嬌貴的,它需要一個安全、寬鬆的生長環境,接出的葫蘆碰不得,摸不得,在民間甚至還有人説,用手指隨便指一下正在生長的葫蘆果實,都會影響它成熟後的形象。正是為了避免過往的成人或附近的孩子們隨意翻碰,才選中了這個遠離人家的地方。
現在,齊鴻民伕婦每年從這裡可以得到6000多個葫蘆,基本上保證了他們的生産原料。幾年前的一天,蘭州市有關部門收到了一封來自前美國總統卡特的感謝信,信中特別提到了“精美”的蘭州刻葫蘆作品,原來,齊鴻民的一件刻葫蘆作品“下山虎”經由蘭州市一個代表團在出訪時贈送給了卡特先生。誰也沒有想到,小葫蘆的聲名竟然遠播到了大洋彼岸。今天,作為當代蘭州刻葫蘆領軍人物的阮文輝,他的刻葫蘆作品和書畫作品,一如既往地出現在蘭州的民間美術工藝品市場上,但是人們再也沒有看見他的身影。
直到有一天,人們看見了這些精美的陶器,才知道:原來進入新世紀,年過花甲的阮文輝大師憑藉自己深厚的雕刻葫蘆功底和書畫造詣,拓寬創作領域,在傳播蘭州葫藝的同時,在陶都宜興于紫砂茶具、花瓶和挂盤上行書走刀,新創了阮氏“陶藝刀筆書法”。
在蘭州市中心的隍廟,有很多刻葫蘆作品的交易點。每逢週末,齊鴻民都會在這裡如期出現,他説自己和葫蘆的緣分還在延續。小小的刻葫蘆,作為蘭州當地集傳統文化、民間工藝和地域特色于一身的工藝品,在蘭州人眼中是欣賞、收藏的物件,在外地人看來,是自己造訪蘭州的一個紀念。小葫蘆展示著大風景,蘊含著大文化,推動著大市場。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