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異域色彩博取觀眾的垂青,是全球電影人慣用的商業策略。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的某些成分,以其神秘奇異的色彩讓西方觀眾、也讓西方藝術家大開眼界。電影《臥虎藏龍》和《末代皇帝》都打著“東方”旗號,勝利摘下了奧斯卡的桂冠。前者是中國導演調度中國韻味征服西方觀眾,後者是西方導演採取西方視角詮釋東方傳奇,但殊途同歸,兩位導演都深諳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道理,這種中西合璧的理念,在它們的電影配樂中也體現得頗為充分。
眾所週知,《臥虎藏龍》致命的弱點是它平淡無奇、言之無物的情節。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跋扈官宦女盜劍為圓江湖夢,歸隱俠義客索劍了結恩怨情。看上去,這似乎是一則花裏胡哨的社會新聞,卻捧回了4座奧斯卡獎盃,好奇心得到極大滿足的美國評委們認為:《臥虎藏龍》裏最華麗的是武打,最深遠的是對白,而最感人的是音樂。
《臥虎藏龍》的音樂由作曲家譚盾和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聯袂打造。譚盾採用了民族器樂與西方交響樂相結合的設計理念,馬友友則巧妙地運用了各種民樂演奏手法,使整部配樂散發出濃郁的東方神韻。2分8秒的本土資料音樂《絲路駝鈴》,也與整部影片的基調和音樂風格渾然天成。歌手李玟演唱的主題曲《月光愛人》,商業傾向昭然若揭,儘管和影片風格大相徑庭,成功的市場銷量卻讓人不敢輕下評斷。商業的成功,加上準確到位的藝術感覺,《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確是實至名歸。
在美國生活多年的譚盾並沒有變得西化,恰恰相反,《臥虎藏龍》配樂近於完美的武打闡釋,和對傳統人格的準確理解,透出更加深邃的中國文化氣質。前此12年的另一部影片《末代皇帝》,其頗具東方色彩的配樂,被譽為是中西音樂文化碰撞的成功之作。
| |
電影《末代皇帝》海報 |
影片講述溥儀三歲入宮繼位,成為木偶般的兒皇帝。幾年後,清王朝崩潰,民國建立,溥儀被迫離開紫禁城,結束了他有名無實的帝王生涯。在日本的扶持下,他在東北成立滿洲國,意圖復興大清帝國。日本戰敗,溥儀也成了俘虜,經過十年改造後,被特赦釋放。最終溥儀以遊客身份重遊紫禁城,不免感慨萬千。
《末代皇帝》的配樂由三位作曲家共同完成,他們將東西方不同的音樂風格交融在一起,為這部從西方人視點拍攝的東方電影找到了一套最合適的配樂。全片將管弦樂和民族感濃厚的主題旋律變奏音樂相結合,將溥儀的傳奇一生烘托得非常貼切。導演貝爾托魯奇的拍片風格相當獨特,只寫電影文學劇本而不用分鏡頭劇本,哪個片斷需要配樂,需要幾分幾秒,都沒有任何注解,因此,往往是先有音樂,在拍攝時演員伴隨音樂表演,一次完成。這種拍攝手法使整部影片的音樂和畫面渾然天成。
英雄是永恒的主題,音樂卻是變化的藝術,一系列數字技術手段開始介入,電影音樂的重點已經不在“如何實現聲音的製作”,而在於“要製作什麼樣的聲音”。配樂大師漢斯 基曼有一個比喻——眼睛是前門,而耳朵是後門。不管怎樣,我們要靠畫面和音樂這兩個站崗的門衛,將觀眾留在房間裏。
(2008年2月11日 CCTV-音樂頻道 21:18首播)
責編:張芊川