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解密《讀者》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20日 17:01 來源:CCTV.com

  編導:張潔 攝像:韓曉輝 方振國

  在1992年第五屆中日圍棋名人戰中,國手馬曉春在前四屆連敗的情況下以2:1戰勝了日方主將小林光一。

  比賽結束後,馬曉春首先做的就是致信一家雜誌社,把這次勝利歸功於這本雜誌上的一篇題為《你敢險中求勝嗎?》的文章,這本雜誌叫《讀者》。

  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獄警,曾致信雜誌社説他遇到過一名死刑犯,在行刑前焦躁不安,這位獄警就給了他一本雜誌。看完雜誌,死刑犯平靜了下來,並且告訴獄警:“假如你早一點給我看這本雜誌,我也許不會走到今天”,這本雜誌也是《讀者》。

  這雙充滿渴望的大眼睛,對很多人來説並不陌生,有些人還知道它是解海龍先生的作品。然而人們也許並不知道最早以公益廣告的形式把這張照片刊登出來的,還是這本雜誌《讀者》。

  《讀者》雜誌原名《讀者文摘》,創刊于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多年來堅持“博采中外、薈萃精華、啟迪思想、開闊眼界”的辦刊宗旨,被很多人稱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目前,已在全球綜合類雜誌發行量排名中位居第四。

  這樣一本雜誌,問及它的出處,人們一定會首先想到北京、上海或廣東、深圳,而不是偏遠的中國西部。然而事實上《讀者》雜誌恰恰就出在西部,出在黃土高原上的古城蘭州。這其中的奧秘還要從頭説起。

  20多年前,時任甘肅人民出版社總編曹克已想到辦一本雜誌,考慮到稿源與成本等各種因素,決定把這本雜誌定位在文摘式的編輯性刊物。但在用人上,曹總編出了新招。啟用了理工科畢業的大學生。

  (同期) 胡亞權 《讀者》雜誌創始人之一

  曹總編他就把我叫去,因為他給我説的很簡單,説你辦個刊物怎麼樣?我説辦刊物可以,辦什麼刊物啊,他説這個你自己想去,然後我説那我還要找人啊,他説人你也自己去找。之後,畢業于地質地理系的胡亞權與另一位理工科畢業生鄭元緒搭起了班子,開始了關於一本雜誌的種種籌劃,並且因欣賞美國《讀者文摘》雜誌的平凡風格而下決心創辦一本中國的《讀者文摘》。

  1981年3月,首期《讀者文摘》雜誌在蘭州正式亮相。十六字的創刊宗旨也被鮮明地寫在了雜誌上。雜誌出來了,怎樣讓它和讀者見面?按當時的規矩,胡亞全只能去找書店和郵局。

  (同期聲) 胡亞權 《讀者》雜誌創始人之一

  我們去找書店領導,書店裏人説你們甘肅還能出雜誌?我説那你不是甘肅人嗎,因為這個期刊要郵局發,所以從第三期出完以後我們就找郵局,找蘭州市郵局,市郵局當時有一個王科長我們去找他,當時他也是同樣的觀點,説我們甘肅的雜誌是賣不動的,就是發不出去,我們也很困難,他有點推不想接這個雜誌。

  (同期聲) 任建中 甘肅省報刊發行局局長

  那時候我還在發行科工作,就是蘭州市郵政局發行科工作,當時中國郵政那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你任何一個刊物要到我們郵政發行我們就要提出很多條件,門檻很高。

  (同期聲) 胡亞權 《讀者》雜誌創始人之一

  那我們就説求你了,你們給我們發一下,他就提出一個條件,説你這個發行是不夠一萬冊照一萬冊給你算折扣,在當年我們就到最後一期第五期我們就達到九萬冊了。

  經過了一段充滿艱難的起步,《讀者》雜誌的發行量一路攀升到100多萬冊。到了創辦第四年,就跨入了中國期刊排行榜的前十名。人們説她創造了中國期刊史上的奇跡,當初經常為雜誌發行量操勞的社長彭長城,如今仍然記得那些年大家為估算發行量而打賭的細節

  (同期聲) 彭長城 《讀者》雜誌社社長

  我跟當時那個雜誌的創始人之一鄭元緒,我們兩個每到年底的時候,大家就請雜誌社的所有同事都拿個筆然後寫個條子,把這個條子就放在一個筆筒裏説這個東西不要看,到明年印數出來了以後,然後再看到底誰的最準確。

  結果往往比大家的猜測更樂觀一些。而九十年代中期雜誌為“希望工程”刊登的那則公益廣告所收到的反響,更是出乎每個人的意料。

  (同期聲)汪文斌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夥伴關係中心部長

  自從廣告登出去以後,可以説中國青基會的捐款接待室就每天都有捐款,每天都有諮詢的電話,捐款單雪片紛飛,都從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匯到中國青基會,那麼截至到95年3月份因為讀者雜誌的廣告,捐款的人有一萬多筆,這是筆數,大概有的時候一筆捐款後面會有幾十人甚至上百人,一個集體、一個學校,總共捐款是一百五十二萬五千多塊錢。

  然而讓編輯們始料未及的事,還在不斷發生。2001年3月,《讀者》雜誌創刊20週年之際,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不期而至。這輛價值42萬元的別克轎車,是錦州、武漢、深圳等分印點所在的郵政發行局聯合獎勵給《讀者》雜誌社的,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郵政發行部門出資重獎一個雜誌社。

  (同期聲) 張玉文 遼寧省報刊發行局局長

  在我們郵局這方面來看,通過發行讀者社會效應和我們企業的經濟效益逐年大幅度提高,所以當時我們二十四家郵局,大家共同由我們遼寧省局&&,大家都積極地贊助,真情地回饋讀者。

  到2005年底《讀者》雜誌的發行量已經達到九百多萬份,位居中國九千多種期刊發行量之首。

  (同期聲) 張伯海 中國期刊協會會長

  讀者發行量的高,當然是在它的內容質量上做的好,另一方面在於在發行渠道開拓得好,有兩點第一點它長期以來就能夠突破了原來那種壟斷式的發行局面,第二點它不僅做好上遊還要做好下游,比如分印點啊,各個渠道等等,把下游做得非常靈活。

  我們看到在蘭州任何一個街頭報刊亭裏,都有《讀者》的一席之地。今天《讀者》雜誌逼近千萬的發行量和它所創造的社會、經濟效益漸漸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引發了人們關於經濟和文化的思考,一本出現在中國西北黃河岸邊的編輯性文學雜誌,究竟是靠什麼影響著一個這麼龐大而忠實的讀者群?

  《讀者》雜誌社編輯部坐落在黃河岸邊的這棟小樓裏,多年以來,這道走廊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陌生的身影,誰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來找人還是來辦事。

  (同期聲) 富康年 《讀者》雜誌社綜合部主任

  一個金融機構的領導,他實際上完全可以打一個電話,我們來出面接待他來讓他參觀,但是他上來以後呢,沒有打任何招呼,他就是到我們各個辦公室的門口轉一轉 。有一次一家三口去拉薩經過這個地方,孩子到蘭州以後他媽媽問説你有什麼要求,他説我只有一個要求,我想到《讀者》雜誌社去看看。其實,每一位造訪者的心底都有一個謎,那就是這本讓自己無數次感動、與自己相伴多年的雜誌,究竟是些什麼人在做?那些好看的文章究竟是怎樣找到的?2005年8月,四川大學新聞專業的博士生梅紅,帶著自己的研究課題和與其它讀者一樣的問題走進了《讀者》雜誌社。

  (同期聲) 梅紅 四川大學博士生

  我來之前我也是覺得特別神秘,特別好奇,一方面我帶著論文的任務過來,一種調研的任務,另外一方面我也挺關心這兒的人,就是這些都是什麼人,把這個作出來的?他們是三頭六臂嗎?或者長什麼樣子,是不是很酷?在《讀者》雜誌社編輯部裏,梅紅注意到雜誌社訂閱的報紙有近300種,中外期刊雜誌有600多種,另外還有很多交換來的期刊報紙。它們為編輯們提供著最新的“海選”平臺。但是這遠遠不夠。《讀者》是一本文摘性雜誌,每一位讀者都有權利把自己最欣賞的好文章推薦給雜誌社,雜誌社每天都能收到一大批來自中國各地和海外讀者的來信和電話,每個月收到的讀者推薦文章有一萬五千多篇。除此之外,每個月編輯們還要從大量的網上來稿中閱讀挑選。

  (同期聲) 候潤章 《讀者》雜誌社編輯

  我不是精讀我是瀏覽,我要是精讀那是不可能的,那麼一天是多少書,一個月多少。那麼後面我就不可能,後面我在篩選的基礎上我就要精讀了,一步比一步深入,更細緻更細膩。這個量我們算一下一天按六十萬字,那麼一個月算下來是多少,一千八百萬。

  (同期聲) 梅紅 四川大學博士生

  來了以後我覺得這挺苦的,我覺得編輯工作做得非常細緻,然後我覺得這工作也很辛苦,就説從成千上萬的稿子裏面最後初選一部分到編審那裏去了,那裏又審一遍然後就可能還剩兩百多篇文章,然後又再反過來,反過來還要經過層層的選,最後在雜誌上面看到的就六十四個頁碼,五六十篇文章吧。

  梅紅曾經算過這樣一筆帳,雜誌社每期從報紙、雜誌、網上文稿和讀者推薦的幾萬篇稿件中最終選出50多篇文章,它的選稿比例已經接近千里挑一。在《讀者》雜誌編輯部,有一條嚴格的選稿原則,那就是選出的稿件一定要能觸及到編輯們的心靈深處,首先打動編輯自己。

  (同期聲) 彭長城 《讀者》雜誌社社長

  每個人心裏他都有他最柔情最溫暖和最需要人安慰撫摸和關注的部分,而讀者恰恰把這個工作做到了。

  (同期聲) 候潤章 《讀者》雜誌社編輯

  我們首先選定的肯定是我先要看上眼的,也不敢説是打動,首先是我要欣賞的,我不欣賞的我就不可能推薦給讀者。

  在編輯部調研的日子裏,梅紅髮現這裡工作環境最大的特點就是安靜,安靜卻有效率。的確是這樣,在這裡工作的編輯需要在寧靜中收集點點滴滴的精神甘露,尋找人性美好所帶來的感動,需要在寧靜中思考如何去觸動讀者內心深處最敏感的神經,讓他們面對真實的世界,尋找各自存在的理由。與此同時,他們希望自己送給讀者的每一期雜誌,都能讓他們露出新鮮而吃驚的表情,希望自己在寂靜中送出的溫和之聲,在共和國的任何角落裏産生哪怕只有一次的迴響。其實,生活中的梅紅,也是這本雜誌最忠實的讀者之一,刊登在04年一期《讀者》雜誌上的文章“那種溫暖戛然而止”就曾令她感動不已。

  文章講述了母親春兒得知自己剛剛一歲的兒子得了眼癌,眼睜睜地看著孩子飽受折磨最終離去卻沒有任何辦法幫他的痛苦心情。

  (同期聲) 梅紅 四川大學博士生

  我覺得我看的時候,一下子當時就哭起來了,我為這個母親而悲傷,我覺得天下所有的母親看到這樣的文字都會悲傷。

  (同期聲) 王煒 《讀者》雜誌社編輯

  當時我被打動了,雖然我自己沒有孩子,但是我被打動了也是這個,你看著你最心愛的人或最心愛的東西在受苦,她説她從來不教孩子疼啊、痛啊這些詞,她孩子最多只知道難受,孩子就是在最後快走的時候,就説媽媽我難受,我難受,因為他不懂別的詞。

  (同期聲) 梅紅 四川大學博士生

  我也看了他們短信平臺的一些數據,結果我發現這篇文章當時的讀者投票是最高的,是一萬七千多票,那個作者叫春兒,這個事情是一件真實的事情。其實我覺得確實是這樣,你出自你的內心才能打動別人。

  實際上在《讀者》雜誌周圍,有著無數個“春兒”,他們在激情澎湃、渴望傾訴或遇到心理難題、渴望傾聽的時候,沒有選擇朋友或親人,而是選擇了《讀者》雜誌。更多的時候,他們並不期望雜誌為他們解決什麼問題,只是想把自己生活與情感的特別瞬間寄存在這裡。二十五年來,《讀者》雜誌為全國乃至海外的讀者捧出了數以百萬計的美文,涵蓋了多個範疇。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讀者也不斷給雜誌社來信,訴説著這些美文在他們心中激起的感動,訴説著埋在自己心底的酸楚與幸福。生活在青海農村的女孩王國玫,就是這無數訴説者中的一位。

  (同期) 王國玫

  就是我們那個地方每年六月六舉行賽馬會。因為在少數民族地帶藏民也比較多,各種各樣的活動也在那天舉行,所以各處來的客人也比較多,也包括城裏的,他們就丟了一本那個書,那本書上面也正好有那一篇文章,所以我看了之後覺得那篇文章很不錯,那個生意人的頭腦特別精明。王國玫揀到的正是1989年第11期的《讀者》雜誌,她所説的這篇文章題目叫“一碗清湯蕎麥麵”,作者鈴木立夫講述了日本北海道一家夫妻面館在一個除夕夜遇到了母子三人,因錢少而只要一碗麵,店主不但沒有鄙視他們,反而主動施捨,款待他們的故事。這片鄉野,正是王國玫的老家青海省樂都縣官溝鄉。我們見到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王國玫時,正值她因父親病重特意從外地回到家鄉。

  當年,中學畢業的王國玫開了一家小店,專門經營西北特色小吃釀皮,自打看了《讀者》雜誌上的那篇文章,她就學著文章中的店主善待顧客,遇到錢不多的小顧客,還可以讓他們買半份。她還把揀來的那本雜誌也放在店裏,讓顧客們看。其中有一個十來歲的男孩經常來店裏,每次來都一邊吃釀皮,一邊翻那本雜誌。終於有一天,這本《讀者》雜誌被翻得破爛不堪,王國玫就把它拿掉了。第二天,小男孩一進店裏,就發現那本雜誌不見了。

  (同期聲) 王國玫

  看那書的小孩來了之後怎麼沒看到書呢,我在裏面看到一個故事不錯想講給其他小朋友聽,但是講著講著又忘記了,又想來看一下。聽了小男孩的話,王國玫才知道他原來是為了看雜誌才來吃釀皮的。在一次讀者雜誌徵文中,王國玫把自己心裏的感動以“我的財富”為題寫給了雜誌編輯部,編輯們被她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就把這篇文章登在了雜誌上。感動還在延伸,在湖南常德一間酒吧裏,一位名叫許申高的年輕人和他的朋友在一起聊天,話題正是王國玫在《讀者》雜誌上發表的文章《我的財富》。

  (同期聲) 王國玫

  都是喜歡看讀者,看到那本書看到那書裏面寫的有關的文章,也看到了這篇文章我寫的這篇文章,他們就覺得這女孩很不錯,他就想認識一下,但他的朋友就説這不可能,因為不現實。由於雜誌社在這次徵文後面註明了作者的姓名地址,所以被王國玫的善良所感動的許申高很快就開始給王國玫寫信。

  (同期聲) 王國玫

  信中就説:他説你就是我心中一直在夢中找尋的那個女孩,我希望你能作為我的伴侶陪伴我一生。

  一年以後,許申高千里迢迢來到青海向王國玫求婚,就這樣,生在青海,長在青海的王國玫離開了父母兄長,遠嫁到湖南常德,在那裏安了家。婚後他們有了孩子,就在一家三口享受家庭幸福的時候,許申高卻患上了嚴重的腸結核,生命垂危。在王國玫夜以繼日地呵護和醫護人員的努力下,許申高奇跡般地活了過來。被感動的許申高又把自己的感動寫給了《讀者》雜誌,一篇題為“徵文徵出的生死情”,情真意切,吸引了更多的人。感動與被感動,就這樣在雜誌與讀者間傳遞著、延續著。

  (同期聲) 梁曉聲 著名作家

  我覺得讀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為普羅大眾提供文化關懷的這種情懷,我認為中國沒有一本刊物包括也沒有一份報紙能像讀者這樣給予最底層的民眾,尤其是給予次發達地區包括西部民眾這樣一些文化關懷。

  當初,梅紅從成都來到蘭州,帶了自己的課題,還帶了自己的疑問:一本中國同類雜誌中傳閱率最高的《讀者》雜誌,為什麼會出在中國西部,出在蘭州?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見解。

  (同期聲)汪文斌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夥伴關係中心部長

  就在它剛剛成長的時候,那個地方比較偏遠一些,世俗的東西,社會時尚的一些東西相對來的遠一些,這樣的話就會有一些人很沉靜地思考一些超越現實的一些東西,思考一些人心靈深處的東西。

  (同期聲) 梁曉聲 著名作家

  這樣的一份刊物在西部産生是非常發人深省的,如果辦在北京,辦在上海,由一批過分高雅的知識分子把文化和文學當成自己學問的知識分子來辦的話,那它的面貌可能會改變。

  (同期聲) 張伯海 中國期刊協會會長

  馬克思主義有一個基本原理,文化發展是不平衡的,不見得最有經濟發展的地區最有文化,可能恰恰相反,這是經常出現的規律性的現象,那麼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解釋讀者的出現。

  二○○六年,誕生在黃河之濱的《讀者》雜誌帶著人們對她的關注、猜測、評判和祝福,走進了創刊以來的第二十五個年頭。

責編:紅立

1/1頁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